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比内电子对抗系统

 cqukelly 2024-05-12 发布于北京

希比内电子对抗系统(ECM)是专为俄罗斯空天军旗下的苏霍伊战斗机量身打造的高效电子战系统。该系统通过干扰敌方无线电波,实现对敌方跟踪系统的有效对抗与诱骗,从而大幅提升战斗机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

图片

先进的希比内ECM系统通常采用双圆柱形吊舱设计,这些吊舱被巧妙地安装在战斗机的翼尖。而在某些特定型号中,除了翼尖的两个吊舱外,还会在战斗机腹部下方增设一个吊舱,以确保飞机能够全方位抵御各种威胁,从而为其提供更为周全的保护。该系统在检测到导弹攻击后,会迅速在战斗机周围生成一个无线电电子保护层,有效防止敌方导弹击中目标,并能使其偏离预定航线,从而确保战斗机的安全。

图片

该系统的开发历程可追溯到苏联时期的卡卢加无线电工程研究所(KNIRTI)。在俄罗斯,机载电子战系统的设计与生产领域的佼佼者当属无线电电子技术公司(简称CRET)。而KNIRTI则是负责设计俄罗斯众多现役电子战(EW)系统中最为知名且活跃的单位之一。该研究所打造了一整套基于通用基线的机载电子战系统,并针对国内各型战斗机推出了多种变体。这一基线在俄罗斯相关文献中被誉为“希比内”(取自俄罗斯一山脉之名)。

图片

图片

图片

“希比内”电子对抗系统的初步设计与研发工作自1977年便已启动,并持续至1990年。在1995年,“希比内”系统顺利完成了首次运行测试,并于1997年再次通过测试验证。最终,在2014年,“希比内”电子对抗系统正式公开并装备于苏霍伊-34战斗机上,而苏霍伊-34也正是该系统研发过程中的主要试验平台。

图片

图片

在2017年的MAKS航展上,“希比内-M L-265M10”组件亮相,该组件被安装在Su-35S战斗机的翼尖上展示。

希比内系统提供了多种版本以适配不同的苏霍伊战斗机:

  • L-175V“希比内-10V”(或称L175B“希比内-B”),专为苏霍伊-34设计。
  • L-175M“希比内-10M”,适用于苏霍伊33、34及35型战斗机。
  • L-265V“希比内-10V”,同样适用于苏霍伊-34。
  • L-265“希比内-10М”,则专为苏霍伊-35S打造。
  • L-420“希比内-U”,兼容苏霍伊-30SM和苏霍伊-35SH。

希比内系统的核心功能在俄罗斯文档中有详尽描述,包括:能够检测并干扰已识别的单一或群体威胁信号,通过宽频带雷达信号发射实施主动干扰,能同时对抗多达四个独立目标。此外,系统还能通过产生虚拟热目标和偶极反射器进行被动干扰,甚至具备发射反辐射导弹的能力。

图片

希比内系统组件通常安装在先进的苏霍伊战斗机平台上,如Su-35S、Su-34和Su-30SM等。这些组件在翼尖分布,一侧负责接收并检测敌方无线电频率和发射,另一侧则负责生成对抗信号以迷惑敌方系统。然而,据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专家观察,老版本的希比内系统存在某些局限,如依赖俄罗斯电子战设计中的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高输出功率可能危及载机,以及相较于现代系统的体积和成本问题。随着电子战技术的演进,解决这些问题变得尤为迫切。为此,俄罗斯对希比内系统进行了升级,推出了“希比内-U”型号,该型号在技术上实现了显著提升,以更好地应对新威胁。这一系统为Su-30SM和Su-35S飞机而设计,包含主动干扰系统吊舱、被动接收机吊舱以及位于驾驶舱后方的KS REP系统。此外,飞机腹部还可安装额外的吊舱,以增强“希比内-U”的效能。

图片

希比内-U电子战综合体是为苏-30SM和苏-35S飞机研发的,由以下组件构成:
  • 右翼尖安装的RTU 518-PSM(SAP 518-SM)吊舱,配有主动干扰系统;
  • 左翼尖安装的RTU 518-LSM1(SAP 518-SM1)吊舱,配有被动接收器,用于探测具有威胁的电磁频谱发射;
  • 座舱后机身内部安装的KS REP系统。

此外,通常还会在飞机腹部安装SAP-14、SAP-134或SAP-18吊舱,以进一步完善希比内-U综合体。

图片

图片

据报道,“希比内-U”的引入显著提升了俄罗斯战斗机对抗敌方雷达的能力,大幅增强了其在各种任务中的隐身性和对北约防空系统的抗性。

在“希比内-U”的研发过程中,原型系统曾在叙利亚接受实战测试,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尽管在乌克兰冲突中有俄罗斯Su-30和Su-35战斗机被击落的案例,这些经验仍对俄罗斯未来电子战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