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的成都:1910年四川成都彩色老照片中的生活印记

 杂家馆藏 2024-05-13 发布于四川

1910年,四川成都北郊的青龙场集市是一个热闹而繁忙的地方。这个集市是当地村民们进行物品交换和买卖的场所,也是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集市上,人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包括农产品、手工艺品、日用品等。由于青龙场集市的位置在成都北郊,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方便的交易地点,吸引了许多商贩和顾客前来。

在成都皇城内,辛亥革命之后,大汉四川军宣布四川独立,尹昌衡出任军政部长,被推为都督。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成都的老百姓们也积极地参与到了这个欢庆的氛围中。

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们高举着“汉”字旗,欢庆这个重要的时刻。这个场景反映了四川人民对于辛亥革命的热情和支持,也展示了他们在独立后的喜悦和自豪。

在成都的郊区,一些小作坊在熬制硝盐。硝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这些小作坊的存在,为当地的经济和民生做出了贡献。

在熬制硝盐的过程中,小作坊的工人们将原材料放入熬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酸,然后加热至一定的温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熬煮后,原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形成硝盐溶液。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原料的质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这些小作坊的规模较小,设备简陋,但它们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和产品种类。同时,这些小作坊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10年,在四川成都郊区的一条内河上,几艘其形似筏的船只静静地停靠在河边,这些船被称为“扒扦船”。

扒扦船是一种特殊的船只,它们通常由一根或两根长长的木杆支撑着,木杆的底部固定在河床上,船体则由竹筏或木筏构成。这种船的结构简单,但却非常实用。

在当时,扒扦船是成都地区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它们可以在内河的各个角落灵活穿梭,无论是浅水区还是深水区,都能轻松地航行。这种船只的航行速度相对较慢,但它们的载重量却非常大,可以承载大量的货物和人员。

1910年,在四川成都的郊区,阳光照耀着水田,农民们正在田里薅秧。

薅秧,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主要是在水稻生长的早期,农民们需要将田里的杂草拔除,以避免它们与水稻争夺养分。薅秧通常在春季或夏季进行,这时水稻已经长到一定程度,但还不足以自我遮蔽,杂草也容易辨别和拔除。

在水田里,农民们蹲下身子,双手在水中摸索着,抓住杂草的根部,用力拔起。他们一丝不苟地工作,每拔一棵杂草都显得十分珍惜,因为这些杂草会夺走水稻的养分,影响收成。

1910年,位于四川成都南城街的大户人家,他们的府邸坐落在南城街的黄金地段,是一座有着高大气派、古色古香的建筑。

1910年,四川成都的水上人家。这里的居民们生活在水上,以船只为主要交通工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1910年,四川成都少城将军衙门一带的街区是一个充满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地方。这个街区位于成都市中心,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城市街区,保留了大量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

在这个街区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包括庙宇、庭院、祠堂等。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采用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雕刻精细,装饰华丽。其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将军衙门,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是当时成都将军的官邸,现已成为博物馆和旅游景点。

1910年,在四川成都的一处市民宅式的旅店中,四合院的天井里停放着三乘街轿,这些轿子是用来接送旅客的。

这个市民宅式的旅店是一个典型的四川传统建筑,四合院的设计风格使得旅店的空间布局显得十分宽敞。在天井里,三乘街轿静静地停放着,这些轿子是当时四川地区流行的交通工具,用来接送旅客和货物。

1910年,四川成都市西郊的青羊宫二仙庵门外,有一个热闹的苗圃和鸟市。

苗圃位于二仙庵的右侧,是一片宽阔的空地,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苗圃里的小路交错纵横,将整个苗圃分成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区域都种植着不同的植物,有常见的花卉、盆景、还有各种珍稀的树木。这些植物在苗圃里茁壮成长,展现出勃勃生机。

苗圃的周围有一圈矮墙,墙上有许多精美的石雕和砖雕,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苗圃的入口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亭子里有一些小贩在售卖各种植物和园艺用品。

除了苗圃,二仙庵门外还有一处热闹的鸟市。这个鸟市是当地居民和游客们喜爱的地方,有许多人在这里买卖各种鸟类和鸟笼。鸟市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鸟类,有常见的麻雀、燕子、喜鹊等,还有各种珍稀的鸟类,如孔雀、鹦鹉、百灵等。

1910年,四川成都西北彭州白水河铜矿冶炼厂是成都地区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铜矿冶炼企业之一。这个铜矿冶炼厂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工艺,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铜制品。

白水河铜矿冶炼厂的建筑规模较大,厂房设施齐全,机器设备先进,拥有一支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该厂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冶炼技术,能够从铜矿石中提取出高纯度的铜,并生产出各种规格的铜制品。这些铜制品广泛应用于电气、机械、建筑等领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资。

1910年,四川成都的东大街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这条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川西地区的传统特色。东大街是成都市中心的一部分,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和商流。

1910年,四川成都以北的彭州龙兴寺塔是一座引人注目的古建筑。这座塔高十七层,始建于唐代,经过多次修缮,明弘治年的地震使塔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塔身被震裂,但却没有倒塌。

龙兴寺塔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这座塔是唐代建筑的代表之一,采用了典型的唐代风格,塔身线条流畅,每个层次之间有明显的收分,使得整个塔身看起来壮丽而雄伟。在明弘治年的地震中,塔身出现了裂痕,但经过修缮后仍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结构。

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龙兴寺塔的塔身虽然被地震裂开,但裂开的部分并没有破坏整个塔的和谐性。相反,这种裂痕反而为这座古建筑增添了一种独特的美感。阳光透过裂痕照射在塔身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光影效果,使这座古塔更加引人注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