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arbontech 专访】对话道氏技术:建陶第一股的跨界登峰之旅

 DT_Carbontech 2024-05-13 发布于浙江

【公司简介】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7年,2014年12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内唯一陶瓷釉面材料全品类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上市公司。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专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已从单一陶瓷材料业务发展形成当前“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的新格局。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公司深度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构建了“镍钴资源、冶炼业务、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导电剂材料、电池循环回收利用”的一体化产业链,正朝着“锂电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稳步发展。

图源:道氏技术


【引文】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正在加速替代传统导电材料,行业格局分层渐显。随着碳纳米管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马太效应态势下,行业巨头间的抢食也将愈加激烈。一场围绕于技术、资本、产能的竞赛博弈也经已展开。碳材料企业如何才能搏浪深海,立于潮头?

志强博士,图源:道氏技术、Carbontech

Carbontech特邀碳材料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葛志强博士,就战略布局、产研前瞻、市场分析、领航秘诀、行业企望等方面开展访谈。

【正文】

从建陶材料第一股,到碳材料行业第一梯队。

2007年,道氏技术成立,金属釉引领行业风向。2009年,道氏技术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12年,道氏陶瓷墨水研发成功,打破了行业内进口陶瓷墨水长期垄断的局面,也加快了道氏技术的上市步伐(2014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015-2016年是道氏技术入局碳材料业务重大战略落地的关键节点,公司创始人荣继华先生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觉察到了建陶行业未来或将下行的危机:建筑陶瓷行业与房地产市场、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宏观政策、经济环境、信贷政策、消费者信心及收入水平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建筑陶瓷行业,进而影响公司陶瓷材料产品的市场销售。思考如何转型是彼时公司的头号任务。在对各行业进行调研后,数据展现出最强有力的信服度:碳材料行业或是高成长性优质赛道,这个市场的未来市场空间充满想象力。”面对道氏技术为何积极转型的提问,葛志强博士侃侃而谈。

图源:道氏技术

七年剑指中国建陶材料第一股,九年直冲碳材料、锂电材料业务第一梯队,一个个里程碑铺就了道氏技术的跨界“登峰路”:2016年,道氏技术正式入股青岛昊鑫、佳纳能源,开始着力打造碳材料、锂电材料业务新增长极;2018年,青岛昊鑫、佳纳能源正式成为道氏技术全资子公司;2018-2021年,佛山格瑞芬、江门格瑞芬、赣州昊鑫、江西佳纳、印尼佳纳、芜湖佳纳等先后成立,碳材料、锂电材料产能加速释放;2021年后,道氏技术国内投资项目持续落地,国外正式向镍资源进军……

从抢滩新能源电池材料市场,到布局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地位不断稳固。

道氏技术牢牢把握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趋势,加快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剂经营规模化和产业化,扩大行业领先优势,并以产业未来为导向,前瞻性的布局下一代高容量、长循环的硅碳负极材料,力争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到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快速在新能源电池材料市场抢滩卡位。

图源:道氏技术

除了清晰的战略定位以外,前瞻性的上下游产业布局同样重要。碳材料板块,道氏技术建立了碳纳米管从催化剂到粉体到浆料的一体化布局,并继续扩张粉体产能,已基本实现粉体100%自供;锂电材料板块,佳纳从2008年开始布局非洲钴资源,是国内最早进入非洲的中国公司之一,发展至今,已经建立了一套包括上游原材料采购、湿法冶炼、中游钴镍盐及下游三元前驱体的生产和销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经过多年的业务拓展,道氏技术已同国内外众多客户建立了深层次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产品质量、价格、交付能力、同步研发能力、生产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客户认可,已能在新项目开发的早期参与客户的同步研发并了解客户的配套需求。”葛志强博士表示。

随着碳材料业务和锂电材料业务成为道氏技术的支柱业务板块,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在新能源锂电产业领域形成了交互生态和产业链协同,为进一步扩大道氏技术市场影响力,提升行业地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图源:道氏技术

保持产业领航的秘诀无他,研发!

“碳纳米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领域,也就是说,企业之间竞争的本质就是核心研发技术之间的较量。研发,是科技类企业亘古不变的主题。”葛志强博士坚定道,“高度重视人才、研发已贯彻落实为道氏技术的企业愿景,无论处在怎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再艰难也必须引人才、搞研发!”

葛志强博士介绍,目前,在人才方面,道氏技术坚持实施人才创新计划,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学家、中组部引进专家董安钢为首席科学家搭建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在生产工艺、设备设计、配方优化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专利技术,在研发能力方面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即使处于我国经济弱复苏的情况下,在研发投入上,道氏技术仍然坚持拿出相当优厚的福利待遇给新晋科研人员,并提供开放的研发平台,无资金上限的设备支持等。”葛志强博士补充说。

在研发平台搭建方面,道氏技术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一流研发平台建设。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省级)”“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省新型研发机构)”“高纯镍钴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并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著名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深化技术创新。

