分享

全文阅读

 m175 2024-05-12 发布于黑龙江

东渡日本, 寻访长寿之法

本刊编辑部 张宇

    要:

2000多年前, 秦始皇遣徐福东渡, 去日本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然而这只是古代帝王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 世上也不可能有长生不老药。但在今天, 日本确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长寿国, 人均寿命达到83岁, 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同在亚洲,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文化背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为什么他们会比我们长寿10岁呢?难道在那里真有什么“不老之法”?现在, 让我们踏上东渡的旅程, 去探访日本人长寿的秘密。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正所谓“始皇既平六国, 凡平生志欲无不遂, 唯不可必得志者, 寿耳。”——秦始皇的成就已是登峰造极, 剩下唯一一个愿望就是长命百岁。由此也就引出了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故事。

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二十八年) , 秦始皇第二次出巡, 大队人马在泰山封禅刻石, 又浩浩荡荡前往渤海。抵达海边, 秦始皇登上芝罘岛, 纵情一览。只见云海之间, 山川宫阙时隐时现, 蔚为壮观, 令秦始皇心驰神往。

这种景象, 在今天看来可能海市蜃楼奇观, 但当地方士为迎合秦始皇企望长生的心理, 将其说成传说中的海上仙境。其中一个方士名叫徐福, 乘机给秦始皇上书, 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 有仙人居住, 可以得到长生仙药。

秦始皇大为高兴, 应徐福的要求, 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他本人也在此留连忘返, 等候徐福佳音。然而, 等来的只是徐福空手而归。徐福自称见到海神, 海神以礼物太薄, 拒绝给予仙药。对此, 秦始皇深信不疑, 增派童男童女3000人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 令徐福再度出海。秦始皇则不肯离开, 一直等候3个月, 不见徐福消息, 才怅然而回。

司马迁记载:“徐福得平原广泽, 止王不来”。但是, 这个“平原广泽”是哪里呢?现代的学者研究相信, 当年徐福抵达的所谓“平原广泽”, 就是今天的日本。在日本, 有许多关于徐福的遗迹和纪念地, 当地人一直把对徐福的纪念刻写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

徐福当然没能找到“长生不老药”, 因为那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在今天, 日本确已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9年世界卫生统计》显示, 2007年, 日本人平均寿命已达83岁, 高出中国10岁, 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日本女性人均寿命为86岁, 男性为79岁。

看来, 虽然“长生不老药”只是一个传说, 但在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 的确有值得我们去寻找的“不老之法”。下面就请您跟随我们东渡的脚步, 通过接触日本的风土人情, 了解日本人的生活、饮食文化, 去找出日本人长寿的原因吧。

冲绳——长寿的世界纪录之岛

日本是世界最长寿的国家, 冲绳县又是日本国内以居民的长寿而著称的地区, 被世人誉称“长寿的世界纪录之岛”, 而大宜味村更是冲绳县里最长寿的村!于是, 探访日本的第一站, 我们就来到了位于冲绳岛的一个小村庄——大宜味村。

大宜味村虽说是远离日本本土的一个小村庄, 但它却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地方, 它让世人刮目相看之处在于它“盛产”寿星, 素有“青春不老泉”、“长寿之乡”的美誉。

据2004年的调查, 村里3500名土著居民中, 65岁以上者930人, 占总人口的26.5%;85岁以上者150人, 占总人口的4.2%;90岁以上者46人, 占总人口的1.3%, 高龄老人和长寿老人比率之高, 堪称世界之最。

百岁老妇仍爱美, 80高龄算壮年

奥岛宇志是大宜味村最健康的百岁老人, 虽然已经105岁了, 但仍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她住在海边的小木屋里, 每天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慕名前去讨教长寿秘诀, 而她也总是热情地请人喝酒, 聊她的家事。

奥岛是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族的家长, 共有6个儿女。她年轻时, 丈夫在战场上殉国, 她一个人把儿女带大。现在, 家里共有孙辈13人、曾孙辈23人, 还有3个曾曾孙辈。

奥岛有一颗年轻人的心, 她每天都擦脂抹粉、给头发焗油、喷法国香水。她说, 现在正憧憬一份浪漫的爱情, 并希望找到一位人生伴侣。

像奥岛这样长寿的老人在大宜味村比比皆是, 在当地, 80岁的人还算壮年。他们很少生病, 虽然年事已高, 但仍坚持劳作。90岁的金城老人开了一家杂货店, 92岁的上间婆婆把自家的果园打理得有声有色。

