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昌硕、吴大澂、黄宾虹同临《散氏盘》古朴厚重,满纸金石气!

 青述 2024-05-13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散氏盘,又称夨(c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之一。此盘的铸作年代约在西周厉王时期。
《散氏盘》是西周晚期青铜器时代书法艺术的高峰之顶的杰出代表之作,是学习大篆的极好范本。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字迹率意,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散氏盘》铭文的最大审美特征在于一个“拙”字,拙朴、拙实、拙厚、拙劲,线条的厚实与短锋形态,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的美。散氏盘铭文的字形构架并非是固定不变、呆板生硬的。它的活气跃然纸上,但却自然浑成。特别是在经过铸冶、捶拓之后,许多长短线条之间,不再呈现对称、均匀、排比的规则,却展现出种种不规则的趣味来。圆笔钝笔交叉使用,但圆而不弱,钝而不滞,是散氏盘铭文在技巧上的着重点。在体势上,字型结构避让有趣而不失于轻佻,多变但又不忸怩造作,珠玑罗列,锦绣横陈,在极粗质中见出极精到,这是散氏盘铭文的魅力所在。
图片吴湖帆题《散氏盘铭拓》并郑慕康绘散氏盘全形

图片

《散氏盘》高清放大版字帖

图片
图片吴昌硕 临 《散氏盘》
吴昌硕(1844年9月12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图片黄宾虹 临 《散氏盘》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艺术教育家。
图片吴大澂 临 《散氏盘》
吴大澂(1835年6月6日-1902年3月6日),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愙斋、白云山樵、二田居士等,署颂轩。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中国清朝后期官员、金石学家、书画家、古文字学家 ,民族英雄 。

转载自韦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