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小专题——土壤干层

 hjh2004 2024-05-13 发布于福建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干层是指位于多年平均降雨下渗深度以下,深层土壤含水量长期稳定在低水平上.江西沟位于青海湖南侧湖滨平原,海拔约3100m,有冻土分布。该地年平均降水量为382mm,2009年达到416mm,降水多集中在6—9月,通过调查发现,当土壤平均含水量小于11%时,江西沟地区出现土壤干层。与2009年相比,2010年11月江西沟土壤干层厚度变小。左图示意江西沟位置,右图示意江西沟2010年11月土壤平均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

图片图片

(1)指出2010年11月份江西沟土壤干层的起始深度。

(2)分析与2009年相比,2010年11月江西沟土壤干层厚度变小的原因。

(3)江西沟土壤干层的存在使青海湖的补给水量减少。从水循环的角度作出解释。

参考答案:

(1)1.5(1.4-1.6)米

(2)2009年年降水量较多,随着2010年雨季的来临,表层土壤水分增多;随着冻土层的融化,水分缓慢下渗,到2010年11月,土壤深层含水量明显增加,土壤干层厚度变小。

(3)该地区降水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大气降水下渗时,由于土壤干层较厚,水分被土壤干层吸收;正常的水分下渗环节被土壤干层切断,干土层下的地下水补给湖水量减弱甚至消失。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自国家相继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等生态修复工程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已由1999年的31.6%提高到2018年的63%,图2示意2000﹣2020年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蒸发量的变化。

图片

(1)从气候角度,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原因。

(2)指出植被覆盖度提高对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主要作用。

(3)说明造林密度较大区的深层土壤已出现干层现象的原因。

(4)试为提高未来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效果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    

(1)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带,降水变率大,多以暴雨形式出现,热量条件较为优越,蒸发较为强烈。

(2)涵养水源,缓解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防风固沙,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3)黄土高原降水量相对较小,大密度的森林植被恢复,同时也导致了植被耗水量的剧烈增加,森林植被根系发达,使深层土壤含水量下降。

(4)“分区分类、因地制宜”;对于植被蒸发量高于降水量的地区人工植被由以林木为主改为以灌草为主;对于仍有恢复潜力的区域也需要根据气候和地形条件开展差异化生态建设。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压砂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为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将砾石和粗细砂的混合材料覆盖在荒沙地上,依赖自然降水创造的一种旱作保护性耕作方式。宁夏中部旱区位于黄土高原西缘,降水少且蒸发旺盛,是我国土壤干燥化较严重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压砂地的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年来,宁夏中部旱区政府积极推进将荒沙地改造成压砂地,在压砂地上种植的西瓜、沙枣树等都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为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地土壤干层量化指标示意图。

图片    

(1)说明宁夏中部压砂地土壤干燥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2)描述宁夏中部压砂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点。

(3)调查发现,与沙枣树地相比,宁夏中部压砂地中西瓜地土壤干燥化程度明显较轻,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参考答案:

(1)地处黄土高原西缘,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地势起伏较大,地形破碎严重,地表水易流失;黄土质地疏松,土壤水分下渗量大且下降速度快;旱生植物为主,植物生长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大等。

(2)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呈波动升降趋势(或土壤含水量垂直起伏较大,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最后缓慢增加的趋势);0-80cm深度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且变幅最大;100-200cm左右深度土壤含水量达到最低;250-60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幅较小。

(3)西瓜地的种植年限较短,农田管理措施较完善;土壤表层砂石覆盖较好,能较好地截留雨水,增加水分下渗量;西瓜藤叶密集覆盖度高,可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降低温度,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典型例题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压砂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为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将砾石和粗细砂的混合材料覆盖在荒沙地上,依赖自然降水创造的一种旱作保护性耕作方式。宁夏中部旱区位于黄土高原西缘,降水少且蒸发旺盛,是我国土壤干燥化较严重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压砂地的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年来,宁夏中部旱区政府积极推进将荒沙地改造成压砂地,在压砂地上种植的西瓜(西瓜藤叶密集)、沙枣树等都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为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地土壤干层量化指标示意图。    

图片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宁夏中部压砂地土壤干燥化形成的原因。

(2)描述宁夏中部压砂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点。

(3)调查发现,与沙枣树地相比,宁夏中部压砂地中西瓜地土壤干燥化程度明显较轻,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简述近年来宁夏中部地区积极推进荒沙地改造成压砂地的益处。

参考答案:

