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意!双脚出现5个表现,多半是血糖超标了

 勤学奋进求健康 2024-05-13 发布于福建

血糖升高常常不声不响,然而它却在悄悄侵蚀着我们的身体。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双脚就像是身体自带的“血糖监测仪”,早期征兆常在不经意间通过双脚表现出来。如果发现双脚有以下几种异常变化时,要多留心,说明可能是血糖超标了。


双脚是血糖的“监测仪”?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蔚2022年在CCTV健康之路指出,在正常状态下,血管中有很多的血液细胞,还有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包括像蛋白质等等,也会有小的糖分子,它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物质。

一旦患上糖尿病,这时候身体是暴露在慢性的高血糖状态之下,就相当于我们的身体泡在一个糖水里面,从而过多的糖分子在体内聚积,会形成斑块对血管内壁造成损害。如果长时间出现这样的情况,会影响血液循环,如足部等部位会表现出供血不足等症状。

另外,因为足部有较多的神经末梢,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以让这些神经末梢受损,出现感觉功能障碍,让身体对疼痛、冷热等刺激的感知变得迟钝。

所以,足部一旦破损出现感染后,细菌会在高糖的环境下迅速繁殖,伤口迅速扩展、溃烂,而且不容易愈合,这就是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

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超民2023年在个人账号刊文指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的一种并发症,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血管和免疫系统的损伤,使得脚部血液循环不畅、神经功能异常等症状逐渐出现。如果不及时治疗,糖尿病足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坏死甚至截肢等后果。


出现这5个变化,
多半血糖超标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古艳2024年4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如果双脚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可能是血糖超标了。

1. 双脚发麻

双脚偶尔发麻是正常现象,但糖尿病人千万不能这样想,长期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足,也可能脚麻。除此以外,双下肢还会出现烧灼感,冰冷感,或者感觉有蚂蚁爬,甚至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感觉。

2. 走路脚痛

通常表现为走路时脚出现刺痛、灼烧痛,休息一会儿会好一些,但一旦继续走又会开始痛,无法长时间行走。这可能是长期血糖较高导致的痛性神经病变,在夜间会加重,临床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3. 皮肤改变

脚部皮肤瘙痒、干燥、蜡样改变、弹性差、汗毛脱落、皮色苍白、色素沉着等,易合并真菌感染。

4. 脚部溃疡

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下肢血液循环会变差,导致皮肤破损或外伤愈合变慢,出现伤口后很容易出现感染和溃疡。

5. 关节变形

长期高血糖的人群,可能会有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肌肉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等情况。缺乏肌肉的支撑与牵引,就可能造成足部骨骼关节变形,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


从血糖正常到糖尿病仅三步

很多糖友会问,“为什么突然得了糖尿病”。其实答案是:糖尿病不会突然发生。从正常血糖到糖耐量异常,再到糖尿病的出现,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周颋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糖尿病的发展是一个慢性过程,早期可以没有什么表现,胰岛素抵抗和分泌功能障碍都可能存在,一般从血糖正常到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胰岛β细胞处于代偿期,这个阶段,由于胰岛素抵抗,β细胞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第二阶段:胰岛素β细胞功能维持但质量下降,β细胞仍能保持一定的功能,但β细胞数量开始减少,导致胰岛素分泌能力逐渐下降。

第三阶段:胰岛β细胞功能不可逆损害期,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响应能力不可逆地受损,胰岛素分泌无法维持血糖稳态,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

从血糖正常到诊断糖尿病这个过程比较长,有5~10年,甚至更长时间。逆转糖尿病通常是指能把血糖维持在一定范围,但要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已不太可能。


控糖尿病,生活中做好这几点!

1、进餐规律控总量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指出,进餐规律,定时定量,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规律进餐指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相对固定,定时定量进餐,可避 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的进食过量。不可暴饮暴食,不随意进食零食、饮料,不过多聚餐,减少餐次。

2、调整下吃饭顺序

2020年在《临床营养学》上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蔬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吃饭顺序,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是最好的。

也就是先吃蔬菜、肉蛋豆制品,最后吃主食。如果无法接受空口吃蔬菜,可以吃一两口蔬菜,再吃一口肉,最后再吃一点饭也好。

3、控体重、减腰围

体重跟腰围同时增加的话,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超重和肥胖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5倍。常测体重,防止超重和肥胖可以预防38%的糖尿病发生。

4、能走着就别坐着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规律运动不仅可以帮助降低血糖,还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质、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多种并发症。

建议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行、跳绳等,持续时间≥45分钟,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主要帮助降低血糖,还能起到减重效果,改善胰岛素抵抗。

5、少点压力早睡觉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2014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人体激素有自身的变化规律,不睡觉或压力大时这些激素会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激素水平改变。这些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是对抗的,时间长就会打乱与胰岛素之间的平衡,导致人体脂肪代谢、血糖代谢以及神经免疫系统紊乱,就可能引发糖尿病。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