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党史·深学“西”悟(第33期) | 最早的党校

 旷达致远 2024-05-12 发布于福建



溯源北京历史上的党校,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1924年5月,党的三届一次中央执委会上海扩大会议提出“党内教育问题”“要急于设立党校培养人才”。1925年1月召开的中共四大中提出要“设立党校有系统地教育党员”的要求。同年10月初,在北京召开的中共第四届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上更明确地指出,开办各地党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图片
学校领导人赵世炎

当时主持北方工作的李大钊,对北京地区党校的筹建十分重视。1924年秋就和赵世炎等北京党组织领导人讨论建立党校的问题。1925年10月,经中央批准,北方区委在蒋养房胡同,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建立起了北京历史上中共第一所党校,为了安全起见,党校对外称“北京职业补习学校”。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许多领域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求职得有“新知识”,为了获得新知识,开办职业补习学校是热门,参加的不止是年轻人,一些中年人也为自己“充电”,以便在求职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政治大环境来讲,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孙中山北上,在北上宣言中提出了在北京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1925年1月2日,北京国民大会促成会在北大举行集会,提出了“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领事裁判权;收回海关、租界;保障人民权利”等要求,开启了“首都革命”的先声。在冯玉祥部的国民军控制下,北京大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

从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来讲,自京张铁路通车后,西直门内的商业活动就“火”了起来。京张线延伸到绥远、包头之后,西直门火车站的人员进出量、货物进出量更是与日俱增,人员的流动很大,“生面孔”不会引起注意。

位于西直门内崇元观的陆军大学,设有校官班、将官班,这些培训生是来镀金的,大多在学校附近设小公馆或带姨太太或包下妓女,甚至不上课,整天穿着便衣在大街上逛。这批走了又来下批,都是生脸。“军爷”可不是好惹的,何况都是将校级的高官,小警察对“生脸”抱定的宗旨是“不问为佳,不管为上”。正因如此,党校就选择了蒋养房胡同为校址。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蒋养房胡同靠近护国寺庙会,逛庙会的更是人多、人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大隐隐于市,把充满了秘密的党校选在这样一个闹市区,再合适不过。

党校由两进四合院组成,坐南朝北。前院临街,有一排北房是总务处、接待室和厨房,大门开在最西边。后院南屋正厅为敞开的三间教室,东西耳房各一间,东耳房是办公室,西耳房是文书室和图书室。东西厢房各三间为学员宿舍。学员都是来自北京区委所辖各地的党团骨干,约有二百人。

党中央对办好这所全国第一个党校工作非常重视,派罗亦农协助李大钊主抓党校工作。党校备有两套教学纲要、课程表和考试提要,一套是上报北洋政府京师学务局的公开材料,一套是自己的教学计划。具体包括:罗亦农主讲政治经济学常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革命史三门课程;陈乔年主讲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论、党的建设、世界革命形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况三门课程;赵世炎主讲列宁主义、职工运动、农民运动、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任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五门课程。

在开学典礼上,李大钊勉励学员要努力学习革命本领,结业后为党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李大钊有在北京大学执教的经验,所以党校的教学活动十分丰富活跃。授课、自学、讨论、答疑相结合。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突出党在当前形势下的方针政策,旨在提高、培养学员们的纪律意识、组织观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党校印发给学员的讲义,均系油印,标题、目录都和上报学务局的材料相符。但标题、目录下的真货才是应知、应学、应会的真知识、真本领。老师讲课时,黑板上所书是给学务局看的。真货全凭口述,必须板书的,写后即擦,不会留在黑板上。

二百多学员大多是走读生,下课分为三批回家,有步行的,有坐电车的,有坐洋车的,出校门后各走各的路,不再联系。拉洋车的是“自己人”,负有保护学员的任务。步行和乘电车的,也有人暗中同行,观察有没有侦缉队盯梢。北洋政府的侦缉队很“土”,老北京市民称之为“灰大褂”,比较容易识别。

校方还请学务局的督学前来视察、指导,督学来后根本无心听课,连声说“办得不错”。原因是校方已备下“薄酒”,坐在冷板凳上听课,不如坐在酒宴桌边开怀畅饮快活。

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涨,三个月的培训很快就要结束。此时,北京的革命形势也十分高涨。1925年10月25日,北京各团体一万多人在天安门前召开国民关税自主运动大会,并举行示威游行。11月22日,沪案后援会等三十个团体两万余人举行国民示威大会,并进行了游行。同月28日,在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爆发了旨在推翻段祺瑞执政府建立国民政府的“首都革命”。12月31日,北京五万学生、市民在天安门前召开“反日国民大会”。1926年2月17日,北京各界群众四万多人在天安门召开“反英讨吴国民示威大会”。3月18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执政府的卫队向请愿群众开枪,47人惨遭杀害,二百多人受伤。

3月19日,反动政府下令缉捕李大钊等革命领导人,罪名是“假借共产主义,啸聚群众,屡肇事端”。李大钊被迫转移地下。1925年底,奉军(张作霖)和直军(吴佩孚)放弃前仇,联手进攻国民军。由于战局不利,冯玉祥赴苏联“考察”,北京处于直军、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国民军退出北京后,直鲁联军开进北京,张作霖的奉军也进入北京,北京政局开始了直、奉军阀与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绞杀革命的血腥进程。《京报》主笔邵飘萍被张作霖以“宣传赤化”的罪名杀害。北京卫戍司令王怀庆公开宣称“宣传赤化主张共产者,不分首从一律处以死刑”。《社会日报》主笔林白水被枪杀于天桥。

为了应对形势的巨大变化,党组织决定“北京职业补习学校”停办。这二百多名学员结业后,原定来京参加培训的党员骨干停止进入北京,罗亦农也被中央调往上海。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党校,虽然只办了一期,但在这个“大熔炉”中锻造过的学员们陆续返回或另行安排后,进一步发挥了骨干的作用,充实了党的基层组织,为革命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有党校,省、地、市、县均有党校。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党校,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党校,是在西城区,是在北洋政府的心脏中办学,在军阀眼皮子底下上课,可谓“课堂是战场,提笔是刀枪”

信息来源:北京西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