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江苏省水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意见

 昵称37581541 2024-05-13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水稻是我省重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300余万亩。近年来,受农事操作、机械跨区作业、轻简化栽培等因素影响,稻田杂草稗属杂草、千金子、马唐,鸭舌草、水苋菜属等恶性杂草发生趋势加重、防除难度增大,已严重威胁了我省水稻产业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

为切实做好2024年我省水稻田杂草防除工作,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
图片
一、防控目标

图片
按照“综合防控、安全高效、治早治小、减量控害”的原则,重点防除稗属、千金子、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水苋菜属、鸭舌草、丁香蓼等阔叶杂草,以及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等莎草科杂草。稻田杂草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90%以上。
图片
二、防控策略

图片
推行科学栽培。结合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改直播稻为机插秧,降低直播稻种植比例,减轻稻田杂草、尤其是杂草稻的发生程度;常年重草田块可通过合理轮作换茬,种植大豆、玉米等旱茬作物,有效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和重草田比例。
强化生态控草。树立“周年控草”和生态控草理念,通过调整播栽期、适时收种、深耕深翻、平整田块、合理肥水管理等措施,创造不利于杂草发生的环境;及时清除田边、埂边、沟渠边等“四边”杂草,有效降低杂草发生基数;推行截留网捞等措施,降低本田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后茬作物杂草防控压力,实现“麦草稻除”。

坚持土壤封闭。根据栽培模式、土壤墒情以及除草剂特性等,大力推广“土壤封闭为重点、茎叶喷雾为辅助”的化学除草策略,掌握在杂草萌发前、出苗期的敏感阶段,及早开展土壤封闭处理,减轻后期茎叶喷雾的除草压力,实现降草减量控害。

推广科学用药。结合“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加强除草剂安全使用指导。根据田间草相、杂草基数以及水稻播栽方式,指导种植户合理选择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品种。科学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品种,延缓抗药性产生,坚持适时适量精准施药,坚决杜绝超剂量、超范围使用除草剂,降低药害事故发生风险。
图片
三、防控技术措施

图片
坚持“农业措施为基础、土壤封闭为重点、茎叶处理为辅助”的综合控草策略,因田施策、分类指导,全力提高稻田杂草综合治理水平。

(一)生态控草措施

精选良种。严把种子质量关,通过对稻种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防止杂草种子远距离传播与危害,减少杂草种源,降低杂草发生基数。阻隔网捞。清除跨区或跨地作业的整地、插秧、施药、收割等机械所携带的杂草种子及繁殖器官。有条件地区可在农田进水口安置尼龙纱网拦截,阻止外源杂草种子进入农田;水稻播栽前,田间灌水建立10~15厘米深水层,静置一段时间后打捞水面漂浮物,减少土壤中杂草种子库基数。农事调控。及时清除埂边、沟边、路边等“四边”杂草,防止杂草进入农田危害。提高整地质量,同一块田田间高低落差不超过5厘米,及时修整田埂提升田块的保水性能,充分发挥浅水层对除草剂药效的提升作用。通过肥水管理创造不利于杂草出苗和生长的生态环境。在水稻生长中后期,杂草果实成熟脱落前,可人工拔除杂草果穗,避免新一代杂草种子侵染田间。腾茬早的田块,可在播栽前诱发杂草提早出苗后,通过机械耕翻等措施灭茬控草。

(二)化学除草措施。

推广应用“封杀结合”的化学除草模式。
1. 水稻苗床期。在水稻1.5~2.5叶期,根据苗床草相合理选择药剂开展防治,防治禾本科杂草可选用氰氟草酯等药剂,防治阔叶类、莎草科杂草可选用灭草松等药剂。

2. 机插秧田。在上水整地平田后进行第一次封闭,可选用丙草胺(或氟噻草胺、或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加水均匀施用,自然落干后栽插;栽插后8~10天进行第二次封闭或“封杀”处理,可选用丙草胺(或氟噻草胺、或噁嗪草酮、或氟酮磺草胺、或双唑草腈、或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或氯吡嘧磺隆、或噁草酮)等药剂,拌细沙土或拌肥料均匀撒施,药后保水5天左右。水稻移栽后20天左右(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叶期左右),根据田间残留草相,合理选择茎叶处理除草剂进行喷施补治,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噁唑酰草胺、三唑磺草酮、氯氟吡啶酯、氰氟草酯等药剂,防除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灭草松、2甲4氯、氯氟吡啶酯等药剂。

3. 水直播稻田。在催芽稻种播后2~3天,用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加水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播种后20天左右(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叶期左右),可选用“丙草胺(含安全剂)+茎叶处理剂”方案进行封杀结合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三唑磺草酮等茎叶处理剂,防除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氯氟吡啶酯、灭草松、2甲4氯、氯吡嘧磺隆等茎叶处理剂。播栽后25~30天,根据田间残留草相合理选择对路药剂,进行茎叶处理补治,防治药剂可参照播种后20天左右的用药推荐,注意轮换用药。

4. 旱直播稻田。在播种并窨水落干后,可选用丁·噁或二甲戊灵+苄嘧磺隆等,加水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播种20天后,选择“丙草胺(含安全剂)+茎叶处理剂”方案进行封杀结合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三唑磺草酮、氰氟草酯等茎叶处理剂,防除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氯氟吡啶酯、灭草松、2甲4氯、氯吡嘧磺隆等茎叶处理剂。播栽后25~30天,根据田间残留草相合理选择对路药剂,进行茎叶处理补治,防治药剂可参照播种20天后的用药推荐,注意轮换用药。

5. 人工移栽及抛秧田。在水稻移栽后5~7天,可选用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噁草酮、双唑草腈等药剂,拌潮细土或拌肥料均匀撒施,药后保水3~5天。水稻移栽后25天左右,根据田间草相,选择对路药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氟酮磺草胺、氰氟草酯、三唑磺草酮等药剂,防除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灭草松、2甲4氯、氯氟吡啶酯等药剂。
图片
四、注意事项

图片
1. 要根据田间草相,合理选择对路除草剂品种;要注意同一生长季及不同年度间的交替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要准确掌握除草剂用量,切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2. 配药前先将液体药剂原包装摇匀,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降低药害风险。

3. 选择土壤封闭处理时,移栽田、抛秧田施用封闭药剂前应整平土地、修整田埂,注意保证整地质量,施药时田里须有均匀水层,药后需要保水5~7天、完全覆盖土表但水层不能淹没水稻心叶,直播田施用封闭药剂时田间土壤应处于润湿状态,无积水。

4. 茎叶处理需掌握杂草防除适期,应在杂草5叶龄之前。茎叶处理用水量要足,建议每亩药液量30升以上;用药前田间需先排干水,药后1~2天再及时复水、最迟不能超过3天,然后保水5~7天;杂草密度过大时,要注意喷匀、喷透,提高防控效果。苗床期杂草茎叶处理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用药,避免高温药害。

5. 施药结束后,请勿随意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并及时将包装物送至指定回收站点。
图片

内容来源: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本期编辑:程贝贝

本期审核:顾倩倩

本期监制:顾旭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