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楼春秋【100】“骨圣”方先之创办“骨科黄埔军校”

 栎阳钓晚 2024-05-12 发布于贵州
如今,睦南道109号已是某单位办公用房,但“骨圣”方先之的事迹仍被大家铭记。

图片方先之旧居外景

睦南道上名医故居众多,其中,坐落于睦南道109号的方先之故居颇具特色。
这是一座英式摩登风格的二层别墅,始建于1942年,外观简洁明快,在别墅二楼之上是红色顶棚的阁楼,在睦南道整体呈现灰色调的建筑群中,像是一只卓然出群的丹顶鹤,令人眼前一亮。别墅主体为砖木结构,外墙为白色混水砂石罩面,其间点缀着不规则的水平向琉缸砖,别具特色。硫缸砖是天津独有的建筑材料,据说20世纪初天津青龙潭(今水上公园)一带的某个砖窑厂在烧砖时烧过了火候,制成的砖外表凹凸不平,成了疙瘩砖很难销售出去。其时,正在意大利工部局工程处工作的鲍乃弟发现这种砖不但比耐火砖更为坚硬,而且还有隔潮的特性,便将这批“废料”全部买下来用于“疙瘩楼”的建筑,开创了将硫缸砖作为建材的先河。后来五大道的不少建筑都以硫缸砖作为建筑外立面建材,物美价廉的同时还增加了建筑外立面的肌理感,形成了天津小洋楼建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方先之故居外墙错落有致的硫缸砖,也彰显着这座安静洋楼主人的不同寻常。
方先之(1906—1968)是中国骨科先驱、中国骨科医学奠基人、有“骨圣”之称。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分社副主委,天津骨科医院院长。
1906年2月24日,方先之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28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就读。当时协和医学院为中国最高医学学府,素以高质量闻名,每届仅二三十名学生。方先之经过8年的严格训练,最终以优异成绩完成全部医学基础及临床课程。毕业后,方先之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先后担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讲师,深受各级医师拥护及尊敬。1938年,为继续深造,方先之前往美国波士顿大学骨科学习,学成归国后应邀加入北平协和医学院担任教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北平协和医学院被迫关闭。1942年,北平协和医院被日寇侵占,方先之断然拒绝为日寇工作。随后,方先之与金显宅、卞万年、卞学鉴、王志宜、关颂凯、林景奎等名医一同移居天津,共同开办“恩光医院”。1942年春,在天津士绅雍剑秋支持下,方先之、张纪正、柯应夔、邓家栋等名医又租用雍氏名下的西湖饭店设立天和医院,意为天津的协和。天和医院于1942年7月1日开业,方先之负责骨科,兼看外科。此后,方先之又在天津士绅周学熙等人的帮助下成立了天津骨科医院。由于方先之医术高超,短短几年内就在天津颇负盛名。天津解放后,方先之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精神焕发地把全部精力倾注于骨科医疗事业。

图片方先之旧居内景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方先之参加了首批抗美援朝医疗队,奔赴前线救护伤员。在前线对伤员的救治中,方先之发现伤员中很多不应该残的残了,不应该截肢的截肢了,他感到新中国培养骨科专业人才刻不容缓。为了培养骨科人才,1952年,方先之联合同道向卫生部申请成立骨科医师进修班。1953年,卫生部委托方先之在天津创办了骨科高级医师进修班。方先之教授亲自制订教学计划,编写讲义,亲自授课。从1953年至1968年,方先之授课的骨科医师进修班共办了15期,每期40人,为国家培养了600多名骨科专业人才,这些学员日后均成为各地骨科临床技术的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进修班的卓著成绩,受到高教部和卫生部的表彰。天津医院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骨科医生的摇篮和“骨科的黄埔军校”。
方先之尊重科学、严谨治学,在学术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研究制定了系统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为发展中国的骨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方先之在骨关节结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骨肿瘤分类等方面均有建树。他还是第一个将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医务界同行的学者。1951年,他首创治疗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他对骨肿瘤提出的分类方法,被称为“方式分类法”;他在全国首创“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手术疗法,使关节骨折的治愈率与功能恢复率大为提高。从1958年开始,天津医院的骨科医务人员,在方先之率领下组成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小组,将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方法与传统中医正骨相结合,并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经验在全国迅速推广。方先之领衔编辑出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总结了中国传统骨科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的临床基础,书中归纳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至今仍是骨科治疗的重要指导原则,是中国乃至世界骨科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1968年6月29日,方先之因患肝癌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病逝,时年62岁。就在方先之病逝的这一天,一位中年男子怀抱婴儿急匆匆跑进天津骨科医院门诊大厅,他说自己是从云南慕名来天津请“骨圣”方先之医生抢救自己病危的孩子的。当这名男子听说方先之就在这一天已经去世时,他顿时号啕大哭,悲恸的哭声在门诊大厅里久久回荡……
如今,睦南道109号已是某单位办公用房,但“骨圣”方先之的事迹仍被大家铭记。

