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bmtz 2024-05-13 发布于江苏
截至2020年底,全国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广东省共有10家,分别为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南越王博物院、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深圳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图片



01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于1959年10月1日正式开放,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大湾区重要的文化旅游地标。

博物馆现有珠江新城馆区和文明路馆区,建筑总面积7.7万平方米。文明路馆区包括广州鲁迅纪念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和广东贡院明远楼。

图片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集岭南文物之大成,汇聚历史、艺术、革命、自然等诸多种类于一体,是华南地区藏品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特色最鲜明的博物馆。

博物馆现有藏品总数32万余件(套),包括自然标本、化石等5.3万余件(套)。其中,古代书画和陶瓷两类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居于全国博物馆前列,外销艺术品、出水文物、华侨文物、潮州木雕、端砚等特色文物收藏在全国首屈一指。

图片
博物馆建筑运用“宝盒”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博物馆的造型仿佛一件雕通的宝盒,这一设计意念源于广东传统的工艺品——象牙球,博物馆的空间组织就像象牙球镂空的工艺,内部功能层层相扣,展厅、回廊、中庭与整体结构紧密结合,由内向外逐层展开,大面积的绿地草坡沿博物馆向西逐渐减缓形成清晰的主入口广场,并与中央林荫大道融为一体。

图片


--- 广州鲁迅纪念馆 ---

广州鲁迅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5号,占地面积4375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是社会历史类名人专题纪念馆。

广州鲁迅纪念馆所在大院原为清代科举考试的贡院。1957年,为了纪念鲁迅,广东省委决定在钟楼内筹建广州鲁迅纪念馆。1959年10月1日,纪念馆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馆藏鲁迅、许广平手迹,鲁迅生活遗物,近现代书画,油画原版,《鲁迅在广州》连环画稿等藏品100余件。 截至2019年末,广州鲁迅纪念馆藏品有2306件/套。 

图片

广州鲁迅纪念馆设有《钟声: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从红楼到钟楼——广东贡院与近代高等教育变革》《广东贡院号舍基址陈列》等四个基本陈列,以及广东贡院历史陈列馆、欧阳山陈列室和萧红陈列室。并恢复了国民党一大会议礼堂、鲁迅旧居和中山大学会议室等。

图片

了解更多:‍‍‍‍‍‍‍‍‍‍‍‍‍‍‍‍博物馆Vol.146 | 广东省博物馆


02

南越王博物院

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是以南越国重要考古遗存为依托的大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分为王墓和王宫两个展区。王墓展区位于解放北路867号,前身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王宫展区位于北京路374号,前身为南越王宫博物馆。

图片

图片

南越文王墓和南越国宫署遗址集中展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二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以这两处遗址为重要史迹点的“南越国遗迹”和“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先后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图片图片

南越王博物院合计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展示南越文王墓、南越宫苑、南汉王宫等考古遗址,设有“南越藏珍”“岭南两千年中心地”及“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专题陈列”等常设展览,并不断举办各类临时特展。

图片

了解更多:博物馆Vol.147 | 南越王博物院

03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区20公里,距广州城区90公里,距澳门30公里,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

图片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藏孙中山文物19件,孙中山家族文物20件,孙中山革命追随者文物20件,民俗文物9件,字画文献14件,孙中山邮票邮品14套,馆区内设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三个机构,分为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其他展区6大区域组成。

图片

了解更多:博物馆Vol.148 |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04

深圳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是深圳第一个文博机构,成立于1981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A区,现有历史民俗馆、古代艺术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4处馆址,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大型总分馆制博物馆。

图片

深圳博物馆展楼4层高24米,面对南面6800平方米的广场,逐级下降,最后衔接深南中路的标高。展楼主体贴米黄色仿泰山砖,裙墙嵌两道剁斧加工的花岗岩条石。大门两侧镶嵌有花岗石雕塑《古代耕战图》,门前喷泉水池矗立十二生肖石雕。展楼内以中央大厅为中心,螺旋式分布了4层32个展厅。

图片

图片

--- 古代艺术馆 ---

古代艺术馆位于深南大道北侧,同心路6号,毗邻深圳市委和荔枝公园,为一座园林式博物馆。1982年基建立项,1983年被列入深圳市“八大重点文化设施”推进建设。1988年11月开馆。占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8万平方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 历史民俗馆 ---

历史民俗馆位于深圳市民中心A区。建筑用地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2008年12月建成开馆。展楼共3层,包括5个基本陈列和2个专题展厅,展览面积1.17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量峰值3100人,日最大观众承载量9300人。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展楼还建有多功能报告厅、中西式贵宾厅、茶社、纪念品商店等配套服务设施。

