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写作抵抗时间的流逝

 彭莫山一束光 2024-05-13 发布于广东
1047/1100

本文约 1500 
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文章|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这是我在香港M+博物馆里看到的一幅作品,名字叫《重复书写兰亭序一千遍》,作者是艺术家、策展人邱志杰老师。

从1990至1995年,邱志杰老师在五年时间内于同一张宣纸上重复临摹了《兰亭序》一千遍,并用录像记录了前50遍的过程。

临摹经典作品是研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但在此作中,邱志杰临摹了一千遍后,宣纸呈现出黑漆一片,字迹已难以辨认,文本的意义和历史意涵也随之淹没在墨黑中,而书写行为本身却被突出了。

与其说这是一件书法作品,不如说是借用书法而进行的一次行为艺术。

邱志杰老师本身就具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他自幼跟随家乡的大师郑玉水学习书法,不仅临帖,还经常随同郑玉水去庙里拜访和尚,和弘一法师的弟子们交流。

期间他看到有的和尚日复一日只做一件事,于是产生了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的灵感。

写到这里,想起《中国摄影报》的副总编柴选先生,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一张照片,内容很统一,画面中只有“一个人”,而这个拍摄习惯已经坚持了接近3000天。

包括我当下的日更,不知不觉也超过了一千天。

回望来路,就像那临摹了一千遍的宣纸,一片漆黑模糊,具体写了什么也随之淹没,而写作行为本身却此间突显。

写作为何?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有一句话,我一直很喜欢:


“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我希望对得起自己人生中这一点吉光片羽般的时光,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便多年之后追忆往事。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就这么过去了。如果当初没有开始日更,时间照样流逝。

但这一路上,我留下了一千多篇长长短短的文章,让原本没有什么意义的时间刻度,成了一个颇有纪念意义的印记。

在我看来,热爱写作人,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生命力的见证人、美的发现者,ta挑选一些值得保存的东西,使它们不被时间毁灭。


说到“时间”,《重复书写兰亭序一千遍》正是包含着对艺术中“时间”的探索和思考。

这也促成了邱志杰在同一张宣纸上重复书写一千遍书法经典《兰亭序》的完整。

整个作品其实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遍的临写,是模仿,且文字具有识别性和文学性。

随着临写次数的不断递增,墨迹在宣纸上占据更多的空白空间,文字的功能逐渐消失,直到第五十遍,纸面上一片漆黑。

录像记录的就是这前50遍的书写过程,呈现了纸面从空白空间的逐渐隐没,到黑色空间的逐渐显现的过程。

而在第五十遍之后,书写完全在黑底上进行了。

对此,邱志杰老师在作品自述中写道:

“最初在时间中展开的是对中国书法的原则的知识考古,用剥洋葱的方式逐步把传统书法中非实质性的因素加以清理。

首先排除的是文学性,将书法还原为造型活动,即墨迹的构成,从而达到了抽象的视觉纯粹性。

第二步是将书写还原为书写动作本身而非形迹的制造……在墨底上的重复书写,即严格遵守着中国书法的所有古典规范又强化了其作为'书禅'的固有内涵……

因此书写1000遍《兰亭序》就其媒介而言,是对中国书法所进行的还原,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新。

他还提到,“1000遍是一个随意设置的目标,就其功能而言,该数字可以任意延伸或掺入水份。

对于书法,邱志杰老师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他认为,一旦把书法当作艺术去完成,那书法就堕落了,“只有摆脱艺术的考虑……他才有可能得到好的书法艺术。

这种艺术态度,颇有点禅宗“无我”与道家“无为”的味道。

也许,书法也好,写作也好,这世上许多事情都一样,无意为之,反而往往导向完美。

我会继续写下去,怀抱一颗平常心,用写作抵抗时间的流逝,记录生活的美好。

写于广州

END -
印记
— 第1047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