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河写手》观后 | 仿佛在窥探真实的人生

 郭睿之 2024-05-13 发布于甘肃

仿佛在窥探真实的人生

文/王继续

我挺喜欢《银河写手》这类电影。很多人觉得过于平淡,小众嘛,但我却觉得刺激。而且这种刺激不比井柏然的《新生》少。

井柏然确实在《新生》中贡献了非常不错的演技,但看了七集下来,我不理解陈树发绑架费可并将其他人骗上岛的动机是什么。一个人被骗了,哪怕是被骗惨了,当他找到骗自己的人时,首先要做的必然挽回损失,然后时挽回颜面,哪怕颜面挽回不了,也会尽量降低影响。

所以,陈树发的举动更像是为了一部剧的悬疑而悬疑,为了一部剧的反转而反转。这种节奏,在《银河写手》中的给出过图文并茂的解释:救猫咪和节拍器。

【开场画面】

凌晨4点,小美从床上醒来,今天是她和老公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在国外出差的老公一会儿就要到家了,和他一起庆祝。

【主题呈现】

小美为老公准备丰盛的早餐,没有注意到电视里正在播放着变态入室抢劫的新闻(铺垫)。豪宅突然停电(推动),小美赶紧打电话求助,却感觉到身后一阵凉意。小美试图用金钱贿赂变态(争执),但变态不为所动,执意要杀掉小美。

【第二幕:游戏时间】

于是,小美跑,变态追,小美还在跑,变态还在追。眼看小美跑进一个房间内,刚要关门,不出所料,变态的脚总是可以在最后一秒抵住房门。眼看小美要被变态掐死的时候,不出所料,她总是能摸到一把利器将变态打晕。眼看小美的大腿已经骨折,不出所料,他还能来个百米冲刺,这些通通被叫做“游戏时间”。

【转折】

眼看主角被折磨的差不多了,为了不让观众疲惫,编剧安排了物业保安循声赶来。只见他三下五除二撂倒变态救下小美意。不知道为何保安不赶紧打电话报警,竟然把自己最薄弱的后背留给变态,还跟小美聊起了去哪做美甲,变态猛地睁开眼,一刀把保安砍倒。最后小美躲进储藏间,打电话给自己老公,不想却看到了老公的尸体。

【灵魂黑夜】

小美崩溃了,捂着嘴痛哭起来,她最爱的老公不在了,她也不想活了,就在小美要放弃的时候,她口袋里的验孕棒恰巧掉了出来,现在她才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

【人物觉醒】

为母则刚,小美终于获得了力量,她冲出储藏间举起武器,与变态进行大决战。

【高潮:绝地反击】

并最终把变态干倒。有时候资方也想,如果票房好的话,可以来个第二部,于是会安排结尾彩蛋。

【彩蛋】

小美突然想起那天晚上保安没有钥匙,怎么进的自己家门呢?此刻保安邪魅一笑。

【完】

在这种原理下写就的剧本,可以很刺激,但并不真实。我之所以觉得《银河写手》刺激,就是因为真实,这种真实仿佛是在窥探他人的人生。真实到片中诺兰电影粉丝群里的AKA大炮都确有其人,就是影片的编剧之一。

你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刺激呢。

但这种真实又是小众的,因此这部影片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口碑爆棚,但在院线却遇冷。(我所在的城市甚至没有上映这部影片,我是前些天在手机里看的)因为这部电影更像是拍给电影人,电影边缘人看的。

当然,也包括北漂。

北京,文化艺术中心,搞文学创作的不一定非得去北京,但搞影视的似乎是一定得去北京的。北京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啊。对很多人来说,北京就是宇宙的中心——银河。

而《银河写手》这部影片中的“写手”们更是在银河的银河——常营。

常营,谐音常赢,是绝大多数底层北漂者们的聚集地。在那有一个小区叫像素小区,小区门口的咖啡厅是他们的单位,旁边的面馆是他们的食堂。在那每天都有几千上亿的项目在洽谈,每一个人都雄心壮志,成功看似唾手可得。

就像片中写出了剧本《七秒人》的张了一和孙谈,当下就开始进入到导演该选姜文还是诺兰的氛围中了。

对,就是一种氛围,稍纵即逝又循环往复。

看到他们我并不会有那种想要教他们认清现实的冲动,反倒是特别希望他们能够成功,仿佛是寄予了自己的理想,望尔成龙。

我不是一个北漂者,我也从未是过,但我有认识的不少人是。有小编剧,有小导演,有小作家,有脱口秀演员。因此我时常能在他们的朋友圈里,微博里,包括他们的播客里,几乎全方位的看到他们的生活,艰难且充满希望。或许也源于此,《银河写手》才让我倍感亲切。

人如果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这话很多人都说过,很多人都爱说。但我始终觉得,他们才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也是奔四张了还在谈理想梦想的一批人。像我这种早已经妥协给了生活的人,是愧于谈理想的。

可如你所知,理想照不进现实,就是妄想。在承认那就是妄想之前,他们靠互相打气来延续逐梦之旅。片中的饭局是他们打气的加油站,也是我已然在朋友圈里窥见过的场景。这类场景像是注定了一种悲伤的结局——是曲终人散的宿命。

连导演都没有给出这种宿命之外的反转。

因为生活无常如白云苍狗,才认识的开朗朋友突然就自杀了,相爱的女友突然就分手了,行业大佬突然就跑去开滴滴了,多年的好友突然就劈腿了。

片中张了一愤怒的跟制片人吼着:没有逻辑可言。

生活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逻辑。送外卖误了时间被退单,刚好饿了就把外卖自己吃了,就这么简单。

真正颠扑不破的逻辑是,话语权永远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

《银河写手》的导演兼编剧李阔和单丹丹是分别在北京常营生活了九年和五年的人,尽管他们终于有了一部像《银河写手》这样的作品,也依然改变不了大部分编剧的现实问题。

就像电影最后给出的大字结论:人物没有成长

从怀才不遇恃才傲物,到看清现实,甘于平凡,没有成长,也是一种真实。


上篇文章:香飘飘这波富贵啊,热泪盈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