(1)地处黄土高原西缘,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地势起伏较大,地形破碎严重,地表水易流失;黄土质地疏松,土壤水分下渗量大且下降速度快。

(2)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呈波动升降趋势(或土壤含水量垂直起伏较大,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最后缓慢增加的趋势);0-80cm深度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且变幅最大;100-200cm左右深度土壤含水量达到最低;230-60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幅较小。

(3)西瓜地的种植年限较短,农田管理措施较完善;土壤表层砂石覆盖较好,能较好地截留雨水,增加水分下渗量;西瓜藤叶密集覆盖度高,可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降低温度,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4)抑制土壤蒸发;蓄水保墒抗旱;抑制盐碱积累;提高土壤温度;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典型例题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压砂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为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将砾石和粗细砂的混合材料覆盖在荒沙地上,依赖自然降水创造的一种旱作保护性耕作方式。宁夏中部旱区位于黄土高原西缘,降水少且蒸发旺盛,是我国土壤干燥化较严重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压砂地的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年来,宁夏中部旱区政府积极推进将荒沙地改造成压砂地,在压砂地上种植的西瓜、沙枣树等都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为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地土壤干层量化指标示意图。

图片

(1)说明宁夏中部压砂地土壤干燥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2)描述宁夏中部压砂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点。

(3)调查发现,与沙枣树地相比,宁夏中部压砂地中西瓜地土壤干燥化程度明显较轻,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简述近年来宁夏中部地区积极推进荒沙地改造成压砂地的益处。

参考答案:

(1)地处黄土高原西缘,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地势起伏较大,地形破碎严重,地表水易流失;黄土质地疏松,土壤水分下渗量大且下降速度快;旱生植物为主,植物生长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大等。

(2)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呈波动升降趋势(或土壤含水量垂直起伏较大,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最后缓慢增加的趋势);0-80cm深度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且变幅最大;100 - 200cm左右深度土壤含水量达到最低;250- 60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幅较小。

(3)西瓜地的种植年限较短,农田管理措施较完善;土壤表层砂石覆盖较好,能较好地截留雨水,增加水分下渗量;西瓜藤叶密集覆盖度高,可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降低温度,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4)抑制土壤蒸发;蓄水保墒抗旱;抑制盐碱积累;提高土壤温度;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典型例题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干层是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因土壤水分流失,形成的含水率低于10%的干燥化土层。黄土高原的土壤干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是区域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条件下土壤水分循环的综合结果。宁夏云雾山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当地自1980代开始封山禁牧,自然植被逐步恢复,对土壤干层产生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云雾山放牧草地的土壤干层分布特征。    

图片

(1)分析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形成的自然原因。

(2)描述云雾山放牧草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3)恢复自然植被若干年后,推测云雾山草原土壤干层厚度发生的变化,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1)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地形破碎,地表水易损失;土质疏松,土壤水分易下渗至深层土壤。

(2)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加深先下降后上升;140cm左右深度达到最低;0~10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大;100~50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小。

(3)变化: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变薄。理由:天然草地逐步恢复,增加雨水截留和水分下渗(涵养水源能力提升);土壤质量得到改善,持水能力增强。

典型例题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壤干层是指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因地表植被过度消耗深层土壤储水导致水分失衡,使土壤含水量长期稳定在低水平上。土壤千层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部分地区。江西沟位于青海湖南侧湖滨平原,地势由南部向北倾斜,海拔约3100m,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382mm,以草地类型为主,降水多集中在6-9月;通过调查发现,当土壤平均含水量小于 11%时,江西沟地区出现土壤干层。上图示意青海湖及周边地区,下图示意江西沟 2010 年 7 月、11 月土壤平均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    

图片图片

(1)与b月份相比,判断江西沟a月份土壤干层厚度的差异,并分析该差异形成的原因。

(2)在水分充足的年份,分析青海湖土壤干层恢复比黄土高原较慢的气候条件。

(3)从地下径流角度,分析江西沟土壤千层对青海湖补给水量的影响。

参考答案:

(1)7月份土壤干层厚度比11月小,该地区6~9月为雨季,降雨量较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土壤水分以补给为主。

(2)该区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少;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冻结期较长,冻结导致水分滞留在土壤上部,造成土壤干层恢复缓慢。

(3)大气降水通过表层土壤下渗的水,被土壤干层截留,不能补给地下水(正常的水分入渗环节被十壤千层切断),这就会导致地下水埋深加大,地下水补给湖水减弱或消失。

典型例题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干层是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因土壤水分流失,形成的含水率低于10%的干燥化土层。黄土高原的土壤干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是区域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条件下土壤水分循环的综合结果。宁夏云雾山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当地自1980年代开始封山禁牧,自然植被逐步恢复,对土壤干层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下图示意云雾山放牧草地的土壤干层分布特征。    

