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新萍作品】徒步神童山

 微湖尖尖荷 2024-05-13 发布于山东

文章作者:代新萍  图片音乐:网络

背起行囊,向南池西门聚集。说是行囊,里面就一件衣风,一把雨伞,一包抽纸,一大杯热水,这都是登山必备的。今无徒步队组织去爬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喜欢轻装前进。白云悠悠,如同今无的心情一样晴空万里。早到的队友们有说有笑的,谈论着出行的经验,还没启程就快乐满满的,或许,这就是徒步的快乐之一。

大巴车如约来至南池西门,大家井然有序的上车。车子沿着一路景色飞奔,经过一段绿油油的麦田地,一望无际的像草原一样广阔。漂亮的女队长和摄影老师,两个人合唱的“你莫走”,幽默诙谐,引得一车人都捧腹大笑。一路的欢声笑语过后,神童山的轮廓已经慢慢清晰起来,整个山体外观便尽收眼底。神童山与旁边的几座小山分开的不远,所以看起来连绵起伏。

神童山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总面积4.1平方公里,是省级森林公园。神童山有刘桢、孔融、陈晓彦、张文斌等历代英才辈出,园内有藤园、梨园、枣林等景观,藤园里寄寓父严、母慈、子孝之诗情画意。拥有神童峰、晾字台、刘校书画院及后梁石刻等历史遗迹。设有观音庵、节孝廓等景点,还分布着千年古藤绕棘子等名木珍卉。这是我在查阅资料的所得,也是为了这次出行做足了功课。

队友们下了车,红色的队服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鲜艳无比,青春靓丽。举起的队旗随风飘扬。停车处到山口有一段距离,这一段距离的两侧,是排列有序的小摊位。吃的、用的,玩的五花八口,应有尽有。这一行人的长队,就像一道流动的虹,向大山深处挺进。

靠近,还真是山前道风景。到了山跟前抬头望去,“凤凰山”三个大字在山门上那么醒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目测这座山,也不是很高。周围也没有泉水环绕,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山。整整行装,双手紧握双肩包带,深呼吸一下,开始爬山。

台阶由下向上,宛如条蜿蜒盘旋的龙向山顶延伸。陡峭处有扶栏、有绳索,也是为了确保登山的安全。今天的游客还真不少,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有独行的,有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形成了一条在山间游走涌动的人龙。

先前是走在队伍后面的,再停下来歇息,会落的更远。于是紧走几步,走到了队伍的前面。紧跟在队旗之后,这样就是停下来歇息也不会掉队的。大家一路走走停停,拍拍照看看景,倒也都自由自在。台阶有点高有点陡,上的时候有点消耗体力。年龄大点的队友,走的就缓慢些。有一个姐姐手脚并用,吃力的攀登,这才是真正的爬山呢。徒步队是有几对老年伴侣,就像我们的大队长牵着嫂子的手,努力上行。他们那些风风雨雨的人生,想也都是这样牵手过来

爬到半山腰,放眼向下望去,好多队友在下面努力往上爬。那一道流动的虹变成了散落的红,就像山坡上开的点点红花。点缀着春天,沐浴着阳光。队旗在风中飘扬,这是大家前行的目标,也是大家登山的动力,这份热情感染着大山,自然万物也充满了活力。

一路上和队友们走走停停的,终于爬上山顶。我们几个算是先头部队,都在山顶的大石头上拍照留念,宣告胜利。队旗在每个人手中,就像一个火种一样小心传递。每个人都在队旗下摆放着最酷的姿势,呈现最好的状态,留下最亮的身影,让它成为最美的记忆。

时间紧迫,我们要完成一个循环,徒步登山,还要徒步下山。下山往往也是考验每一个人的体力的。

一个姐姐凑过来亲切的问道:“小妹,你包里还能放件衣服吗?”她跑热了。

“姐,你放放看,应该可以。”我忙笑脸相迎道。

等她把衣服塞进包里,感觉双肩包猛的下沉一下,不过很快就适应了。下山就没有这么急促了,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其实也没什么的。队友们年龄这么大,还精力充沛。在他们面前自己只能算是年轻人了,更应该精神抖擞。

下到半山腰,向导说“往右下山,再过二十分钟就到饭店了。往左下山,是条山路,绕道上饭店需要一段时间的。你们自己选吧,要走山路看路标”。他手拿了好多红色彩条,系在树枝上作记号用的,听着挺有挑战性的。

我们几个人把目光移向大队长,这个快七十岁的山东大汉,一招手,豪爽地说:“来就是来爬山的,接着走!。”

随着他的一声招唤,我们一个个跳过石栏,踏上了山路。收了队山路上有好多的树不宜打旗。这支先头部队目瞬间变成了侦察部队,别的旅行队伍也有想尝试的,不过他们都是一些年轻人,行动步伐要快一些。

这条山路真的好难走啊,就是一座荒山野岭,满山的荆棘,不时的和衣服产生着磨擦。满地的金黄色落叶,有种秋天的感觉。想起一句话"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应该是一条长年无人走的路,路上满是大大小小的石子,伴着沙粒。被厚厚的落叶覆盖,看不准很容易踩空。

我们排着队看着路标,试探着前行。一只蝴蝶飞来,看,“梁山伯!”,我自己脱口而出。后面一个姐姐忙问,看准了吗?我忙说:“看准了,它在找祝英台。”过了会儿又飞来一只“祝英台”,它在寻找“梁山伯”。老早以前,写过一篇《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这么凄美的爱情故事,怎么会在这地方上演呢。

过了一会儿看见一小片蓝色的小花,“这是什么花?,自己又不禁脱口而出。

“野花”,后面的姐姐不加思索的说。

一路上有惊无险的,后面的姐姐说:“还来看梨花呢,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呀。”

又一个姐姐指着远处说:“看,那里有什么花?”

顺着她指的望去,有一棵不知什么树,开满了红花。万山丛中一点红,这一点红温暖着荒凉的山,也温暖着赶路人的眼。虽然后面没有了路标,我们还是摸索着走出了道,走上了盘公路。为了减轻行程的劳累,几个人排成一队,随着音乐徒步前进。在这水泥筑成的平坦公路上,我们把徒步精神留在了这里。真是一路唱着,一路走着。谁说我们曾经年轻,我们正是年轻。

终于看到了大巴车,到达了目的地,先到的队友们早已吃完饭,坐在院内聊这一天看到的景色。看到我们一身疲惫却精力充沛的出现在她们面前,她们把目光集中在我这里,有人说:“小妹,你也跟她们一起去的。”

“是的。”我简单回应了一声,难道在她们眼里,这个小妹是很脆弱的吗?我心里自豪地想,人家是女汉子好呗。

坐在单间里,可以放下背包好好歇歇了。我们这几个队友,也算是患难与共了。危难时队友伸出的手,总是那么坚实有力。疲惫时队友的鼓励,总是那么亲切朴实。所以,餐桌上我们也开怀畅饮。

回来的车上,大家都累的靠在椅背上睡着了。车厢里一片寂静,没了来时的欢闹。把头悄悄扭向窗外,心里默念,再见神童山!看着渐渐远去的大山。轻轻闭上眼睛,享受着疲惫的经历。有一种不离不弃的感觉,真好。

作者简介:代新萍,笔名秋枫,热爱读书,常年坚持日记写作。沉醉在书籍的墨香里,喜欢人物传记。渴望大自然的灵性自由,浸润在山山水水中感悟生命。现为济宁老年大学写作班学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