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约说一下“脉冲式作战”和“脉冲式空中力量”

 ThinkfunQd 2024-05-12 发布于山东
“脉冲式作战”、“一体化指挥,敏捷控制”——美军新版《联合作战概念》JWC》、《美军联合作战概念JWC的落实和“脉冲式作战”的表述》和《小布朗公布《空军未来作战概念》AFFOC》等文章中介绍了美军“脉冲式作战”、美空军“脉冲式空中力量”以及美军其他军种领导人对“脉冲式作战”的表述之后,陆续有很多小伙伴联系询问对“脉冲式作战”概念的理解问题。
“脉冲式作战”pulsed operations是美军未公开的联合作战概念JWC 3.0中的概念,“脉冲式空中力量”pulsed airpower则出现在美《空军未来作战概念》AFFOC中。对于“脉冲式作战”的理解,如同在《混编空中作战COMAO》一文中讲到的“穿透式作战”一样,千万不要复杂化,有时,越简单的方式对理解问题越有效,之前我看了很多砖家写“穿透”,最近又看了一些砖家写“脉冲”,感觉多是堆砌了许多理论,探究了很多根源,最后还是因为没有理解而讲不明白。
(1. 形势)美国防战略已将C国和俄分别确定为“步调”挑战和严重挑战,C国和俄也被美认为是实力相当peer或实力相近near peer的对手。因此,美军认为,未来的冲突,不可能像30年前的战争一样了(布什当年就清醒地说过,打的都是些vastly inferior opponent),(2. 困境)未来将很难快速、全面夺取制空权、制天权、制信息权、制海权、制陆权等,(3. 解决思路和办法)只有通过全域战力联合和技术领先,各域力量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获取暂时制权,打开突破口,并以这些突破口为基础,像脉冲波次一样,一个波次接一波次突进,逐步积累和扩大优势,最终实现全域全面制权而取得胜利。
为便于大家理解,摘一段被称为“未来学家”的前美空军副参谋长海诺特一次访谈中讲话,很直白的语言说明了他们对“脉冲式作战”和“脉冲式空中力量”的认识。
我听到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空军和五角大楼之类的圈子里,这个词是“脉冲式空中优势”,可能是未来与“全面空中优势”相对的作战目标。这可能不是一个恰当的术语。那么,你如何定义“脉冲式空中优势”,它与我们基于过去20到30年美国空中优势的预期相比,看起来是什么样子?
:对。我认为这回到了关于空中作战的基本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显然处于一个新的时代,但它看起来与过去很相似。所以,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我们有对手,他们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拥有能够阻止我们使用空中力量的系统,除非我们愿意承受巨大的损失,当然我们不愿意。我们不会在接受损失的情况下进入战斗。我们确实知道,如果我们必须真正与俄或C国作战,损失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但我们不会盲目地进入“绞肉机”
所以发生的情况是,这些国家和其他国家已经投资于这些能力。因此,当我们考虑将空中力量投射到这些强竞争区域时,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做的是,这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所有地点、所有高度都实现。我们不得不回到过去,记住在某种程度上,某个领域的优势是暂时的。这意味着你无法永远做到这一点,至少在初期是这样。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是:在空中、陆上和海上创造优势窗口意味着什么?我认为,这已成为联合部队的关注重点,这是正确的重点,并由我们的对手的能力所驱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我们永远无法建立空中优势。我只是认为,在任何战役的初期,当我们必须与这些非常强大的对手作战时,你必须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你必须考虑如何组织你的力量以创造优势,这样你才能做一些事情,然后退回来,或者尝试重新集结,因此,争夺空中优势将是一场来回拉锯的斗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希望并计划在概念中实现的是,这些窗口会越来越长,最终我们确实能够建立起一种感觉像是持久的空中优势,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联合部队付出大量的努力这就是脉冲概念的由来

