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维钧,书写“弱国也有外交”的神话

 阿榧榧香 2024-05-13 发布于江苏
★旅游地点:上海嘉定州桥老街之顾维钧陈列室
顾维均陈列室位于法华塔下,通过大量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以及珍贵实物,陈列了顾维钧长达五十五年的外交生涯。

顾维钧,字少川,上海嘉定人,出任过外交总长、财政总长、摄阁总理,历经三朝变更,是中国驻联合国的第一位代表,76岁时当选国际法庭副庭长,离职时获终身国际国际法官荣誉称号。

他是代表中国对西方列强说“不”的第一人,也是让世界对中国说“是”的第一人,他在强国斗争漩涡中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家利益,书写“弱国也有外交”的神话,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与发展,帮助中国取得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地位。《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正是顾维钧。

顾维钧的照片看上去很清秀,颇有儒雅之风。他1888年出生于嘉定,1905年赴美留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在哥大开创了中国留学生担任美国大学校园刊物主编的先河,用不到七年时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12年归国,担任袁世凯的英文秘书。1915年,参与二十一条,担任驻美公使。1919年担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拒绝签署巴黎和会对德和约,打破了近代中国在外交中“始争终让”的惯例,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

1921年担任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全权代表,经历长达一个月的交涉,最终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收回一战中被日本侵占的胶济铁路及青岛。

会后归国,担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1926年代理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废除不平等的《中比条约》,主导修订不平等条约运动。

1930年暂时淡出政坛,次年夏天,曾劝告张学良注意日本武力入侵东北的危险,但并没有引起少帅的重视,以致于在应对日本侵略时,张学良表现得十分被动。

1931年代理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32年担任国联李顿调查团中国顾问,控诉日本侵略行为,担任驻法公使这一时期,一方面敦促国联出台措施制裁日本,一方面积极争取西方国家援助,使中国赢得西方社会的同情和道义支持。

1937年出席布鲁塞尔会议,谴责日本侵华。1942年作为中国驻英大使参与中英新约谈判,废除英国在华治外法权。

1945年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制宪大会,极力主张邀请共产表代表参与,董必武作为共产党代表成为代表团一员。顾维钧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率先签字,中国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6年调任驻美大使,1957年在安理会和联合国同时获得多数选票,当选国际法院法官,1964年当选国际法院副院长,直到1966年,才结束了他担任的一切公职,此时他已经78岁高龄。1985年11月14日在纽约去世,享年98岁。

除了照片和文字资料,馆内还陈列了顾维钧的一些旧物,其中有一套景泰蓝寿屏非常精致,上方有着精美的雕花,上下都有绘画,上面是红底,下面则是蓝底。整套寿屏下方是底座,非常华美。

顾维钧一生有四段婚姻,第一任妻子张润娥,第二任妻子唐宝玥,是北京政府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之女。第三任妻子黄蕙兰、第四任妻子严幼韵。

书房布置得很简单,一张书桌一张椅子,一侧是落地灯,还有一组沙发,墙上有夫妻俩的油画,是严幼韵的画像。另一侧有个柜子,上置一对台灯,墙上有顾维钧画给严幼韵的国画《春常在》。

顾维钧身居海外多年,却很喜欢中国画。到72岁的时候,还专程赴香港拜师学艺可见他辞去公职后的晚年生活也是很充实的。也从这一年开始,他用16年的时间完成了回忆录的口述。

一尊铜铸半身像,身后的墙上写的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可惜顾先生晚上寓居美国。顾维钧虽然身在美国,却爱穿中式服装,画中国画,97岁高龄时,还画了一幅嘉定县城的地图。

自驾游上海嘉定州桥老街之顾维钧陈列室
11仲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