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痛部位对应的病症和胸痹(心脏病)的辨证论治

 昵称28564087 2024-05-13 发布于云南

后背酸痛是现代人常见的生理症状,久坐久站、长期伏案工作都会造成后背紧张酸痛,一般休息几天就能缓解。

但有些后背疼痛可不光是累的,很多疾病都与背疼有关,不能勿视。

       心血管病对应左背

人的心脏通常偏左,所以心脏疾病所引起的后背痛一般在心脏对应处——左背。有时,左肩、左手臂内侧也会受到牵连,其中以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多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介绍,心绞痛发作时,心脏会释放预警信号,其会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中枢系统,再由中枢系统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到体表。然而这一过程并不精准,预警信号有可能传导到心前区,也有可能传导到左肩、下颌甚至是背部,造成背痛。确诊心绞痛需要经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等多重检查。

  • 心肌梗死以胸前疼痛为典型症状,后背痛则是其主要的并发性神经痛,比劳累后出现的背痛程度更深。一般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轻。临床一般通过心电图、血液检测心肌酶学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行确诊。
  •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疼痛大部分是从前胸传到后背,症状是短时间内(几秒内)出现的胸部、背部或者腹部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一开始就非常剧烈,甚至有人将其描述为“此生最痛”。

    刘健提醒,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果突然出现持续的、难以缓解的胸痛或背痛,同时伴有呼吸困难,甚至有濒死感时,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的救护指导。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健康饮食、积极运动,既要保证血管健康,也要保证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平稳。 

    胸痹(心脏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胸痹中医可分为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胸证等7种证型,其症状、治疗不同。

    1.心血瘀阻证:表现为心胸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应当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通脉止痛,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胸证:表现为心胸满闷、遇情绪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应当疏肝理气(调理肝脏气机郁滞)、活血通络,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证:表现为胸闷重、肢体沉重。应当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4.寒凝心脉证:表现为突然心脏绞痛、手足不温。应当辛温散寒、宣通心阳,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表现为心胸隐痛、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应当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用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表现为心痛憋闷、腰膝酸软、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出停止)潮热(一阵一阵地发热)。应当滋阴清火(滋养阴精、降低火气)、养心和络,用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7.心肾阳虚证:表现为心悸心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应当温补阳气、振奋心阳,用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如需使用上述方剂,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勿擅自用药。

    十二指肠溃疡疼在背心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施先艳介绍,十二指肠位于上腹部,介于胃与空肠之间,胰腺是位于上腹部腹膜后的一个狭长腺体,它们均邻近腹膜,其后有腹腔神经丛,因此当十二指肠后壁发生溃疡、胰腺有炎症或肿瘤时,就会刺激到腹膜后的腹腔神经丛,产生痛感并放射到背部,尤其是背心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多数发生在球部:

    • 如果发生在球部前壁,患者一般有上腹痛而无后背疼痛;
    • 如果在球部后壁发生溃疡,患者一般会出现后背疼痛;
    • 如果是后壁穿透性溃疡则疼痛明显且持续。

    患者可通过胃镜检查来确诊,不宜做胃镜的,可以通过胶囊内镜或X线上消化道造影诊断。十二指肠溃疡通常只需口服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抗酸剂即可。此外,需要停用阿司匹林等损害胃肠黏膜药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则需要

  •        胰腺炎和胰腺癌疼痛明显且持续,尤其是急性胰腺炎上腹部及后背部疼痛剧烈,病人不能仰卧,通常只能采取侧卧蜷曲体位或者坐立前倾体位。

    胰腺炎通过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胰腺超声或者CT)诊断,胰腺癌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胰腺超声、CT或者磁共振)诊断,部分患者肿瘤标志物如CA199明显升高。胰腺炎和胰腺肿瘤必须住院做详细检查,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骨痛顺着脊柱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一康复中心主任杨华清在介绍引起腰背痛的骨科疾病时指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造成该处疼痛的最常见原因,约占70%~80%。患者的疼痛往往是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稍有减轻,伸懒腰或久站久坐时加剧。更有些中老年人会因打喷嚏、咳嗽后出现骨折而引发背痛。

  •        临床一般建议患者利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此外还需X光片、血常规、尿常规、24小时尿钙等检查以进一步确定病情。治疗方式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包括营养支持和坚持运动,辅以营养强化剂和药物干预。

           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原因所导致的腰背部肌肉及筋膜组织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均可导致腰背部肌肉疼痛,患者起初感觉酸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久而久之,腰背肌肉出现条索性硬结。

    通过X线、CT及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多无明显异常,诊断多依靠病史及临床症状。这种痛可通过保暖、适量休息以及物理因子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是由于突出部位刺激了外层纤维环及后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而产生腰痛;同时椎间盘隆起突出还会引起坐骨神经痛,疼痛感为放射性,可能波及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

    患者可利用X光、造影检查、CT和核磁等手段明确诊断,并通过卧床休息、积极服药物,以及牵引、按摩等方式逐步缓解,严重到一定程度的还需手术治疗。

    急性肾炎多在两侧

    由于肾脏和输尿管的感觉神经纤维往往通过内脏神经传至胸神经和腰神经后根,因此肾和输尿管疾病引起的疼痛,会从肋骨部分扩展到下背部及大腿根部内侧。

           ​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居小兵表示,急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是常见的腰痛原因,表现为腰部酸痛或钝痛,重者疼痛加剧,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此外,肾结石、肾结核、肾积水、急慢性肾炎等,也可引起腰痛。

    一般来说,不同肾脏疾病导致的疼痛,还伴有各自不同的症状,需结合多种检查来综合判断。肾盂肾炎除腰痛外,还伴有发热、尿频、排尿不适等症状,治疗策略上可根据血、尿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       肾结石患者一般会在进行某些高强度活动时造成疼痛发作和加剧,同时还伴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临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等)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

    病情较轻者可采取多喝水、调整饮食等保守治疗手段;大小位置合适的肾结石可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较强、药物无法缓解或直径较大时,要考虑通过手术将其取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