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调4钓2更盛行,调平水的利弊分析!

 东方太阳222 2024-05-13 发布于浙江

自从台钓传入大陆之后,调4钓2一度成为了绝大多数钓鱼人严格遵循的调漂方法,但随着人们对钓鱼的理解逐渐加深,调4钓2已经被逐渐淡化,反而在不少玩野钓的钓友中,调平水开始盛行,但是我认为大部分忠爱调平水的钓友其实都没有完全理解调平水的本质。

首先,所谓的“调平水”细分下来有三种调法是比较常用的:1.带双钩调平水、2.不带钩调平水、3.带双钩单饵调平水

为什么一定要列举出这三种不同的调平水方法?因为三种方法虽然从字面上看差异不大,但用这三种不同的方法调漂,子线和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试问调漂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控制子线和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从而去控制浮漂出现的信号动作,然后钓鱼人判断并捕捉到这些信号动作,并且把鱼钓上来。

我先来说后面两种情况。

不带钩调平水。也就是浮漂最大浮力(吃铅量)=铅皮重量(当然这只是粗略的计算,严格来说还应该算上水线、太空豆、八字环的重量,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小配件的重量我们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一来浮漂没有多余的浮力把铅皮拉起来,所以最终呈现出的状态是铅皮触到水底,子线完全弯曲,双钩饵完全躺底,基本上和钓跑铅一样。

带双钩单饵调平水。也就是浮漂最大浮力(吃铅量)=铅皮重量+双钩重量+单饵重量。这里我们不仅把双钩的重量纳入到了调漂体系当中,同时还加入了单饵的重量,可以推想,当我们挂上双饵开始正式垂钓时,下钩和下饵先触底,重量被水底承受,此时就只剩下上钩和上饵的重量,对比一下前面的调漂平衡体系可以发现,少了一个钩的重量,所以上钩和上饵并不会沉到水底,而是悬浮在水中。因此采用这种调漂方式所呈现出的就是下钩下饵轻触底,上钩和上饵悬浮的状态。

前面说的这两种调平水方法可以说是“最灵敏”和“最迟钝”的两个极端,当然这是指钓底而言,如果你是钓浮则另当别论。还有一种调平水的方法,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那就是带双钩调平水。

带双钩调平水。这是钓鱼人用的最多的一种调平水方法,其本质是:浮漂最大浮力(吃铅量)=双钩重量+铅皮重量。那么带双钩调平水,钩饵在水底是什么状态呢?正确的答案是:不一定。此话一出估计又会有一堆人吐槽了,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在调漂的时候没有把饵的重量纳入其中,所以饵的重量不同,子线和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也会完全不同。看完下面的内容你就明白了。

带双钩调平水的利和弊:

最大的弊端就是假信号会增多。很多人会提出质疑,调平水不就是为了钓得钝一点吗?应该是假信号更少才对啊,怎么会假信号增多呢?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假信号。所谓的假信号就是,浮漂出现信号让你认为是鱼已经把钩吃进嘴里,但实际上当你抬竿后不中鱼或者锚到鱼的身体。或者说小杂鱼很多,你想钓大鱼,浮漂出现信号后你认为是大鱼吃钩,抬竿后却是空竿或者钓上来的并不是大鱼,这也属于假信号。

为什么假信号会多呢?因为调平水之后,浮漂的剩余浮力已经很小了,也就是说整套钓组体系所形成的这种平衡是很容易被打破的,换句话说就是随便来条小鱼触碰钩饵,都会让浮漂产生下降的动作,因为浮漂没有足够的剩余浮力和小鱼去对抗了。同时,浮漂在下降之后,由于剩余浮力太小,浮漂上升回位的速度也会非常慢。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区分出小鱼和大鱼咬钩。