图源:道氏技术

在研发创新方面,道氏技术持续投入研发,研发能力居行业前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

碳材料板块,拥有新型连续化环保提纯技术、单壁碳纳米管的研发制备技术、高倍率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高固含量导电剂的制备技术、石墨烯粉体工业制备体系工艺和技术、石墨烯导电浆料制备工艺和技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浆料工艺和技术、碳纳米管粉体制备技术、氧化插层石墨快速制备石墨烯技术等,为公司不断创新发展提供源源动能,同时前瞻性地将产品线延伸至硅基负极材料。

锂电材料板块,专注于单晶、高镍、无钴、四元前驱体、废旧锂电池循环回收、镍钴盐规模化高效提取和钠离子电池等核心引擎技术开发,深度布局前驱体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适应产品高速迭代的市场环境。三元前驱体研发及工艺技术持续精进,拥有优质小颗粒单晶高镍产品,具有成熟的连续法、半连续法、间歇法等多种前驱体制备工艺技术,单晶工艺晶体结构控制技术国内领先,高镍前驱体形貌和微观孔隙率控制技术具有独创性。

图源:道氏技术

独创的净化技术,助力道氏技术将石墨烯导电剂成功用于磷酸铁锂电池。

过去的十多年间,石墨烯行业经历了几波研究热潮。当石墨烯浮躁风气和概念炒作褪去,行业也迎来了正本清源、开发实用场景、挖掘产业价值的时机。“但不得不提的是,目前所量产的石墨烯并不是理想的产业化应用材料,严格来说,它应该被称为石墨烯类材料。”葛志强博士强调,“石墨烯尚未成为真正的碳材料领域的新增长极,原因有二:一是我国甚至全球范围都没有解决石墨烯低成本、大规模制备问题,而大规模应用是需以大规模量产为基础,以低成本制作为前提。二是石墨烯真正杀手锏级的商业化应用目前还未被发掘。市场是产业的根,无法做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产业化这棵树就难以找到适宜茁壮生长的空间。”

当然,虽然石墨烯还没有找到产业领域的“大招”级应用,但作为一种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导电性能非常优异,在导电剂应用方面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道氏技术以石墨烯导电剂为起点,于2014年开始批量将石墨烯导电浆料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是国内最早将石墨烯批量应用的企业之一。在石墨烯导电浆料的制备方面,葛志强博士颇有心得:“石墨烯导电浆料净化是道氏技术的特色,我司和头部客户合作研发实现了从粉体端生产一直到浆料的生产、分散的自主开发,打通了整个浆料的生产过程,粘度、稳定性、性价比受国内外龙头企业认可。”

碳纳米管和炭黑相互构建,可能会打开更大的市场。

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碳纳米管导电剂在动力电池的应用将超过炭黑,对此,葛志强博士认为:“炭黑和碳纳米管都可以是导电剂的备选材料,但个人认为碳纳米管在动力电池的应用将超过炭黑的推测过于乐观。”作为碳纳米管的科研者,葛志强博士分析道:“碳纳米管和炭黑在性能上各有千秋,难以被对方完全替代。炭黑虽在工业应用上已有百年历史,但它无法满足整个导电剂市场,而碳纳米管借力导电性、稳定性,也能占有一席之地。或许炭黑和碳纳米管相互构建,共同完善导电剂性能,会打开更大的市场。”

伴随着市场对于高性能电池的需求走高,叠加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的新技术应用以及性价比优势逐步体现,碳纳米管的市场渗透率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碳纳米管能够全方位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寿命、倍率等性能,叩响了下游市场需求的大门

图源:道氏技术

道氏技术是如今碳纳米管领域的执牛耳者,致力于以更具竞争力的成本制造更高性价比的碳管材料,来回馈下游市场追求更具价值的碳纳米管的期望。关于具体化的方法,葛志强博士考虑后说道:“目前道氏技术采用的方式有二:一是通过研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控制成本;二是通过研发新品提升性能间接拉高性价比。”

道氏技术通过持续提高研发创新、改进和革新工艺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实施平台化生产、优化生产线模式、加强供应链管理、推行全员质量成本控制和精益生产等方式,确保对成本的精确管控,确保公司核心产品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道氏技术战略发展步履铿锵,集团化管理已见成效。

“道氏技术从2021年起正式开启五年战略规划,人才、研发是重中之重,其次就是产能扩张、产业规划、集团化管理、引进战略投资等方向。目前,战略落地正在稳步推进,各方面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葛志强博士说。

行至今日,道氏技术集团化管理框架基本完成,组织调整、团队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站在新的起点,道氏技术将坚定不移的实施“人才引领、管理变革、拥抱全球”的发展战略。继续深化细化集团化管理,以经营目标管理为抓手,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持续推动国际化战略,实现基于韩国、辐射欧美的全球化战略布局;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同时,道氏技术将进一步拓宽新材料业务领域,密切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积极探索第三增长曲线,为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八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Carbontech 2024)将于12月5-7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W2、W3馆盛大举行,本届展会预计展出面积40,000m2,汇集超800家全球碳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厂家。同期举办主题论坛9场闭门研讨会1场,吸引来自金刚石、超精密加工、石墨烯、碳纳米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新能源碳材料等领域超50,000国内外采购商莅临现场,为全球买家打造一个专业、创新、交流的全产业链合作盛宴。

欢迎扫码报名参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