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昊:我一年只拍一部电影,可能花销都不够。不吹牛,就这么做了

 秀语千寻 2024-05-12 发布于北京

看过秦昊一个访谈。

他说:没有败绩,因为我一年只拍一部电影,可能一年的花销都不太够,一年只拍一个,我就想让他们看到,我就坚持这条路,我也没吹牛,就这么做了。

他承认,走这条路的时候,自己确实缺钱,好在当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走过来也挺高兴的。

直到现在,秦昊即使接综艺,也不去拍烂片。

印象里,秦昊一直是拍大荧幕的,连电视剧都不拍。

他的文艺片,在国外拿过不少奖项。

2017年,网剧《无证之罪》找到他时,他在犹豫,周迅的留言直接打消了顾虑:你去拍啊,为什么不去啊?

秦昊一想,这样的好演员都拍起了电视剧,碰不到好的电影剧本,那我就别拧巴了。

他去演了,结果成了年度最佳悬疑剧。

自此,秦昊开始了接受新事物,从文艺片到网剧、到电视剧,不给自己局限了,只要内容好,什么样的形式都行。

演文艺电影的演员不少,但能很长时间扎根于此领域的并不多,可能文艺片比较小众,导演不愿意碰,以至于没有多少好剧本。

之前的秦昊,一直在等待,而这个过程中,他耐得住寂寞,不接看不上的电影。

他还演演话剧,总之,登上过高雅的殿堂,看不上一些东西。

他虽然没钱,但不屑于,他觉得自己学了一顿表演,就要演好的、做高级的项目。

推辞的剧本多了,淡出荧屏,秦昊似乎失去了电影市场。

文艺片演员被捧得很高,但市场不太行。秦昊就是这类演员,演技过硬,却好多年都在边缘。

等他开始拍电视剧时,发现,好演员的春天来了。

艺术不拘泥于形式,早该这样的。

周迅和章子怡之前也是电影咖,现在也拍起了电视剧。

好莱坞的大影星都是演电影,大家默认了这种“花钱去看脸”的模式,有神秘感。

好像演了电视剧,天天在屏幕上看到,观众太熟悉了,没有高高在上的神秘感了。

现在的市场变了。

电视剧越来越红火,影帝影后也从云梯上下来,来演了,圆梦了。

像章子怡,她就是圆梦,拍了一部《上阳赋》,而周迅和秦昊这样的,是开启新的赛道,他们确确实实有拿得出手的多个作品。

不能说向市场妥协,而是顺应时代,换个方式,助自己热爱的事业一臂之力。

演电影,咖位大,电视剧,让更多人认识,国民度更高。

在观众眼里,不管是哪方面的咖,大家只会记住演技出彩的演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