吃鱼比吃米还多的民族

日本四面环海, 冲绳县更是由多个海岛组成, 鱼类和其他海产品异常丰富。这里的人们每餐都会有新鲜的海产品。日本每年人均吃鱼100多千克, 超过大米的消耗量, 海产品消费量世界第一, 以致很多当地人都声称“我们日本是彻底的食鱼民族”。

当地人吃鱼有生、熟、干、腌等各种吃法, 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生鱼片。

生鱼片 (日语中叫“刺身”) 是日本料理中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食品。一般的生鱼片, 以鲣鱼、鲷鱼、鲈鱼配制, 最高档的生鱼片是金枪鱼生鱼片。现在, 日本人把贝类、龙虾等切成薄片, 也叫“刺身”。选择的鱼肉一定要新鲜, 开宴时现捞现杀, 剥皮去刺, 切成如纸的透明状薄片, 端上餐桌。

吃生鱼片要以绿色芥末和酱油作佐料。芥末是一种有特殊的冲鼻辛辣味的调料, 既杀菌, 又开胃, 深得日本人的喜爱。生鱼片盘中还经常点缀着白萝卜丝、海草、紫苏花等 (编者注:日本人吃的生鱼片, 是用从深海捕来的海鱼做的, 而不是淡水鱼, 不会感染寄生虫病) 。

海藻、豆腐丰富餐桌

冲绳人喜欢吃鱼, 但餐桌上并不只有鱼这么单调。

日本料理中的寿司是日本国民的主食, 其主要成分就是米饭和紫菜。还有日本人常吃的“海藻米饭”, 是用煮熟的粳米和用橄榄油炒好的洋葱、蒜瓣, 佐以麻油、酱油, 拌入煮熟的海藻丝, 再稍加翻炒即可食用。

将海藻类作为主食天天食用, 是日本料理最独特的方面, 这和日本人的长寿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带、紫菜和裙带菜等海藻类, 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 是抵御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杀手锏。紫菜还富含β胡萝卜素和纳藻酸盐这两种成分, 具有抗肿瘤能力。

此外, 豆腐也是日本人民的最爱。豆腐的制作技艺是唐天宝年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过去的, 再由佛门传至民间。到现在, 日本人还将鉴真尊为豆腐“鼻祖”。

豆腐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营养十分丰富, 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豆腐中含有的植物雌激素 (羟基异黄酮及木脂素) 具有抗氧化的功效, 能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 从而保护血管壁内皮细胞, 使之不被氧化破坏, 可以预防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生。由于植物雌激素的替代作用, 多食豆制品可以改善妇女绝经后综合征的症状, 减少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

初到日本, 总是“吃不饱”

刚到大阪时, 王教授曾经很长时间都饿得饥肠辘辘, 因为日本医院食堂的饭, 用他的话说是“少得可怜”。一顿饭就几片新鲜蔬菜、四五片肉片、一碗酱汤、一小碗米饭。

有时参加学术会议, 他以为, 这下子可以像在国内开会一样, 有一顿丰盛的会议餐吃。没想到会议餐也是“定食”, 分量和平时相差无几。他曾多次到日本的朋友家做客, 发现日本人请客最大的特征是主人很热情, 而客人却往往吃不饱。主要原因是尽管菜品有十几道, 可是每道菜的菜量极少。请客吃不饱不是主人吝啬, 而是由日本菜的特点决定的。

“感觉上日本人的饭量只有中国人的一半, 即使是干体力活的, 饭量也比我们少得多。在日本吃饭, 和在国内的日本料理店里看到的一样, 每一份都是精致小巧的, 因为他们吃得都很少。所以在日本除了相扑运动员以外, 很少见到胖子。而且日本人吃饭很慢, 一碟菜我们一口就能吞下, 他们却能细嚼慢咽地吃上十几分钟。”

吃的是同样的饭, 干的是同样的活, 可身边的日本同行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的样子, 这点让王教授很是不解。一段时间以后, 他发现, 自己虽然总是感到饿, 可在国内落下的老毛病却不知不觉没再犯过了。结合一些医学研究的资料, 王教授推断, 这其中就有少食并适当控制食欲的“功劳”。

真正做到了“少量多样”

