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宋词,清空婉丽,写尽暮春的愁绪,作者的确不寻常

 青萱小令 2024-04-28 发布于四川

这是介绍朱淑真的第三首诗词,也是文字写的最多的一首。

魏仲恭在《断肠集序》中感叹说:“观其诗,想其人,风韵如此,乃下配一庸夫,固负此生矣。”朱淑真生活在南宋,那个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朝代,一个弱女子用什么反抗既定的安排了?

​谒金门·春半

宋·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眼前所见的景色让人无限感慨。我靠在栏杆上,看着十二个不同的方向,愁绪涌上心头,天空也无法理解我的感受。

天气真好,风和日暖,但我只能羡慕那些欢快的莺鸟和燕子。院子里的花朵落了一地,但我没有心情去收拾,就让它们散落在地上吧。远处的芳草让我感到心痛,因为它们提醒着我与远方的距离。 

​赏析:  

李煜说:“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暮春时节,纵有春光无限好,然而眼前的景象唤起了无尽的悲伤。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只有那无限的心事,在冷酷的溪流中无情地流淌。

对于一位内心落寞、充满哀怨的女孩而言,周围的景色无不触动她的愁苦。

辛弃疾说:“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她在十二根栏杆上反复地倚靠,每一次都像是在向虚空倾诉她无边的悲哀。

这里的“十二”并非具体的数字,而是用来表达她内心愁绪的无尽和复杂。

倚栏眺望,她眼睁睁看着花儿凋零,内心哀叹着青春如水般逝去,充满了无力和悲怆。

她问天:“愁来天不管”,是在质问那冷眼旁观的苍穹,为何对她的痛苦置若罔闻,不给予一丝慰藉。

这一声呼喊,充满了她心灵深处的失望与孤立,她的情绪就像被厚重的愁云所笼罩,沉沦于一个无法摆脱的阴霾之中。

 再美好的时光,于她而言,也是虚度年华。

“莺莺燕燕”叠字的使用,强调了它们成双成对的景象,作者在《恨春五首》的第二首中写道:“莺莺燕燕莫相嘲,独宿空房各自哀!”这无疑加深了作者的孤寂感,以及对远方爱人的浓浓思念。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只余愁肠百结。

看院子里花瓣纷纷落下,堆积成一层柔软的地毯,但词人却没有心思去卷起帘子。

花开花谢,无语无声。片片飞花逐风月,扰乱人心情绵绵。“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八百多年后,当我们读到这首词时,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一片无垠、深远的春日悲愁。

这是词人在词中的自我体现,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因无法与现在的生活分离而心底涌动的沉重悲哀。

她的忧愁如同花季中无法散去的迷雾,氤氲在四周的空气之中,挥之不去。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