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十多年前,美国为什么跨海越洋要打越南战争?

 平淡是真0828 2024-05-13 发布于湖北

       在我们普通人的概念里,越南与中国一衣带水,从古至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文化脉络,都能找到相互胶着的源头,就连越南的国名,也是清朝的嘉庆皇帝赏赐的,沿用至今。

       假如越南像孩子一样叛逆,和周边任何一个兄弟闹点别扭,都可以理解。然而,偏偏不是,它却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和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硬杠了近二十年,真刀实枪,疯狂厮杀,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死亡是家常便饭,双方都耗尽了财力和耐心以后,才走到了战争的尽头。

图片

       越南是否赢得了战争,暂且不谈,而作为主动挑起战争的美国来说,却明明白白地承认,他们输了这场战争。战争结束后,几十万美国大兵,从越南的土地上撤离得干干净净,一个也不剩。在美国人看来,他们不但打了败仗,而且颜面尽失。

       那么,距今六十多年前,美国为什么要漂洋过海、不远万里,组织大量军舰、飞机,携带几十万军队,主动挑起越南战争?

      话题稍微扯远一点。

     众所周知,1840年,清政府打败了鸦片战争,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越南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宗主国自身难保,对越南的保护、捍卫主权,就成了一句空话。在取得英国的支持以后,法国派军队占领了越南。越南求救,清政府不能坐视不管,出手相救,打了中法战争。中国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政治上输了个底朝天,停战协议使法国取得了在越南合法的殖民权。

图片

      八十年后,二战爆发,法国放弃了在越南的殖民统治,1940年法国人从越南全部撤出。然而,张牙舞爪的日本人却趁虚而入,派兵占领了越南。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二战结束,这时候的越南,形成南北两大阵营。北方,以胡志明为首的抗日武装力量,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南方是传统的皇权统治体系,保大皇帝掌权。

       二战结束后,法国在欧洲战场上腾出手来,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越南是自己的殖民地,日本投降后,越南的统治权应该回到自己手上。于是在英国、中国等国家的默许下,重新派遣军队进驻越南,支持越南统治者,攻打北方的越南的共产党阵营,这就是被西方主流社会冠名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46-1954)。

图片

      这场战争断断续续,历时八年,战争双方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954年7月,国际社会达成《日内瓦协议》,决定,越南北方和南方以北纬17°线为临时军事分界线,在规定时间内举行自由选举,实现和平统一。这时,北越在胡志明领导下坚持共产主义路线,而南方由西方扶持的保皇派阮文绍控制,是传统的旧体制。

       这个时期,是中苏关系的最好时期,有中苏两个大国共同支持,北方的胡志明胜利在望,即就是自由选举,南方的共产党组织一直坚持反殖民主义斗争,北方的共产主义阵营拿下全越,没有多少悬念。

      一贯密切关注世界动态的美国不甘寂寞,以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为借口,于1954年9月策划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将越南南方、老挝、柬埔寨等纳入保护范围,扶植亲美势力,这实际上是“马歇尔计划”在东方的延伸和实践。

       美国公然抛开了《日内瓦协议》。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始向南越提供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并开始派遣军事顾问和特种部队,参与战争,阻碍越南统一。

图片

      起初几年,1955年至1961年间,美国主要采取了防御性的策略,试图通过军事支持稳定南越的政局,抵抗北越和越共的渗透。几年下来,效果不大,北越进攻从未停息,南方的政权根本无力支撑。

     1961年,肯尼迪上台,加大了对南越支持的力度,增派了军事顾问,投入了直升机等作战装备。美国还实施了一项秘密行动,即向老挝派遣特种部队,以毁灭北方通过老挝向南方输送物资和人员的“胡志明小道”。

      1963年11月1日,在美国暗中操纵下,南越发生了一场军事政变,南越总统吴廷琰在政变中被杀死。从此以后,南越政局更加混乱和动荡,而北方的攻势越来越猛烈。

      1964年8月2日和4日,北部湾海面先后两次发生了美国海军驱逐舰被袭击,美国人放出的消息说是北方的海军快艇首先开火,即所谓的“北部湾事件”。美国声称这是北越对美国舰只的无端挑衅,迫使国会通过了“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约翰逊总统得到授权,美国将使用武力对抗北越。由此,美国开始对北越进行大规模的空袭行动,即“滚雷行动”,同时,陆续增派作战部队。至战争最激烈的1968年,美国在越南的驻军已达到了54.3万人。

图片

       然而,有中苏的强力支持,美国人并没有收获越南战争的预期效果。现代化装备在越南特有地形和游击战的阻击下,难以发挥明显优势,消耗一天天增大,伤亡与日俱增。

      1969年1月20日,新总统尼克松就职后,他提出了战争“越南化”观念,要将战争的主要目标转移到南越自己的政府和军队,美国要逐步退出。很明显,厮杀几年后,美国不堪忍受战争重负,他们动摇了。可是,为了面子,为了美国的地位,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尼克松主动向中国示好,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最后停战做铺垫。

      1973年1月27日,美国、北越、南越、越共四方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了隆重的和平谈判,最终签署了《巴黎协定》,四方共同宣布,将结束长达二十年的越南的战争,在停火、撤军、交换战俘、保障人权等方面约定了共同遵守的事项。美国首先承诺从越南撤出所有作战部队,北越也承诺停止对南越共产党的支持,但保留了在南越境内的一些军队和基地。

图片

       停战协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双方仍在调兵遣将,暗中较劲,局部战争仍在继续进行。1975年4月30日,北越胡志明军队攻占南越首府西贡市,占领了总统府,插上了越共旗帜,越南战争的结束,南北越实现统一。在此之前,美国已悄悄撤离南越,尽管极不情愿,但已无力回天。

       现在看来,对于越南来说,这场战争是飞来横祸,由于自己不争气,内部不团结,被局外人操纵,白白地打了二十年战争,无辜增加了人口死亡和财产损失。据估计,有超过300万名越南人死亡,包括200万名平民,还有300多万人受到重伤,还造成1200多万难民,国家衰败,民不聊生。

       对于美国,也并没有拿到多少预期的红利,历任总统遭到民众强烈非议,大把大把的美元消耗在那场战争的泥潭,更有超过30万名美国士兵伤亡或者失踪。韩国、澳大利亚、泰国等盟国伤亡20多万人。这场战争简直是一场灾难,也是一种国家耻辱,无论国内国际,谴责的声音从未间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