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世法王,活生生的“自他交换”典范

 永声树 2024-05-13 发布于四川

#KARMAPA#第八世法王传记

法王米觉多杰,他的心总是挂念着那些无依无靠的如母众生,他知众生都想得到快乐、离开痛苦,但是他也知道圣者和凡夫的差别就在于:圣者懂得要在苦乐的成因上,也就是善恶上去做取舍和改变;而凡夫只想着如何改变苦乐,在这样的结果上不断纠结着。众生因为这样的愚痴,不知道造成苦乐的关键因素,就是止恶行善,结果却做出完全相反的、止善行恶的行为:他们把能够得到快乐的善,当成毒药一般舍弃;将造成痛苦的不善,当成了仙丹一样的服用。这样的结果,就是经历无法衡量和想像的、永无止尽的强烈轮回和恶道的痛苦,同时完全经验不到一刹那的快乐。

法王米觉多杰清楚知道这样的痛苦,他深思熟虑之后发现,这里的症结点就在于:我们总是漠视他人的苦难,觉得事不关己、冷眼旁观,对于自己人的长寿健康、功名利却是竭尽全力地百般呵护,就是因为这样的冷漠和自私,造成了我们永无止尽的痛苦。对于如此愚昧无知的众生,法王是深感怜悯的。

所以他总是希望:那些正在经历无量痛苦的众生,如果他们的痛苦是超过百倍、千倍的在我身上发生该有多好如果能由我来代受他们所有的痛苦,该有多好呀!法王米觉多杰心中的感受,就是如此的真实和强烈。

具备菩提种姓者,不忍见到众生受苦

讲到这里,我们可能会有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法王米觉多杰是这样想的呢我们又没有见过他,怎么知道他的感受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从他自己所写的传记,或是弟子们写他的传记当中的一些故事,就能推测出法王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比如,有些故事说,米觉多杰自幼懂事开始,自然就非常的关心别人,谁都阻止不了。

有一次,他家里有一只母牛,母牛旁边还有一只小牛,他很担心小牛会被宰杀,白天就陪在小牛旁边,到了晚上还把小牛藏起来,抱着一起睡。另外一次是,他家里有一只母山羊,因为会请上师来家里,所以父母想要把母山羊供养给上师。法王米觉多杰担心母山羊之后会被宰杀,非常难过的说:“这只羊是很有恩德的,不能给。”说完还握着羊的一只脚,不管别人怎么拉着,他自己都一边哭着一边死命的抓着不放。

法王米觉多杰小时候就展现出了这样的悲心,这是在还没认证为噶玛巴就发生的故事。大乘教的经典中,提到很多具备菩提种姓的人,当他们看到众生受苦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流下眼泪,感到于心不忍,从他们的这些征兆可以看出来就是一位菩萨

“甘愿承受”是愿菩提心,“无畏实践”是行菩提心

在噶当派当中也有这样的教言说:

“如果一个人,能够心甘情愿地代替任何一个如母有情,直到轮回未空之前(不是一天、一月或一年),承受地狱的痛苦,这时候才能算是真正生起了『愿菩提心』(没有这种心甘情愿,就不是真的愿菩提心)。然后,如果能在身体上和语言上,毫无畏惧地去实践、体现出这样的愿心,这时才算是具备了『行菩提心』。一个人只要生起了这样的愿、行菩提心,那么要能得愿、行菩提心的戒体,就完全不会有困难了。”

法王米觉多杰也就是这样想的。他把一切众生想成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对于自己是有大恩的,他们生生世世以来不停地呵护、照顾我们,不是只在少数几个地方这么做过,也不仅仅是做过几百万次而已,而且他们的人数也不就是一两个人而已,总之,无论从地点、次数和人数上来说,连佛陀都无法衡量,众生的恩德实在是太大了。

这样想明白了之后,法王知道:这些百般呵护自己,对于自己具有无量恩德的众生是谁呢就是一切如母的众生。由于这样的确信和笃定,所以当他看到任何一个众生受苦的时候,他都想要代替他们受苦,就算受苦的时间再长,是直到轮回未空之前都需要承担,他也一点不会退缩。这就是自他交换,法王很自然就做到了。因为到了这种时候,利他已经成为了坚定的一种信念,自他交换就会自然的发生,不用刻意再做什么修持