图片

---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位于福田区福中路184号(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南区四楼、五楼),展览面积 6300平方米,有影视厅、唱吧、朗读亭、儿童区、文创产品区等配套设施。2018年11月8日起对外开放。由深圳博物馆代为运营。

图片

图片

了解更多:博物馆Vol.149 | 深圳博物馆

05

广州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镇海路99号(越秀公园内),总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镇海楼总建筑面积4386平方米。博物馆馆藏文物有4376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67件(套)。

图片

广州博物馆以镇海楼为主楼,旧址总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镇海楼总建筑面积4386平方米。广州博物馆现除镇海楼展区外,同时仲元楼展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三个分展区 。

图片

镇海楼展区位于风景秀丽的越秀公园,馆址为广州名楼镇海楼及其周边建筑群。镇海楼曾名望海楼,因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它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时守将朱亮祖为拓展城区,合宋代三城为一,修城墙横跨城北越秀山,并在最高处建此城楼。登楼眺望,羊城景色尽收眼底。

图片

镇海楼,初名望海楼,《明一统志·广东布政司·广州府》 有记述:“望海楼,在府城上北,本朝洪武初建,复檐五层,高八丈余。”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广东提督蔡经和总督张岳相继将毁于火劫的望海楼进行原址重建,题名为“镇海楼”。这是镇海楼正式更名。数百年来,诗人墨客咏叹之篇不绝。清以来一直为“羊城八景”之一。

图片

楼顶正面悬挂“镇海楼”横匾,两旁悬挂一副对联:“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楼内常设《广州历史陈列》展览,展示广州五、六千年来的文化、风俗和城市发展等历程;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

图片

图片

了解更多:博物馆Vol.150 | 广州博物馆

06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陈家祠为馆址,成立于1959年。馆址陈家祠(匾额题陈氏书院)落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是清代广东各地陈姓宗族在广州合资建造的合族祠,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陈家祠集岭南地区多种建筑装饰工艺于一体,包括有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和彩绘,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

图片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0000多件(套),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套),是广东省内博物馆中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为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

图片

馆内藏品多达几十个种类,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它们是石湾陶、广彩瓷、象牙雕刻、粤綉、广州木雕、砖雕、石雕等多种技艺的载体,涵盖了广东省所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门类。

图片

了解更多:博物馆Vol.151 |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07

广州艺术博物院

广州艺术博物院坐落在广州市北面的白云山脚,麓湖之畔,占地面积20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300平方米。本院前身是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广州美术馆,1995年,广州市政府重新选址立项兴建广州艺术博物院,2000年秋完成第一期工程,并于2000年9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完成第二期工程。

图片

2023年3月21日,广州艺术博物院发布公告:4月1日起,广州艺术博物院正式闭馆,新馆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

以下视频来源于
广州艺术博物院丨广州美术馆

了解更多:博物馆Vol.152 | 广州艺术博物院

08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民系文化渊源与发展,系统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与客家民俗文物的综合性博物馆,于2008年4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170.3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

图片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由主馆客家博物馆、分馆梅州大学校长馆、梅州将军馆、梅州名人廉吏馆、黄遵宪纪念馆、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梅州市华侨博物馆以及梅州客家文博杂志社组成。

图片


了解更多:博物馆Vol.153 |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

09

鸦片战争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又名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解放路88号,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管理面积约80万平方米。

图片

鸦片战争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馆名为“林则徐纪念馆”;1958年1月1日,建成了“林则徐公园”和“林则徐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85年,重新定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又增加馆名“鸦片战争博物馆”;1999年12月,海战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与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合为一个单位。

图片

图片

鸦片战争博物馆藏品总数为8120件(套),其中包括反映鸦片战争及其前后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等各个方面的实物资料;反映虎门销烟及相关历史人物的文物及历史资料,反映各时期国内外禁毒的文物及史料;因陈列展览或研究需要的反映我国各个时期海军、海防、海战的相关装备、军事器材、文献史料等,已经构筑起鸦片战争、禁毒以及海防的完整藏品收藏体系。

图片

图片

了解更多:博物馆Vol.154 | 鸦片战争博物馆

10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南海一号大道西,是以“南海Ⅰ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的中国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总建设面积1.75万平方米。

图片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主要由“一馆两中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构成,设有陈列馆、水晶宫、藏品仓库等设施。主要展出的文物是沉寂于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贸海船“南海Ⅰ号”及在其上发现的文物。

图片

了解更多:博物馆Vol.155 |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