图片方先之塑像

(图片由《小楼春秋》摄制组提供)
系列文章《小楼春秋》2023年4月11日开始刊发,至此100篇文章全部刊发完毕。——编者
●《小楼春秋》解说词: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尚克强:
每次手术之前,方先之都要查那个手术部位的图谱,按说他协和毕业,美国州立大学医学博士,有那么多的经验还用得着看这些吗?我接触过一位老医生,他说看方先之的手术,就像看一个艺术作品一样,下刀非常精准,出血非常少,而且伤口很小。他很替病人着想,那时候没有空调,夏天做手术的时候病人很遭罪,而且对伤口也不好,每到盛暑的时候有手术,他就破例要求手术六点半开始。(节选,有改动。)

(本文刊于3月26日《天津日报·满庭芳》)

百篇《小楼春秋》系列文章链接(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四月篇
1、小楼春秋【1】——实业救国津门煮海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2、小楼春秋【2】——风格独具的天津犹太会堂
3小楼春秋【3】——段祺瑞旧居
4、小楼春秋【4】——原天津工商学院
5、小楼春秋【5】 业精于勤 场益增新──“不可不逛”的天津劝业场
6、小楼春秋【6】——基泰领军近代北方设计之都
五月篇
7、小楼春秋【7】—神秘小楼变身文商旅融合打卡地
8、小楼春秋【8】—原浙江兴业银行大楼:百年建筑焕新生
9、小楼春秋【9】中国大学堂首家看北洋──寻踪北洋大学
10小楼春秋【10】一个人、一个家族和一座城
11、小楼春秋【11】百年思源堂:见证大学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12、小楼春秋【12】天津海关大楼:见证百年荣辱
13、小楼春秋【13】紫竹林教堂:历经一个半世纪沧桑
14小楼春秋【14】天津印字馆:烛照城市文化肌理
15、小楼春秋【15】原太古洋行大楼:多元经营的商业集团
六月篇
16、小楼春秋【16】老戏园“东天仙”
17、小楼春秋【17】张勋旧居:“辫帅”的复杂人生
18、小楼春秋【18】浓郁异域风格的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19、小楼春秋【19】英国俱乐部:天津现代俱乐部的开端
20、小楼春秋【20】海河边的原奥匈领事馆
21、小楼春秋【21】南开学校:传递一种人生态度
22、小楼春秋【22】广东会馆:精致厚重的戏剧舞台
23小楼春秋【23】原德国俱乐部:见证文化交融的火花
七月篇
24、小楼春秋【24】天津西站旧址:津浦铁路起始站
25、小楼春秋【25】津浦路西沽机厂旧址:近代工业重要遗产
26、小楼春秋【26】东方汇理银行旧址:华丽转身成为艺术殿堂
27、小楼春秋【27】圣心医院、圣心堂和修道院
28、小楼春秋【28】原花旗银行大楼:京津一对“孪生”楼
29小楼春秋【29】 原中法工商银行大楼:匠心营造人文景观
30、小楼春秋【30】中西合璧的“鲍家大楼”
31、小楼春秋【31】原怡和洋行大楼:诉说“洋行之王”的往事
八月篇
32、小楼春秋【32】原开滦矿务局大楼:煤炭工业沧桑写照
33小楼春秋【33】铁路名校扶轮中学
34、小楼春秋【34】九届海军总长刘冠雄  住宅外观像舰艇
35、小楼春秋【35】  孙传芳旧宅:“五省联帅”的最后时光
36、小楼春秋【36】原中南银行大楼:南洋华侨金融家的创举
37、小楼春秋【37】原英国领事官邸为何坐落在开滦地块?
38、小楼春秋【38】天津电报总局大楼:永不消逝的电波
39、小楼春秋【39】原乡谊俱乐部:承载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
40、小楼春秋【40】四行储蓄会旧址:金融盛事与国宝传奇
九月篇
41、小楼春秋【41】原麦加利银行大楼:解放北路一道亮丽风景
42、小楼春秋【42】花园路10号原主人庄乐峰:奉行“勤朴忠诚”的耀华精神
43、小楼春秋【43】功能完备的泰莱饭店
44、小楼春秋【44】原东莱银行大楼:著名民营银行代表
45、小楼春秋【45】中国大戏院:“华北第一摩登剧场”