图片

(1)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形成原因。

(2)据图描述云雾山放牧草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3)恢复自然植被若干年后,推测云雾山草原土壤干层厚度的变化,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1)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地形破碎,地表水易流失。(每点2分,共4分)

(2)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加深先下降后上升:140cm左右深度达到最低:0~10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大:100~50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小。

(3)变化: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变薄。

理由:天然草地逐步恢复,增加雨水截留和水分下渗(涵养水源能力提升);土壤质量得到改善,蓄水能力增强。    

典型例题九: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洛河地处黄河中游,流域内植被物种多样性丰富,但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1970年以来,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梯田和淤地坝建设,1999年以来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显著改变了流域的下垫面条件。但实地调查发现,当地人工林草均不是自然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种植密度大,有些树种耗水过大,形成土壤干层,致使坡地林木“成活不成林,成林不成材”,影响生态恢复。下图示意北洛河流域位置及地形分区。

图片

(1)分析北洛河流域植被物种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

(2)说明流域内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对减少黄河下游输沙量的作用。

(3)与自然植被相比,简析该流域人工林草更易导致土壤干层形成的原因,并对后期植被恢复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北洛河流域处于我国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局地水热、土壤差异大;地处黄河中游,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2)修筑梯田和植被恢复等沟坡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流域径流量,削弱土壤侵蚀量,从而降低向黄河下游的输沙量;淤地坝等沟道措施可以拦截上游径流,使大量泥沙淤积,河流含沙量减少,降低向黄河下游的输沙量。    

(3)原因:人工林草非当地优势品种,种植密度大,植被蒸腾作用强,耗水量大;林冠截留降水增多,减少对土壤水分的补给。

建议:选种耗水少、耐旱的植被品种;乔灌草合理配置。

典型例题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受气候、地貌、植被等共同影响,当地土层容易因缺乏水分而在地下形成土壤干层。据研究表明,当地的森林尤其是过密人工林为维持其生长需大量消耗深层土壤水分;人工林树种均不是当地自然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有些树种耗水较大。土壤干层的形成,不仅严重影响到林木的生存和生长,形成小老头树,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当地森林植被恢复成功的风险。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及延安市的位置和气候统计。

图片

(1)说明当地土壤干层出现的原因。

(2)简析土壤干层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原因,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降水补给土壤的水分少,夏半年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快;地形坡度大,地表水易流失、难下渗;森林尤其是人工密林的蒸腾作用强,加速土层水分的消耗。

(2)影响: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成活率下降;促使树木根系向下发展,消耗深层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导致河流断流;土壤干层增厚,影响地表草本植物的生长,蒸腾量减少,气候变干植物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弱,诱发水土流失。    

典型例题十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恢复和重建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最主要措施,但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会导致深层土壤中形成土壤干层(当土壤含水量低于土壤稳定含水量时,即形成土壤干层)。宁夏南部山区的某试验区处于黄土高原腹地,自1980年起至今,实行了数次严格的封山禁牧措施。下图表示试验区封育15年草地和封育15年柠条地土壤干层特征(柠条是一种根系极为发达的灌木,图中虚线为土壤稳定含水量)。

图片图片

(1)说出两类样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的共同特征。

(2)与封育15年草地相比,指出封育15年柠条地土壤干层的不同特征,并说明原因。

(3)从防止深层土壤干层形成的角度,说出该试验区对黄土高原其他地区水土保持的启示。

参考答案:

(1)随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大致先降低、后升高。

(2)差异:15年柠条地土壤干层形成深度略深,厚度较厚,土壤干层内土壤含水量较低。原因:与牧草相比,柠条是一种根系极为发达的灌木,可以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柠条生物量较大,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

(3)多采取封山育林育草的方式;选择根系适中的植被;多选择低耗水、耐旱的植被等。

典型例题十二:[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土壤干层”是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因地表植被过度消耗深层土壤储水等导致水分失衡,在土壤剖面上形成的干燥化土层。近年来,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土壤干层”分布范围扩大和干化程度却日趋严重。
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不当与“土壤干层”形成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关系:人工林地密度大,植被蒸腾作用强,对土壤水分消耗大;林冠截留降水增多,减少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量。

建议:适当降低人工林密度;选种耗水量小、耐旱的植被;等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