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手拍的8张照片,每一张都是遮羞布

 走读生日记 2024-05-13 发布于浙江

德思勤广场随手拍了7张照片,带来一些感触,乱七八糟毫无章法的感触,触到哪里说到哪里。这些感触的涌现,让我感觉这些照片也具备“遮羞布”的属性,它们让我短暂的从自欺欺人自我感觉良好的随波逐流状态里逃离出来。

我想逃离得更远一点,依赖“遮羞布”苟延残喘的日子,并不好过,也没有谁愿意一直过下去。

有些敏感且脆弱的隐秘想法,实在找不到确切的词句来叙说。

对了,这第1张“伤痕”是去往德思勤广场交通工具上随手拍的疫情遗存,不是在广场拍的,凑在这里,算这些感触的引子吧。

另外,这些感触也可以直接看作是这些随手拍的“说明”,或者简单理解为“看图说话”——为什么这么拍这张照片?因为这些感触的加持!二者相辅相成。

1.遗存

遗存,来自一场此刻看来有些莫名其妙的疫情

前一阵子,关于疫苗以及研究疫苗的核心人物一度成为热点。这些天很少看到相关信息了。

好了伤疤忘了疼,一直是一种无法被定义好与坏善与恶睿智与愚蠢的传统。甚至,有些伤疤还没有结痂,就已经屈服、原谅或者忘记了施暴的对象。有人把这种懦弱、麻木粉饰为美德,真希望信奉这种美德的人,有生之年都活得伤痕累累,给他们足够多的展现这种美德的机会。

一度比绿帽子更让人焦虑的就是曾经疫情期间的绿码。在历史的某个瞬间,一个神话很快就会沦为一个笑话。

如今看来,在那个所有人都被绿码搞得焦头烂额的时期,我蜗居在江南,硬是把自己封闭了差不多整整两年,这个坚持是有意义的。之所以如此固执,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不相信这些疫苗,因而绝不去打这些疫苗。我只能尽全力管好我自己,仅此而已。

遗存,让我想起这个母亲节前一天,一个四年级小朋友写给奶奶的文字。

母亲节前一天,四年级小朋友写给奶奶的文字,读出眼泪

2.方向

一处广场,也是一条路的一部分。

站在这段路上,该往哪个方向去,大多时候自己没有太多自主权力。为了生存,每个人去往的方向都是为了达成内心渴望的方向。

在这样的路上,长,短,上坡,下坡,宽,窄……都是隐形的,都充满了象征意味。谁走在这样的路上,谁才可以感受和体会。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想,1260多年前的李白,恐怕也是因为明白这样的道理,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沧海横流,哪里又有一帆风顺的捷径呢。

3.过客

卖水果的大叔,每天都会面对无数过客。

我想,他知道谁是顾客,谁是过客。他坐在高楼大厦的幕墙之下,神态漠然,就像所有早已一眼看透未来的人,轻易不再会有梦想和期望。

担子里的水果,大概率上会卖完,每天如出一辙的程序,不过是昨天价钱高一点今天价钱低一点,昨天卖完早一点今天卖完晚一点的区别。

那一刻,我也是他的过客。

我知道,说不准某一天我也会这样坐在某座城市某个商圈广场的高楼大厦之下,贩卖我残存的有生之年,唯一的目的只是为了继续活着。

4.锻炼

我一直固执己见:阅读是最好的锻炼之一。

身体肥胖并不可怕,即便被人称作“肥头大耳”。精神肥胖才不可救药。一个精神健美的人,又怎么可能面对他人“肥头大耳”四个字而暴跳如雷歇斯底里?

我敬重每一位走进书店走进图书馆的人,他们都是喜欢锻炼的人。

比起身体,精神更需要锻炼。

5.风景

这个时代,不再适合品味卞之琳这首《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个时代,我们都在被各种各样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垃圾)装饰,楼上的人,也终归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只是,如今的人,还有几人拥有可以装饰别人梦的质地呢?

太多人,早已沦为垃圾信息的一部分。

6.无题

这注定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无题,是最接近答案的一种“平替”。

在一间屋里,彼此都可以活得形同陌路,又何况一座城市。当然了,所谓的爱情并不能等同于友情。总要认真想想,哪里又有那么多可以配得上“友情”两个字的感情?

比起“我在奈何桥上很想你”这一类早已烂大街早已成为又一种景点“牛皮癣”的标牌,这个标牌同样不具备让人耳目一新的韵味。

同一座城,为什么好久不见?

能见的人,都在与可见的人推杯换盏,谁会关注这些比“我从小喝到大”的椰汁还寡淡暧昧的“鸡汤”。

没啥好说的,我也是一个“既无人可见又无人想见”的人。

7.广告语

我要说这张随手拍的焦点是那句广告语,不知道有几人相信。

为城市
点一盏不息的灯

别管有几个人相信,有没有人相信,我自己相信。同时,我也相信这盏灯下的青春。

8.气球乞求

与孩子相比,我们大人早已失去了太多自由与选择。

面对一个气球,我们没有勇气为自己买一个拿在手里,更不会肆意把气球放飞,看着气球漫无目的却又自由无比的飞向高空飞向远方。

我们大人早已经习惯把自己锁在自己设定的笼子里。明明是自己设定的笼子,却死活不肯承认,直到终有一天在笼子里死去。

在死去的过程里,可悲的是,太多大人还会竭尽全力把孩子塑造成“大人”,周而复始。

但愿我想多了。但愿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拥有选择和自由。

20245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