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和孩子,会不会沦为仇人,这5个地方给出了答案

 舒山有鹿 2024-05-13 发布于广东

无数孩子长大后,十有八九,都会跟父母闹矛盾,成为仇人。

父母就不理解了,我辛辛苦苦养大了孩子,怎么孩子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跟父母唱反调,甚至仇视父母呢?

这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缘有故的,只是身处其中的当事人,认识不到罢了。

父母和孩子,会不会沦为仇人,以下5个地方,早已给出了答案。

新型中国式亲子关系 越 佛系 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越厉害

1、父母对于孩子,是否“过度控制”。

只要是父母,对于自己所生的孩子,就肯定会有一定的“控制欲”。而这种控制欲,如果走向了极端,就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举个例子。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身为父母的你,这也不让孩子做,那也干涉孩子的选择。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反抗你。

说得难听一点,有逼迫就会有反抗。孩子认为,自己想做什么事,父母都要来插一脚,怎么他们那么喜欢多管闲事呢?

就是这一种“讨厌父母多管闲事”的观念,会促使孩子做出反抗父母,甚至跟父母对着干的行为。根源,还是父母的控制欲太重。

孩子还小,父母控制欲重一点,没问题。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就该及时放手了,唯有让雏鹰自由飞翔,雏鹰才能成为雄鹰。倘若处处干涉,就容易造成两代人窝里斗。

女汉子架势可爱到爆!小情人和爸爸吵架翻脸,父女大战不服就干_孩子

2、父母和孩子,是否“谁也不让谁”。

亲子关系最需要的,就是“体谅”二字。作为长辈的父母,要体谅孩子。作为后辈的孩子,要包容父母。

一方体谅,而另一方不体谅,一只手掌拍不响,关系会比较差。双方都体谅,各退一步,两只手掌才能拍得响,关系会愈发和谐。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人们都做不到体谅呢?因为没有人会选择让步。父母认为,自己是长辈,凭什么给后辈让步?孩子认为,我认为自己是对的,凭什么给父母让步?

你想想,父母不让步,孩子也不让步,双方都咄咄相逼,不就会火星撞地球了吗?有些事,大家都没错,只是不懂体谅,走了极端而已。

身为父母,不要有自己是长辈,就高高在上的想法。身为孩子,不要有看不起父母的行为。在法律层面,大家都是平等的,那平等相处就好。

别看轻这些小事,以后作用可大着呢

3、父母是否将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

前段时间,在某网络社区看到一个帖子。农村的父母催婚,某博主直接跑到了大城市打工、生活,不再给农村的父母一分钱生活费,也不再回到农村。

这个帖子,让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这个博主,宁愿跑到大城市一个人生活,也不愿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为他们养老呢?

后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老一辈的传统观念,跟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了碰撞,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就会毁了一段亲子关系。

老一辈的父母,将结婚生子的观念,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结不起婚,也不愿被束缚。这观念上的冲突,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说实话,父母有父母的一套,孩子有孩子的一套,都代表了不同的时代。既然时代不同,命运不同,那就少点强迫,而多些尊重。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父母。

低情商 的孩子其实从小就能一眼看出,许多父母还不以为意

4、利益矛盾,是否愈发尖锐。

在某乎上,有这样一个观点:父母和孩子,并没有共同的利益,也没有共同的追求,是两个世界的陌生人。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呢?父母的利益,就是追求安稳养老。而孩子的利益,并不是追求养老,而是追求赚钱,让自己三餐无忧。

前者需要养老,后者需要赚钱吃饭,双方没有共同的目标,就很难一条心。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养老没钱,还需要依靠孩子,那没钱的孩子,就会反感父母。

不仅亲兄弟,会明算账,就连父母和孩子,也会为了利益而明算账。试想,如今的父母和子女,会为了几百块的养老抚养费而对薄公堂,不就说明利益矛盾尖锐了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层面的矛盾,是不好化解的。要知道,触动人之利益,比触动人之灵魂还要难。

我考上清华不是偶然,感谢父母的这8点教育方式

5、家中,是否存在严重的“棍棒教育”。

网络上有一个对话。某父母对孩子说,我要掌你嘴,打死你。孩子反驳父母,你现在如何打我,未来等你老了,等我长大了,看我如何拔了你的氧气管。

这就是当下“棍棒教育”的弊端。孩子小的时候,被父母天天打骂,就容易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等仇恨的种子生根发芽,两代人的悲剧,就上演了。

父母年轻的时候,就打骂幼小的孩子,完全秉持“棍棒教育”的一套。等父母老了,孩子长大了,孩子就会将以往的痛苦,完全倾泻到父母的身上。

这就是所谓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人都是如此,弱小的时候不吭声,等强大了,就会报复那些伤害自己的人。

棍棒教育,可以适度,但不能过度。否则,就容易物极必反。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