(4. 波次时间)关于“脉冲式作战”波次的时间长短,各军、兵种、各域力量应各有差异,开源情报没有什么资源,但在电子战领域,美空军2021年成立的第350频谱战联队Spectrum Warfare Wing联队长Josh Koslov上校在2023年9月在美空军和太空军协会AFA举办的空天网大会ASC2023上关于自适应再编程有一个表述,他说:“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从(战术)边缘获取数据,将其带回给我们的工程师,创造新的作战能力,并尽快将其推回边缘。我们的目标是3个小时我们认为,我们在3小时内聚集战斗力应对“步调”挑战的能力将是一种脉冲式的方式,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数字,可以作为我们努力的基础。”

5. 思考拓展)“脉冲式作战”概念出台后,也立即引发美内部的学术争鸣,他们提醒美军避免落入概念陷阱。他们自己的争鸣和提醒综述为:
一是来自美兵棋推演的证据表明,“脉冲式作战”正在演变为过度依赖防区stand-off打击的战术。《美智库发表涉“台海冲突”24次兵棋推演综述报告》发现,美付出了巨大代价,取得了“惨胜”Pyrrhic victory,防区外打击武器是“战争制胜”又避免己方太多损伤的趋利武器但兵棋推演同时发现C国军队继续发展其战术战法,一个重点是把美军使用防区外打击武器的平台(如果不是武器本身的话)作为目标
二是美国防采购预算表明,五角大楼正在加强防区外打击各型导弹的采购。比如,2024财年预算中的优先武器(价值约151亿美元)都是区外弹药—标准SM-6、空空弹AIM-120D、远程反舰导弹 LRASM和增程型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 JASSM-ER等。 
一、二中谈到的防区外打击武器有许多优点,也有太多缺点防区外打击武器造成了人为战术限制和关键依赖。俄乌以哈两个战场的现实表明,防区外武器无法实现全部军事目标,这就限制了国家层面的决策空间,割让给对手巨大优势。发射武器的位置越靠后,所需的杀伤链就越复杂,在定位、摧毁和验证可能是移动的或稍纵即逝的目标的同时,还要击败对手专门用于摧毁远程弹药和平台的防卫系统。作战中每个环节都是一个薄弱环节,任务成功所需的环节越多,对手就越有机会破坏或拖延目标工作全过程。因目标情况改变、情报更新不及时等带来的附带损伤引发的舆情危机等也是需应对的问题。而防区外战术的依赖也很多,某一个依赖受损都会影响战局,比如:印太作战的广袤海域、有限的燃油、易受打击的脆弱基地、不可预见的精确导航和授时失能、太空域的竞争性等等。
三是向“脉冲式作战”的转变可能会在美军、美空军内部滋生一种危险的观念,也就认为大规模的与实力相当对手的冲突很可能是短暂的。尽管与短期战争相关的一厢情愿不是美方上层的主流观点,但在基层,仗很快就有打完的观点却出奇地普遍。在一系列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完成远程杀伤链以实现“脉冲式作战”目标似乎是可行的,但在一场长期的、可能不断升级的战争中要做到这一点可能会困难得多如果美军的训练建立在赢得短期战斗的基础上,痛苦甚至灾难性的教训就可能接踵而至。俄乌以哈两个战场表明,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往往是双方意志都很坚决时的战争走向
防区外战术的缺点也是美军极力发展六代装备和推进智能战争的一个因素,比如,B-21轰炸机,美方认为这个具备超隐身和穿透能力的系统(美国防部长奥斯汀曾说过:“这架飞机融合了50年来的低可观测技术进步......,即使是最先进的防空系统在天空中也很难发现B-21。”从现有关于B-21轰炸机能力的开源情报看,美空军对其穿透能力似乎有着当年对F-117的隐形能力一样的自信,的确,海湾战争开始前,未被发现的F-117已早早地飞到巴格达上空盘旋,等待着战争的打响)能引发防区内stand-in作战的许多战术创新,其自有organic的信息、感知、打击、评估能力,极大缩短杀伤链,且少量装备就能吸引对手过多的精力、资源,从而为其他五代、四代装备创造空隙。
防区外stand-off打击(则需御敌千里之外)和防区内stand-in打击(则需歼敌百尺之内)并行作战造成对手应对复杂化,会在“脉冲式作战”中同时发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