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老沔阳丢衣胞罐子习俗

 思乡远梦 2024-05-12 发布于北京
  老沔阳旧时的生育习俗,凡家中有怀孕者,家人不得乱挖、乱钉,据说是为避及小孩出生后长六个指甲、卷绵耳朵、出缺呵子等残疾现象。
  凡婴儿出世,女婿必先向岳父家报喜,送染红的鸡蛋,随之请亲友邻居喝糖茶,吃红蛋。到第三天用艾叶为婴儿洗身子,换上小衣服,称为“洗三”。“洗三”后,塆村邻里于当晚登门送恭贺,随之宵夜,喝糖茶,吃红蛋,喝喜酒等。
  婴儿出世第九天,为婴儿为“九朝”。岳丈家“抬盒”,送鸡、蛋、红糖、米酒、油面、猪腿、猪肚、摇窝、衣料等,其他亲戚送情礼。
  婴儿满月,剃胎头,取乳名,做“满月”,接受贺礼,宴请宾客。孕妇生小孩一月内不出门,称“坐月子”。“坐月子”时,产妇不得到左邻右舍串门。
  所谓衣胞(胎盘),就是婴儿在离开母体是裹着的那一层胎胞,衣胞之地,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地方,也就是母亲领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初地。
  产妇生孩子,由乡村“催生婆”接生,婴儿妊娠后,再剪断脐带。剪脐带,用的是一把在桐油灯盏上烧红(消毒)、晾一下做鞋子的锈剪子,“咔嚓”剪断婴儿的脐带,然后用刮杉木锅盖的“锅沫灰”包扎。伤口感染后,故旧时新生儿“发脐缝”的多,夭折的也不少。
  “催生婆”经过一番包扎处理之后,把婴儿撂在一边,立即将那一疙瘩血肉模糊的衣胞交给这家主人。衣胞是不能见日光的,主人就会用一个罐子小心翼翼地将那衣胞装好,用草塞住罐口后,放在产妇的床底下。待到第二天清晨丢到河里或池塘里。
  衣胞是母亲用血肉为婴儿制作的第一件衣裳,所以丢衣胞极其慎重。据传,衣胞扔得越远,这个孩子将来就会越有出息。这已是老沔阳沿袭久远的一种风俗,于是,乡村的水塘里曾丢过一代又一代的衣胞。
  也有些地方是埋衣胞的习俗,生孩后的衣胞埋在屋内无人踩踏到的地方。小时候摸鱼,摸到这衣胞罐子后,里面总藏有不少的小鱼。
  相比之下,母猪的衣胞,也不会轻易将其扔掉,而是用谷草包好后,放在柳树、桑树的树杈上,任鸟雀自行去啄食。
  老沔阳,我们的衣胞之地,你还记得起你丢衣胞罐子的地方么?游子出门在外,总是心系故土。无论你走得多远,也无论你如何有钱、官居大小,魂牵梦绕着的除过父母亲情的挂牵,还有那被称作“血根”的衣胞的攀扯。一个人走遍天下,很多东西都会改变,但丢“衣胞罐子”的地方总改变不了。(写于母亲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