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水精要 平洋理索粹言

 耕田的山里人 2024-05-13 发布于福建

风水精要     平洋理索粹言

耕田的山里人

平洋理索粹言,即《理索隐论》平原地法之注解,并总结山龙与平洋之异同。        ——题记

《理索隐论》平原地法

夫,平原之地,龙气潜伏,一望无际,检点惟艰。间露毛脊,乍信乍疑。要之,有融结者,古仙以三法察其所止:

上焉者,土随而起,水随为之征,屏卫之密,虽不比于山冈之延袤,而特生墩阜,摆列森严,其精神力量非有山冈之可幸者。

其次,则田会高起,生成形范,眠亘环护,亦自成局。

其又次,则旷然平地,卑高难别,而水道成文,亦甚佳秀。

三者之中:

一、特生墩阜为最;天造地设,朝应环卫,有如星垣;或者大江大河为之拱顾,便有豪杰生于其同,德业勋名昭垂不朽。

二、其田会高起,生成形局者,亦秀丽团结,可观无巧!文人秀士,禄享千钟,名垂青史者,多出于此。

三、其旷然平地,水道成文者,盖,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今日之开成沟沧者,未必非天成,卑下之地,也间有人为之疏凿,而岁久气钟,流通血脉,但得索行献秀,阴阳协吉,则富贵科名尤多钟聚,所贵检点精密,张弛得宜,作用合矩而已。

【特生城阜】

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则平地墩阜之生,造化未为无心也。于中龙行眠亘,仅露毛脊,时高时下,水分两边者,不在检点之数。又或东堆西阜,漫然散乱,水无环流,亦无停储者,亦不在取用之例。其旷野,四望之中,高下分明,环卫周密,堆阜四起,水道焕秀,江河为之朝拱,巨浸为之停蓄。间有上应四垣天星者,不可轻泄。其朝应森严,夹从团聚,内水环护,外水朝迎者,宜细加检点,慎于张食为得其法也。

堆阜众多,或大、或小,或高、或低,错杂之间,难分主从,细为检点,一得其主,其余排列之方位,前后左右,自井井有条而不乱。

【简注】

四垣天星为紫微垣、天市垣、太微垣、少微垣。

慎于张食即“张山食水定穴法",穴前左右贴身之砂为“财”,穴前元辰水为“禄”,立穴要收得财山禄水为用。

【眠亘形局】

平原龙气厚重,伏于地中,间于江海湖之畔,涯浸之旁结成形局,环聚明堂。但,行龙有倒地、竖立之不同,其实与山冈之融结无异,气势力量则有非山冈所可及者。盖,此龙屡经脱卸,不知其驰骤几千里,以至于此,为朝应、为屏卫、为关拦;多是特生之砂。而水局之环绕,非假借于凑泊者。此其一砂之秀,过于冈峦数重,一水之湾过于溪涧数段。要在审其形象之逼真,观其应乐之契合,以知其动静枢要之所,为证佐之事,然虽石盘,亦加裁凿。苟穴法之未合,纵朴不宜轻扦,须目明心巧,知形知穴,张山食水,方无错误。

口诀云:“平原眠亘局,全在于得水。”盖其要,有三法:水左盘则穴从左,水右盘则穴从右,水直逢则穴从中。不过以水为准,再得有情之砂内外夹护,则证佐明而穴法可得矣。

【翦水成局】

平地之水乡,只有微高微下,不见堆阜有情,似无融结之所,然其向背聚散,环秀成局,亦有呆得而据者。

盖,水之焕其文秀,必其高下相因,间有为人所疏凿,亦因势利导,随其就下之性而通行之。则观水之成文而知向背聚散,知向背聚散,而取其环秀成局,斯亦天之所成,而人之善步天巧也。则其献秀,测以土圭,而取其阴阳之不杂,则一气真纯,所会之灵得安,而子孙未有不获其福者。但不可徒执罗经以步水道,须先观水路之成文,而后测“阴阳”以资作用。

盖,水论四势:以其前后左右之圆曲处,弯曲为秀,直硬为不秀;深聚为秀,浅散为秀!乾为秀,反去为不秀;地理所云二也。知此,而水诀尽于斯矣!

四秀之水,不拘在左、在右、在前、在后、在中,皆能融结,审地者务于湾曲、深聚、朝来等处,秀处,测以土圭,能合得贪、巨、武三吉星见面。

【简注】

以上特生墩阜、眠亘形局、剪水成局,是看平洋的大诀窍。其中隐语甚多,碎言如下:

1、山龙与平洋均以开面、占步为胜。

山龙以开面、占地步者为胜,平洋亦然。盖,平洋开口,即如山龙开面;山龙不开面为无气,平洋不开口亦为无气,其理一也。山龙有星体、形势、帐峡、缠护者,为占地步,平洋亦有形体、形势、帐峡、缠护。其占地步,亦一也。

2、山龙与平洋均有送迎。

山、洋俱有祖宗、枝干、帐峡、缠护,行龙俱有两水夹送,结穴俱有圆唇、界合、龙虎、明堂、下砂、水口、向背、聚散,此则同也。

3、山龙罕用火,平洋火龙近。

高山见火嘴,则气绝而不行;平地见火嘴,则龙行而穴近。山龙跌断而尖利者为龙、为煞,故曰气绝不行。平地火嘴,有束气之形;行龙束细小,则穴近。平洋有脊脉者,可证其来历,若无情处,虽有火尖之体,不以此论。

