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说爱你不容易 ——《当下的力量》│ 书海遨游No.24004

 每日糊图 2024-05-12 发布于上海

书海遨游 No.24004

推荐指数:☆

  想说爱你不容易  

——《当下的力量

本文字数:2,851

本文阅读:8分钟

(注:本读后感仅为介绍和评论该书,供自己学习和研究,做些笔记和思路的整理。)


这本书很有名,也曾经是本畅销书。只要你开始搜罗一些关于正念,或者当下的书时,这本书很容易被大数据推到你的眼前。我就是这么打开这本书的。

当第一遍看完,感觉很不错,会很认同作者的一些关于“当下”的观点,感觉是对于我自己正在前进的方向有了一些佐证和支持。特别是如今许多应用比较广泛的心理疗法都在强调正念,都在关注“当下”的重要性。这本书作为“当下”这个议题的强化和普及,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更多的朋友能够看见、觉察,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同时第一遍看完以后,也有种怪怪的感觉,感觉缺乏力量。看过书以后,很容易认可“当下”的确很有力量,同时另一面会有种很难做到的感觉。哪里出问题了?

直到在整理读后感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本书有一个身心灵类图书的普遍套路,才让我在不明觉厉的同时感觉到如此的无力。我会给它取个名字叫做“想说爱你不容易”。
这种套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和科学无关,或者说“不科学”。
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开篇就提及“别光用你的思维去读这本书。请关注你读书时的情感反应,还有从内在深处浮起的认同感。”追求读者的认同感,我想这是所有码字的人都会有的一个期望吧,包括我正在码的这些字。但在看书的过程中,我的思维不断被激发,看到很多试图在说服我的证据,通过不同的方式在证明作者自己的观点。我想说的是,作者很多的观点本来是认同的,但这样的证明过程,反而启发我有了一些松动。

就比如“这有科学证据吗?试试看,你将会是证据。”这是作者的原话,很有意思的是,如果我这个个案成为了证据,那就和科学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其实如果不是科学体系下的事物,完全不用提科学这两个字,反而会效果更好一些。

2、和哲学无关,或者说“不严谨”。
我能理解的是,作者也是考虑到很多理性思考的朋友,企图要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于是想借用科学的框架。归根结底,作者还是想去证明自己,其实没有实验、数据、逻辑等等支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用哲学的方式,严谨的将这些概念、观点拆解开来,把框架搭建起来。可惜作者似乎没去做。

就比如“爱因斯坦说,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离的。我不是很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是我认为他是说时间是空间的第四维度。他称之为'时空连续体’。”时空连续体其实是一个偏哲学的概念,如果要以此作为论据的话,也许要把“时间”、“空间”真正的从概念中剥离出来去思辨下。结果如果只是文字上的拼凑组合,其实并没有论据可言,只是在利用暗示性的语言说服读者罢了。

就像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拿一张纸插队去复印,对别人说“请让我插个队复印一下”,结果很容易被拒。而换一个方式,对别人说“因为我想要复印,请让我插个队复印一下”,其实并没有真实的理由或证据去证明,但就会大概率被接受。

3、和宗教无关,或者说也“不太了解宗教”。
另一个角度,在书中引用了很多佛教和基督教的概念,当然还有很多传统精分的概念,感觉就是三大类概念碰撞的产物。如果没有科学研究的支持,又无法建立哲学架构和体系,其实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宗教或信仰的方式,让人们产生相信,或者说是从已经相信的开始建立更大的相信。

能看到作者也在利用一些对于佛教或者基督教的相信来佐证自己。只是对于教义本身也可以稍微了解下,不至于成事不足。就像“当没有受苦存在时,还剩下什么呢?佛陀对此沉默不语。他的沉默意味着他自己也没有找到答案。”沉默就意味着没有答案,这是作者的理解,然后作者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段怎么说呢,总感觉怪怪的。我似乎能相信作者有过很多“安住当下”的经验,但好像哪里又不对了。

当然还有基督教的朋友们也可以品味下,“上帝是本体本身,而不是一个实体。这里没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没有二元性,没有你和上帝。”据我了解,为了能支撑起很多理念,在基督教中三位一体的概念是一个核心基础,上帝不仅仅是上帝本身。如果只是用“上帝”这个词来做文章,似乎容易踩雷。

4、和自己有关,或者说“信我别犹豫”。
其实作者最终还是在于让大家相信和接受自己的观点。我码这些字并不是要否定作者的观点,只是论证的过程大可不必如此。很多结论还是很OK的,“当下”的确很有力量。其实这本书光阐述这个我觉得就很棒了。就像“你会不由自主地完全生活在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之中。”

用作者的话就是“当你不再需要问问题的时候……”,也许这就是身心灵类的书籍共有的套路,不科学、不严谨、不了解宗教,信我别犹豫,不需要问问题。

感觉这篇读后感越写越觉得这本书对我的帮助越来越少了,从刚看完的时候四星好评,到现在思考或者回味以后的二星差强人意。也许这本书更适合不喜欢自我思考,只需要拿来主义的朋友,的确很多的词句,断章取义的去应用,很有力量。

同时我也能觉察到开头我说的那种无力感的来源,一方面是作为论证部分其实并没有给予有力的论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去达成“当下”越看越难。

书中当“论证”结束以后,作者就开始更多的输出教大家如何做到。就比如“你可以将意识从思考活动中引开,并创造一种无思维的空白。在这种空白中,你高度警惕,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你没有在思考。这就是冥想的本质。”

或者“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但是同时请尽可能得感受你的内在身体。”以及“摆脱消极心态的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把自己想象成是透明的,让引发反应的外部因素穿过你,进而使它消失。”等等方法。

其实就我这么多年和个案工作的经验,关于“放下”、“忘掉”、“解离”…...等等词语都是对的,这样做的确可以缓解,的确可以回到当下,但这些对于一个深陷过去或未来的朋友,对于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朋友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一两次做不到,很容易会放弃,乃至于习得性无助。

其实当下并不一定只有“当下”,如果情绪来到当下、“过去”来到当下也可以的,这是我们慢慢觉察之路,并没有一步到位的捷径。“当下”的工作是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可以用不一样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这些思考。

2024.01.25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

Eckhart Tolle


作者:Ricky
一个走在心理学之路上的小沙弥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年一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