“别看每顿饭的分量很少, 但样式却非常丰富, 让人看到就忍不住想大快朵颐。”王教授说。

日本人的膳食特点是食物种类多样而不偏嗜, 每顿菜肴品种多, 数量少。鱼、肉、蔬菜、豆类、水果和米饭、面食, 都用小碟、小碗盛装, 花样繁多, 这样每顿饭都摄入多种而且均衡的营养成分。调查资料显示, 日本人摄取的油脂量仅为欧美国家的1/6, 他们的饮食以大米、蔬菜、海产品为主, 而且菜一般都很清淡, 土豆、胡萝卜、洋葱都放在水里煮一煮, 外加一小盒调料蘸着吃。由于在整个日本岛推广和普及了科学而平衡的膳食结构平衡的营养知识, 日本人高血压病、血脂异常、肥胖症、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癌症等总体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下降。

实际上, 日本饮食的这一特点与现代营养学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把食物多样作为给人们的第一条建议。人体对营养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饮食合理搭配能够保证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 要避免偏食和饮食的单调, 做到膳食的合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豆类、鱼类等食品。

独具特色的“水料理”

谈起在大阪的生活, 王教授感触最深的就是在那里几乎看不到炒菜的油烟。日本人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或者蒸煮。在日本的餐馆里, 一棵卷心菜蒸过之后, 蘸着日本特有的调味汁食用就是一道美食。西方人爱吃的沙拉也被改良, 新鲜的蔬菜只撒少许盐, 滴几滴橄榄油, 再撒上点芝麻就算一道“沙拉”被端上了餐桌。即使是“天妇罗”那类的炸食, 也没有中国的油炸食品那么油腻, 而是清淡又不失酥脆。

日本料理也被称为“水料理”, 而欧美菜则被称为“油料理” (欧美国家的菜肴大多数都会放黄油等) , 中国人吃菜更是无油不欢。而日本人的餐桌上, 雪白的米饭、碧绿的生菜、红色的鱼片、橘色的胡萝卜, 无一不是清爽可口且尽量保持了食物本来的味道。

日本饮食中普遍少油、少盐、少调味品, 其饮食原则是尽量使各种饮食材料保持原味。另外日本料理也很少用煎炸、红烧等烹调方法, 多用清蒸、凉拌或水煮。日本人吃海产品、豆制品和蔬菜也不用大量的油爆炒和红烧, 基本上是生吃或拌成沙拉。

大阪——“吃不饱的美味佳肴”

王稻葵教授是清华大学派往日本大阪大学的青年访问学者。到大阪之前, 王教授对饮食方面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日本与中国文化相近, 饮食上应该能够适应。可让王教授感到意外的是, 自己到日本竟然饿了肚子。

横滨——男性最长寿的地方

登陆日本的第三站, 我们要带您来到横滨, 因为这里是世界上长寿男性最多的地方之一。

近年来, 日本男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加。男性最长寿的地方要数横滨, 当地老年男性的平均寿命为81.7岁。此前, 横滨在日本“长寿榜”中只排第三位, 近期的调查显示, 该地区已跃居首位!横滨是一个开放的港口城市, 这项调查结果打破了此前“山村闲居才长寿”的观念。

横滨公园多, 绿地广, 仅小小一个青叶区就有大小226个公园, 很方便老人活动, 而新鲜的空气更有助老人健康。每天早上, 这里的老人都会在公园里打门球。91岁的饭岛忠雄先生是门球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位。他说, 我每天除了打门球, 还要教小学生敲日本大鼓, 有时也会下地干活。问起他的长寿秘诀, 他说, 我不爱闲呆着, 爱跟别人交流, 爱学习。

日本人爱泡澡, 尤其是温泉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爱沐浴的民族, 除了家家拥有设备齐全的考究浴室外, 社区内的公共浴室也随处可见。他们在沐浴方法上还在不断推陈出新, 发明了诸如米酒浴、鲜花浴、菜汤浴、苹果浴和森林浴。这些崭新的浴法不仅可洁净身体, 而且还兼有防治某些疾患和放松紧张情绪的效果。此外, 很多日本人还会利用假日乘坐新干线到位于城市周边的温泉泡上一泡。

频繁的地壳运动造就了日本星罗棋布的温泉, 从海上小岛到山中秘境, 处处都有可养颜、健身或观赏性温泉。据有关资料报道, 日本从北到南约有2600多座温泉, 有7.5万家温泉旅馆。据悉, 每年日本约有1.1亿人次使用温泉, 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数。因而, 日本有“温泉王国”的美称。日本的温泉不仅数量多、种类多, 而且质量很高。各地几乎都有有名的温泉, 对日本人来说泡温泉是一种享受, 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日本民间认为酸性的温泉水对高血压、胃溃疡、关节风湿等有辅助疗效。日本科学家通过研究温泉水作用于实验鼠机体的机理, 为流传于民间的经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名古屋市立大学医学研究科教授冈峋研二等从实验鼠体内提取感觉神经细胞, 加以培养后用稀释的酸性温泉水刺激这些细胞。研究人员发现, 这些细胞能逐渐分泌出蛋白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这是目前已知效力最强的舒血管物质之一, 它除了具备降血压功效外, 还能促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分泌, 而后者能抑制炎症, 促进伤口愈合。

