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殊笔的处理

 易学缠论 2024-05-13 发布于江西

一年之计在于春

SPRING 2024

前言:“万丈高楼平地起” 博主将持续分享一些缠论基础逻辑实战交易心得,结合交易经验形成一套属于你自己的交易策略!


1

SPRING 2024

特殊笔的处理

1、“笔”的概念回顾:

  在之前的课程在,我们讲过画笔的两条基本概念。

分别是:

①.在处理完包含关系之后,从顶分型的最高一根K线到底分型的最低一根K线至少有5根不含包含关系的K线。 

②.“笔”的两端必须是一顶一底,顶底间才能够连接成一笔,即:一“笔”的首位两点必须是所在的几根K线当中最高的一点和最低的一点(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特殊情况今后会提到)。

当时我就在这里打了个伏笔,提到在特殊情况下“笔”的两端其实不一定是“一顶加一底”。

2、“笔”的内在逻辑:

不知道各位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为什么我们要画笔?其实答案很简单,其实画笔就是通过“笔”来反映行情的上涨与下跌。但是如果遇到下图这种“短期内行情出现明显的变化,但是却不满足画笔定义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3、次高点成笔的定义:

在行情出现快速变化时,出现明显的上涨或下跌的趋势,但是在处理完包含关系后到K线不满足成笔的定义要求(即5根K线),而之后的次高(低)点再次形成了顶(底)分型,且这个顶(底)分型的高(低)点的位置距离前低不远,那么可以允许次高(低)点成笔。

可能定义有些抽象,我们一起通过一个案例来具体分析下。

4、次高点成笔:


可以看到,在上图,如果按照严格笔的定义,2-3是不能成笔的,因为不满足“一笔至少有5根K线”的定义。而根据事实,2-3这里有非常明显的下跌,如果此处不成笔,而是一笔直接向上,那么就无法真实的反映行情的变动。

所以这时,往往我们就会打破常规思维,采用“次高点成笔”的方法。即在2-4连成下跌的一笔。

次高点的底层逻辑(难点)

1、次高点的定义问题:

上面讲到“次高点的定义”其实并没有规定一个明确的标准,即什么叫做“次高点”?比最高点低多少可以称之为“次高点”?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在自己的心中对于次高点就会形成不同的定义,而这样是不严谨的。接下来,践行录为大家介绍下次高点的底层逻辑,从而消除掉之前定义不严谨的问题。

2、从推笔逻辑理解次高点成笔(难点):

请各位思考下,按照上一讲我讲过的“推笔”的定义,“如果本级别能够成笔,那么一定是次级别形成了线段;既然次级别形成了线段,那么次级别必定已经完成了线段的终结”(请仔细理解下这句话)。

这里结合之前我在第七讲中讲到过有关“同级别分解中的难点”,当时我过这样的一个例子,请见下图:

根据当时讲到过的,如果在上涨线段中出现这种类似于“3到4这一笔”大幅下跌的情况,且下跌笔3-4的高点比之前的下跌笔1-2的高点要高;下跌笔3-4的低点比之前的下跌笔1-2的低点要低。换句话说,笔3-4完全把笔1-2给包含了,那么这时,6号点就不需要创出与其相邻的4号点的新低,只需要跳过4号点,与之前的2号点进行比较,即6号点只需要创出2号点的新低就满足了“线段的终结”。

既然其已经满足“线段的终结”,那么3-4,4-5,5-6这三笔就形成了一个线段,既然本级别形成了线段,那么其高级别就必定形成了一笔。那么高级别的一笔其实就应该有3号点直接连接到6号点,而6号点的位置是高于4号点的,这就是次高点成笔的底层逻辑:次级别完成了特殊种类的“线段的终结”,所以在其高级别上反映为次高点成笔。

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斟酌风险进行决策!已入社区群的朋友留意群内通知及实时建议!

一一一一一如果本文对你有所收获,请分享以示鼓励,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