46、小楼春秋【46】许氏旧居:见证知识改变命运
47、小楼春秋【47】原法国公议局大楼:庄重典雅的文化宫殿
48、小楼春秋【48】渤海大楼:摩登的天津意象
49、小楼春秋【49】原法国工部局大楼:简化的古典建筑形式
十月篇
50小楼春秋【50】李勉之旧居:实业家族的奋斗与奉献
51、小楼春秋【51】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大楼: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早期实践
52、小楼春秋【52】风云际会在张园
53、小楼春秋【53】  徐树强旧居:建筑无辜人有愧
54、小楼春秋【54】天津起士林:中国西餐第一店
55、小楼春秋【55】为有源头活水来──给水专家刘茀祺
56、小楼春秋【56】独乐声名震朔方
57、小楼春秋【57】利顺德大饭店:恰似航行海河的历史巨轮
58、小楼春秋【58】大清邮政津局:四通八达“拨驷达”
十一月篇
59、小楼春秋【59】曾氏祠堂旧址:中西合璧 推广石雕
60、小楼春秋【60】原奥国俱乐部:独具特色的奥式建筑
61、小楼春秋【61】比商电车电灯公司:供电范围遍津城
62、小楼春秋【62】英国公学的“飞机楼”
63、小楼春秋【63】程克旧居:风雨飘摇年代的市长故邸
64、小楼春秋【64】汤玉麟旧居:完美的意大利古典式建筑
65、小楼春秋【65】天津孕育的戏剧大师曹禺
66、小楼春秋【66】诗书敦厚华世奎
十二月篇
67、小楼春秋【67】冯国璋旧居:端庄素雅的奥式楼房
68、小楼春秋【68】北疆博物院:藏品丰富的早期自然博物馆
69、小楼春秋【69】西开教堂:市声中的宁静之所
70、小楼春秋【70】民园体育场:见证天津足球成长
71、小楼春秋【71】张学良故居:博物馆故事来自人物传奇
72、小楼春秋【72】溥仪的静园岁月:静待时机一场空
73、小楼春秋【73】徐世章旧居:寄情书画砚玉间
74小楼春秋【74】章瑞庭旧居:爱国津商捐资助学
75、小楼春秋【75】庆王府:中西合璧的花园洋房
2024年一月篇
76、小楼春秋【76】历史聚光灯下的曹锟故居
77、小楼春秋【77】梁启超和他的饮冰室:更研哲理牖新知
78、小楼春秋【78】古罗马味十足的意大利兵营
79、小楼春秋【79】李赞臣旧居:善举赢得声誉的见证
80、小楼春秋【80】汇丰银行:天津第一家银行
81、小楼春秋【81】先农公司与先农大院
82、小楼春秋【82】张学铭旧居:每到芳时忆故人
83、小楼春秋【83】原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博物馆中回味金融往事
二月篇
84、小楼春秋【84】顾维钧旧居:著名外交家的宁静生活
85、小楼春秋【85】耀华学校:培养爱国人才的沃土
86、小楼春秋【86】盐业银行:“北四行”之首
87、小楼春秋【87】“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
88、小楼春秋【88】从孙氏宅邸到润园
89、小楼春秋【89】原法国俱乐部:几经变迁的文化场馆
90、小楼春秋【90】几礼居主人周志辅的戏曲收藏与研究
91、小楼春秋【91】吴颂平旧居:蜚声收藏界的“海天屋”
三月篇
92、小楼春秋【92】范竹斋旧居:实业家的传奇故事
93、小楼春秋【93】张福运旧居:近代关税自主的策源地
94、小楼春秋【94】卞万年旧居:悬壶济世传美名
95、小楼春秋【95】张自忠旧居:见证抗日名将尽忠报国
96小楼春秋【96】利华大楼:设计前卫的摩登建筑
97、小楼春秋【97】黄顺柏旧居:神秘宅院隐身人
98、小楼春秋【98】民园西里与卢氏家族
99、小楼春秋【99】原“武德殿”:从演武之地到文化之所

     1984年1月4日,《天津日报》综合性文艺副刊“满庭芳”创刊,至今已走过40个春秋,已出版5200多期。作为一块综合性副刊,“满庭芳”内容丰富多采,风格多样化,将思想性、文艺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满庭芳”不断探索,努力创新,始终为读者带来高品位的精品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