4、山龙罕用阴,平洋少用阳。

高山患纯阴包煞,平洋纯阳散漫。

5、山龙以砂为据,平洋以水为证。

高山以砂势分合寻龙,得砂势兜收,虽水不交会,斩腰截气亦可葬也;平洋以水势分合寻龙,非四水交会,虽砂势兜收,展翼游鳞,难以作穴;此平洋与高山之异也。

6、山龙起伏不一定有穴,平洋收放常有结咽。

.高山以起伏为势,而收放亦显;平地以收放为势,而起伏甚微。高山起伏,虚设处多;平洋收放,虚设处少。高山节节分枝结咽,而不成穴者十之六、七;平地或数里、或里许分枝结咽,而成穴者十有六、七。

7、山龙阴求阳,平洋阳求阴。

高山阴多,故取阳坦为穴,然传变纯阳,又当散中求聚而取突;平地阳多,故取平中一突,然传变纯阳,又当以阴取阳而寻窝。

8、山龙刚中求柔,平洋柔中求刚。

高山性刚,济之以柔,故曰:陇葬其麓。传变为柔,又当济之以刚,葬巅之法可用;平地性柔,济之以刚,故曰:支葬其巅,传变为急,又当柔,济之以缓,葬麓之法可施。

9、山龙与平洋均以承生气为要。

高山承脉,就脉而葬;平地有脊脉者,亦宜坐高承气。平地穴,居中则气聚,高山穴形俯者,亦直居中。

10、山龙平洋,阴阴阳阳,互作转换。

高山以薄为生,变为纯阳,又以厚为生。平地以厚为生,变为纯阴,又以薄为生。

11、山龙与平洋均求藏风聚气。

高山忌风吹,平洋无贴身分合,亦忌风吹;

平洋嫌水劫,高山跌断处无痕影分水,亦嫌水劫;

高山喜曰龙逆结,下砂紧抱,水缠玄武,而贴穴无小水缠绕,见水之去者,则忌,平洋亦然;

高山穴前水聚天心者贵,平洋向低,水聚天心,而有重砂包里者亦贵。

12、山龙动中求静,平洋静中求动。

高山以动为生,平地以圆为活。山静宜动,凡小来忽大、曲来忽直、直来忽转面、平来忽吐唇、峻来忽平坦,速来忽圆静,皆天然生动之气。圆者,动之机。活者,气之见:穴前之唇、穴后之唇、穴旁之腮,与穴外之砂,皆有圆转之情,亦是生气,山、洋皆然。至平洋穴,或坐水,或板水或倚于左右,均直视砂水圆活之处。

13、山龙傍砂,平洋依水。

高山傍砂点穴,平洋依水寻龙;古云:“平洋得水为先。”诚要语也。

14、海边沙滩与山龙平洋类同。

沿海新涨沙地,虽坍涨不常,然民间居往或丧葬于此,未尝不发富贵人丁。当作三项论之:

其一、涨起之地,如有行龙脊势分合情形者,此因水底原有龙脉,故涨起,即有气以熔成,居、葬其上,自可发福。

其二、砂环水绕,俱在人功,气聚风藏,亦由作造,与攒基一般,虽无龙脉,受熔成之气,亦能发福。但不久长。

其三、新涨海滩,种植者开河泄水、取土培基,或从无情处修改,虽无龙虎,亦有界水;虽无生气,自得水神之生气,亦可安其土而食其毛。

15、山龙与平洋均以承气藏风聚水为上。

气者,水之母也;水者,气之子也;有气斯有水,有水斯有气。气无形而难见,水有迹而可求。水来则气来,水合则气止,水抱则气全,水汇则气蓄。水有聚散,而气之聚散因之;水有浅深,而气之厚薄因之。故因水可以验气也。

若池湖荡胸无收,则气不能聚。江湖泼面,无案,则势不可当。其易盈易涸、急去急来、倏浅倏深、或环或直者,亦有盛衰之应。惟大水之内,又有动而止。小水重重包裹,方见气之藏而聚;大界之内,更有微茫隐隐分合,方见气之皆气之所离也。故:眷、恋、回、环、交、锁、织、结,皆气之所在也;穿、牵、射、反、直、冲、皆气之反离也。

去而回顾曰“眷”,深聚不走曰“恋”,曲而折曰“回”,绕而抱曰“环”,两水相合曰“交”,交而不泻曰“锁”,横直往来穿梭曰“织”,织而汇弥日“结”;此水法之吉者也。横来斜去曰“穿”,近而深直曰“割”,当面直出日"牵”,尖直而来曰“射”,向外弯出曰“反”,死硬而长曰“直”,偏倚不正曰“斜”,浩大曰“冲”;此水法之凶者也。反者使之环抱,直者使之曲折,散者可以聚之,去者可以收之。挽回造化,亦在人功。但,本身血脉,有情顾复者,务宜按规。干龙大水,无意留恋者,不可扳援。若山谷之平洋,山多水少,虽见大水抚害,总要自家界合为先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