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忧怀

 文锦书屋susped 2024-05-13 发布于广东

       人在一生之中,总有些酸楚的往事,让人泪流满面,令你不堪回首;也总有一些甜蜜的回忆,让人沉醉不醒,痴迷而又流连忘返。而一些生死离别的无奈,相聚重逢的喜悦,放弃与执着,忧愁和快乐,心痛过的,感动中的,都宛如一首跌宕起伏的人生交响乐。既有千回百转的悱侧惆怅,又有情深意意的悠悠旋律,不时的在你心中回荡。徘徊。萦绕。在那往昔的经历中,纵有秀山丽水,旖旎梦境,纵是花前月下,呢喃细语的缠绵回忆,终抵不过此时百感交集的一声轻叹,一脸无奈,一缕清怨。

       忧郁、忧伤、忧愁是人生的之苦。苦与乐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比如乐吧,纸醉金迷是一种乐,功成业就也是一种乐,前者低级庸俗,后者为人们所追求。我们所需要的苦与乐是积极向上的苦中作乐,苦中得乐,苦中享乐。 

       苦与乐,二者相依在一起,是对立的统一,可以相互转化。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奋斗后产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我想一个人的忧伤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这世间本来就存在的。忧伤它并不只是我有,而是我们都有。只不过,人们在幸福的时候遗忘了,在平淡的时候忽略了,在伤感的时候麻木了。人们怀有细致而敏感的心思,时常会遇到,时常会想起。

       忧思郁结。历史上许多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都有忧怀情结。汉代刘向 《九叹·悯命》:“怀忧含戚,何侘傺兮。” 宋代王禹偁 《求致仕第三表》:“七十悬车,于《礼》文而非远,载三则黩,考《易》象以怀忧。”《四游记·龙王表奏天庭》:“只此一表,便足致之死地,大王何必怀忧?”“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出自东汉才女蔡文姬之手,名曰《悲愤诗》的第一首 末尾。意思为人生才这么短暂,却还要被经历这么多坎坷和不平。《杜甫吟·怀忧》工部千文和月忧,毫吏作锋为民谋。哀声扬芥独散去,垂别万山愿影留。花溅泪轻叹幽曲,凄凤成鸣瑟无休。星下旷野凭栏润,回看清秋几怀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浩渺的大江令人发愁!这是崔颢登临黄鹤楼时的乡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亡国之君李煜在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回想的是往日的奢华和尊贵,流露的是亡国之愁。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是秦少游的两句词,他早年不得志,把满腹满腔人生的遭际感慨,化为一种凄怨感伤的心境意绪而弥漫于词作之中,呈现出含蓄蕴藉、窈深幽约之美。这两句词与其说是词人刻画春雨,还不如说意在传达出词人的惆怅忧伤,这是借飞花和细雨描写淡淡的春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江南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句词,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让我们从中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的相思之苦。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是诗圣杜甫《登高》中的颈联。此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不由得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而生出无限的悲愁。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白居易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愁苦连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得志的愁苦相互映衬,把心中的凄苦表露的淋漓尽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算是诗仙李白留恋长安憎恨权贵之愁吧?借此抒发了他怀才不遇忧国伤时的怀抱。  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是李白举起酒杯想借酒浇愁,谁知却引发了更多的忧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力图摆脱苦闷而不能的痛苦,贴切地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愁。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使人想象丰富,能使人暂时忘却痛苦,因而诗人常常借酒销愁、借酒抒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的诗句表达了志不得伸的苦闷 以流水、大海喻愁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古不变,人的愁情如绵远无比的流水汩汩滔滔,更如深遂无尽的大海不可估量。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想想看吧,在大漠戈壁上,飞沙走石,翰海茫茫,一杯甘甜的泉水,一句浓浓的乡音,该是怎样的畅快,该是怎样的温馨。这洞房花烛,只要是正凡人,就会人人都有,而特定的金榜题名,却让你独领风骚,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诗人李白说过,“人生自得须尽欢,莫持金樽空对月”。这充分说明,即使是文学泰斗诗仙太白,也难一生东风自得。作为普通人,穷其一生,能有一两次闪光,就已经足够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善于总结,发现生命中最闪光的东西,借以鼓舞生活的信心,点燃生命的希看。在漫漫人生路上,艰难和困苦,失败和挫折,时时伴随着我们。我们必须拥有,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敢于面对生活的苦难,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当然,我们所说的自得,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它不是少年轻狂,不是忘乎所以,更不是醉生梦死。假如我们稍有成就,就忘记了自己是谁,大有“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派,实在是自得之极,狂妄之极,真不知天高地厚!假如真是这样,我们就太过轻浮了,很有可能遭人耻笑,成为唐吉柯德第二。终因愚昧和无知,付出惨痛的代价!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展现了一代名臣忧国忧民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浩然正气,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令人伤心恸怀!尽管身处和平、安宁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却也时常会想起,在脚下的大地上,曾经的压迫、苦难和硝烟。那些历史已经逐渐远去了,可在我心里,总是无法抹平的伤痛。永远也不会忘记,在近现代民主革命斗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无数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他们也有同我们一样美好的青春、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为救人民于水火,为了全民族的自由和幸福,他们不畏艰险,前赴后继,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他们的青春已经在烈火中永生,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永垂不朽。忧伤,像高耸云端的山脉,横亘天宇;忧伤,又像绵延不绝的壮歌,响彻云霄。而我们的民族,不正是从深重的苦难和忧伤中走来,向着幸福、民主和自由而披荆斩棘、艰难前进的吗?这份忧伤如此深沉、厚重,承载了整个民族千秋万代的追求和向往。

       窃以为:当你东风自得时,切不可浮躁骄狂,还是低调一点,名流一点,谨慎一点为好!记得有这样一首诗,道出了生存竞争的残酷激烈,也道出了人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寞平庸的心声。“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豪杰争上游。争得上游莫骄傲,还有英雄在前头。”

       桃花深处一对眼,眼望窗外陌生人。人生这条路,总是在你不经意时斗转星移,是该怎么样走完这条路?学李白狂歌不羁,亦仿陶翁白日种菊夜品酒。你可以活的如鸿毛般无轻无重,也可生时惊天,死时泣鬼。没有多少人在意你是否功成名达。人生这条路上,别人不会因为你的停留而等待。而路途耽搁的你,会拂掉身上的灰尘,褪去过往的铅华,在海棠花开的正好的时节重新出发,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一生辰光,悉数被时光掩埋,却总有一些东西不会消失。人的一生 ,多像一朵轻云,一缕清风,在不经意间伴你走过人生四季。有忧怀,也有喜悦。我们需要春天的和风,夏天的细雨,更需要秋天的收获,这是人生最灿烂的收获季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