研究人员认为, 温泉的功效似乎是因为它带来的热与酸性刺激传递到大脑, 刺激副交感神经, 使肌体内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等物质增加, 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

有车不坐, 热衷“万步走”

虽然横滨的土地寸土寸金, 但只要是居住区, 就会有与之配套的福利性质的体育场馆。在这里, 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看到很多日本人奔向运动场、旷野, 从事慢跑、打网球、棒球、高尔夫球、踢足球等运动。还有很多日本人都热衷于“每天走1万步”的健身方式, 有研究认为, 这也是当今日本人平均寿命名列世界前茅的主要因素之一。

虽然日本是著名的汽车生产国, 每个家庭也都拥有至少一辆汽车, 但日本人特别喜欢步行上街, 出行大都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 只有周末外出度假或者家庭主妇去超市采购才会开车。若上班则乘有轨电车或地铁, 而且往往需乘换几次车才能到达, 这样上下阶梯次数及走路的时间都很多, 自然增加了体能锻炼的机会。

步行是健身抗衰老的法宝, 步行也是唯一能够坚持一生的有效锻炼方法。步行锻炼有利于精神放松, 减少焦虑和不良情绪, 提高身体免疫力。步行还能使人体心血管系统保持最大的功能, 有利于预防或减轻肥胖。步行还可促进新陈代谢, 增加食欲, 帮助睡眠。步行锻炼还有利于防治关节炎。

北海道——街头吵架是“不可思议的事”

随着去年的贺岁片《非诚勿扰》在全国各大影院的热映, 中国观众都深深地记住了一个地方——北海道。那里宁静、整洁、清新、自然的环境, 不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养老天堂吗?

讲卫生近乎“洁癖”

北海道干净整洁的环境源于日本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状况十分优秀的国家之一。多数日本人似乎有“洁癖”, 习惯每天洗澡更衣, 妇女婚后主要整理家务, 把居室打理得十分整洁。

日本国民普遍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论个人、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十分讲究卫生, 不但广场、公园和剧院等处见不到纸屑、痰迹、烟蒂, 即便无人值守的公厕也很清洁。所以访问过日本的外国人无不为所到之处道路之清洁、住宅之干净、环境之优美而赞叹不已。这对卫生保健也是极为重要的。

街头吵架是“不可思议的事”

日本老百姓的谦和有礼, 相信人们从各种影视作品中已见过不少。在宁静祥和的北海道, 在街上别说打架, 就是见到有人吵架, 都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和睦共处, 遇事不躁, 耐性和韧性极高, 这既是日本人从小就注重培养的良好修养, 对于延年益寿也大有裨益。

因为很多疾病的产生、恶化都与情绪有关。当人的心情愉快时, 脉搏、呼吸、血压、消化液的分泌及新陈代谢就会处于平稳、相互协调的状态。日本人比较谦和, 相互之间特别注意文明礼貌, 遇事不怒, 心态较好, 这是一种很好的日常精神疗法。

但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 日本人也很懂得发泄。“出气袋”、“模拟恶人” (供人们发泄情绪的人偶) 都是日本人的发明。日本老年人的恳谈室和聊天热线也是养生的法宝。

日本人工作压力大是出了名的, 但是日本人很懂得劳逸结合, 工作时认真努力, 休息时尽情放松, 这一点从世界各地到处可见挎着相机、背着行囊的日本游客就可见一斑。日本人酷爱旅游, 旅游使他们变得年轻而愉快。

工作有张有弛, 就可以排除孤独和忧郁感, 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最快活的人——这是日本人的共识。

编后: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如是概括“最琢磨不透的”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这也许可以很好地解释, 我们平时在抗战影视片中看到的日本人和上文介绍的日本人之间并无不同。其实对于近邻日本, 我们又何尝没有一种矛盾的心态呢?羡其经济发达富裕, 又无法忘怀其过去100多年屡屡入侵我国, 给我国造成巨大伤痛的经历。进入21世纪,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 好好学习日本的经济发展之道, 以及他们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种种做法。从长远来看,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不老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