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谊会 人文武汉公众号作者第一聚

 人文武汉 2024-05-13 发布于湖北

《武汉晚报》所办的汉网(有《人文武汉》栏目)撤销后,人文武汉的旗帜不倒,人文武汉团队的文保精神不衰,义工热情不减,笔耕不缀,将其精力投入到办好“人文武汉”公众号。进入新时代“人文武汉”公众号是汉网·人文武汉版块的延续。

合影

在新老作者80人的共同努力下,为人文武汉公众号扬名立万创下不菲成绩:截止5月12日,共发表文章1637篇,其中原创作品1431篇;拥有粉丝14575人;文章分别被阅读武汉、书香武汉、硚口发布、大成武昌、公共交通资讯、文物保护等多家公众号所转载。为激励新老网友的创作热情,继续办好人文武汉公众号,曾为保护汉口保寿桥倾注精力、人文武汉公众号主编田联申组织了首次作者的聚会。4月12日中午,40余人齐聚一堂,把盏言欢。

参加这次聚会的40余人中,大半是原汉网·人文武汉版块的网友。他们是人文武汉公众号的压舱石。

原武汉电视台编导、人文武汉团队带头人侯红志,将原来对保护武汉老建筑的报道转到对武汉红色文化的研究上来,在人文武汉公众号上发表过多篇有关革命历史的文章。

2013以来,武汉城市史研究专家、文保志愿者王汗吾带领100多场City Walk,参与活动的市民和各界人士达到数千人。他同时又是人文武汉公众号忠实的作者,涉及的不仅有租界建筑、且有华界建筑。

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杰出人物奖获得者刘谦定,以人文武汉公众号为平台,传承武汉城市文脉。

原汉阳商场集团总经理、武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麻建雄对生养他的武汉充满着深深的热爱,有着浓浓的乡愁,勤于笔耕,写下一篇又一篇回忆汉阳显正街的文章。

曾为保护岱家山雕堡群而奔走呼吁的原市政协委员、继叶调元、罗汉、徐明庭之后的汉口竹枝词第四代传人陈荣华,借人文武汉公众号这个平台,传承、宣传汉口竹枝词。

武汉参事室参事、原汉网骨灰级版主胡全志,不仅关注着武汉的过去,更关注武汉的现在,通过政府公开渠道及人文武汉公众号对武汉的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原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长顾必阶,一提到张之洞及他所创办的实业,有说不完的话题。人文武汉公众号正是他说武汉故事的最佳平台。

王琼辉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者,曾出版《武汉老字号故事》、《品读东湖》、《山水洪山》等书,美食散文百篇有余,人文武汉公众号可以使他大展身手。

原《长江日报》副刊责编罗时汉凭着他所具备的职业素养,敏锐的头脑和眼光,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报到出有价值的东西,借用人文武汉公众号平台书写历史。

民间收藏家朱汉昌、刘汉桥等人用藏品说话,充分利用人文武汉公众号,发挥藏品“证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闻人文武汉公众号之名而参与进来的作者,是人文武汉公众号的砥砺石,为公众号增添了新的活力。业余时间,有的人喜欢打麻将,有的人喜欢跳广场舞,有一群热爱乡土的普通市民,喜欢敲键盘用文章守护城市根脉。这些“新”作者中不乏高中教师,亦有大学教授,还有报刊编辑,武汉掌故、史海钩沉、方言研究等等,丰富了人文武汉的内容。

曾任武汉市市委保密局局长、20世纪30年代出生、随父亲南下而来到武汉的巴忠人,晚年仍勤于笔耕,书写回忆录。将父亲巴南冈及本人所经历的往事一一记载下来,在人文武汉公众号上发表,系公众号最年长的作者。

辛亥革命后裔志士李良丽在人文武汉公众号上发表《 辛亥先烈李作栋与大福里》,李良丽的爷爷李作栋(李春萱)武昌起义后任鄂都督府理财部部长。李作栋与邓玉麟于10月10日,坐船到武昌平湖门,步行到南湖炮队驻地,通知南湖炮队当晚起义。这样,在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才有南湖炮队进城,在武昌起义中起到关键作用。

马里波与王琼辉

老作者王琼辉遇到“新”作者、原武汉晚报编辑马里波,感慨“当年他曾写信鼓励我写作,我与他未曾谋面,昨天碰巧他坐我旁边。”马老师的《家住维安里》在公众号连载,为《里巷故事》添彩。

今年2月3日,人文武汉公众号开通了读者留言栏,读者可与作者互动。当天发表的是武汉市作协会员闵守华《风行一时的橘子话》,读者留言37条。

下午2时多,席散了,与会作者的热情仍未散。

非遗汉口竹枝词传人陈荣华即时赋诗两首:

其一

兴来汉口会群贤,三五醇香仲夏天。

醉夺金鞍书作剑,狂争铁笛竹为缘。

老盟拾穗功勋盛,新彦钩遗议论鲜。

一坐风流知有我,惟有新竹献于前。

其二

渡江如箭应相邀,三五醇中有舜尧。

豪气干云深受益,随歌一曲汉江桥。

从黄石赶来参会,一直关注黄石富源煤矿与汉口富源里的陈良渠也赋诗:

人文武汉作者会,三五醇里群英醉;

谈古论今谋愿景,盛况空前宏图美。

联谊会花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