所有钓鱼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小杂鱼闹得很凶,但是又想钓大鱼。大部分人的做法就是调平水,带钩调平水不行就不带钩调平水,他们认为这样是钓钝,钓钝了就能区分出小鱼和大鱼咬钩的动作。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正好相反,想从一大群小杂鱼中抓住大鱼的吃口,你需要调高目,最高的极限就是带双钩单饵调平水。也就是下钩饵触底,上钩饵悬浮。因为这样调钓既保证了钓底能够实现,同时浮漂的剩余浮力是最大的。我们就是要利用很大的剩余浮力去对抗小鱼咬钩产生的向下拉力,两个反作用力相互抵消这样一来小鱼闹钩的动作就变得很轻微了。但是大鱼因为力气大,并且小杂鱼闹窝,大鱼为了抢夺食物往往是吃死口,含着钩饵直接游走,这样一来便会彻底克服浮漂的剩余浮力,让浮漂产生非常大的下降动作,甚至是直接黑漂。如果你采用调高目的方法,小鱼闹钩浮漂往往是轻轻的下顿,然后马上上升回到原位,说白了就是浮漂在小范围之内不停跳舞。但是大鱼咬钩浮漂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甚至是黑漂,并且短时间内浮漂不会再上升回到原位。

所以,钓鱼界一直以来有两派观点,一派人认为调低目是钝,一派人认为调高目是钝。其实这两种观点不能说谁对谁错,调低目之所以钝是因为子线弯曲幅度大,鱼小幅度的拉动钩饵浮漂不会出现信号。调高目之所以钝是因为浮漂的剩余浮力大,鱼小力度的拉动钩饵浮漂不会出现信号。注意“小幅度”和“小力度“的区别。其实完全不用去纠结和争论究竟哪一种调钓方法才是钝,只需要根据鱼情去灵活运用即可。

前面已经说了,在小杂鱼多,又想抓大鱼的时候需要调高目,以此来区分小鱼和大鱼吃钩的信号。相反,如果没有小杂鱼,而大鱼又非常谨慎,非常狡猾。那么就应该选择调低目,让子线有一定的弯曲,同时减少浮漂的剩余浮力,这样一来大鱼在吃饵时浮漂不会使劲把钩饵向上拉起,让大鱼吃饵更放心。这一点在钓鲤鱼的时候特别常见,因为鲤鱼的嘴就像一个大吸盘,鲤鱼吃水底的饵料就像吸尘器一样,如果浮漂的剩余浮力太大,子线弯曲程度太小,很容易导致鲤鱼还没把饵吃稳,嘴就已经碰到子线从而让浮漂产生动作,其实这个时候抬竿太早,容易跑鱼。所以钓鲤鱼通常是调低目钓高目,减小剩余浮力,同时让子线在水底弯曲的程度大一点,便于鲤鱼的吸盘嘴吃食。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南方钓鲮鱼,大家都知道,翘嘴的嘴巴是向上的,而鲮鱼正好相反,鲮鱼的嘴是向下的,所以在钓鲮鱼的时候也需要调低目,让子线弯曲的程度大一点。

带钩调平水还有一个缺陷,就是容易找底不准。我们在野钓时通常都不会太注重饵团的比重和状态,因为钓野生鱼对这些因素要求不高,饵团硬一点也吃,软一点也吃,大一点也吃,小一点也吃,重一点也吃,轻一点也吃。所以很多钓友都是搓大饵,重饵。由于调平水浮漂的剩余浮力非常小,再加上饵团很重,所以饵团沉底的速度非常快,沉底之后浮漂也没有足够的剩余浮力去拉动饵团,这样一来线组就会处于一种倾斜的状态,而不是与水面垂直。说的通俗一点,也许你这一竿抛下去浮漂露出2目,下一竿抛下去就没有目了,再抛一竿也许浮漂露出5目,几乎每次抛竿后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都不一样,你以为是水底不平,其实是你调目太低并且饵太重。关于这一点我在《解密钓鱼时最神秘的现象:谁偷走了你的钓目?》一文中有详细说明。

另外,由于饵团太重,子线在水底弯曲的程度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正常情况下子线和钩饵在水底应该是呈现出”人“字的形态,但是由于饵团太重同时浮漂剩余浮力小,有时候”人“字的两条腿会趴得很开,也就是”人“字会无限接近于变成”一“字,所以子线在水底弯曲的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心得总结,有不全之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