见不得人好,很难生起真实菩提心

法王米觉多杰从小就很少考虑自己,他不会在乎自己喜欢什么、自己吃饱了没有,他总是担心的是别人够不够吃穿、有没有受苦。

一般来说,跟随法王身边的弟子和随从很多,虽然当中有很多好弟子、好人,但是性格顽劣、不听规劝的麻烦人还是更多的。他们不停地给法王制造麻烦,但是法王从来没有表现出不满、不悦或者厌烦的样子,对待他们一样的慈悲。甚至为了他们和一切众生,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还能怎么样帮助他们把自己身、口、意的快乐弃之如敝屣。这不是一两个人看到而已,而是很多人都亲眼目睹的事实。法王是如此殚精竭虑的为了众生,因此很多人说:“只是法王一天的利生事业,一般人可能很长时间(甚至一生)都做不到的。”

从过去到现在都是一样,到处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可以舍弃性命的假修行人,这时法王坚持利他的言行就显得格外醒目。当法王得知任何一个人,无论是得到人天善果,还是三种菩提的功德,他都发自内心的为他感到高兴。这还不是一般的高兴,像是现在来说中了乐透头奖一样的快乐吧。

总之,在法王米觉多杰的心中,总是很高兴见到别人快乐和幸福,从来不会看不顺眼、无法忍受或心生嫉妒。而前面谈到的那些假修行人,他们是当自己得到名声时就会很高兴,听到别人名声比自己更大时就会心痛。这真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其实从道理上来说,那些见不得他人好的人,心中是很难具有菩提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连他人得到今生暂时的幸福都看不惯,还说自己有菩提心,能够布施解脱殊胜大乐,和永远不会完尽的清净善根给予他人,岂不是太可笑了从这点上来看,法王是一个心口如一的人。

像是法王米觉多杰就觉得,要帮助不圆满有情众生得到殊胜圆满的果位,甚深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自他交换的思惟。就像前面说的,他看到别人快乐会随喜、跟着高兴,完全不会生起嫉妒之心;当他看到众生受苦时,会希望他们的苦难能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且会很庆幸自己如果真的能够做到。

每次当他遇到计划落空的时候,就像当时嘎千大营当中,经常会有很多计划进行,然而时常到了最后却都事与愿违。或者当他面临失败、遭受冤枉的时候,他会觉得一定是自己有哪里不对,从来不会怨天尤人。而当好事发生的时候,法王会说:“喔,那是别人的功劳。”从来不会居功自傲。法王对于居心叵测、暗算他人的行事作风,向来都是极为反感,更不用说自己是绝对不会那么去做的。

观修承受他人苦,连身体都不舒服

法王米觉多杰能够真的做到自他痛苦的交换,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有时会对具器、合格的弟子说:当他心中想着某人的痛苦,并且观修把痛苦承受过来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身体也会感到不舒服。

当然,法王不是对所有人都这么说,只有对亲近、合格的弟子说出自己的修持经验,如果随便对其他人讲,就会变成是在吹嘘自己的修行,那样就变成了世间八法。

没有“噶玛巴”样子,恭敬谦卑像个孩子

法王不只是像上面所说的,透过观想做自他交换这样的炼心修持,平时待人处事的时候,他会保持谦卑,从不会说自己是噶玛巴或修行人,总是很谦和柔软,不张扬自己的功德。如果是为了利益具备信心的弟子,偶尔讲说功德是有帮助的,但是平时是不会说的。他对任何人一视同仁,不会认为自己是噶玛巴、修行人,就觉得高人一等。

由于法王总是如此的谦和、宽厚,不会赞叹自宗,也不会批评他派,以至于噶举教派内就有人批评他说:“以他米觉多杰那样的智慧福气和威严,早就可以利用他的威势去摆平别人,让每个人都敬佩的服服贴贴、没有话说才是;但怎么总是跟个孩子一样,对别人恭恭敬敬,完全没有一个大师的样子,再这样下去只会把噶举派给害惨了!”

但法王从不理会别人的嘲讽和批评,只默默将自己身、口、意的一切善根,全都奉献给佛教和众生。这些记载都不是什么歌功颂德的净观,而是当时身边的人有目共睹的他的行持。因此,自他交换这个法门,从米觉多杰的传记,就可以看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修持。

2022年3月2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