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阿勒泰,想见谁我不说

 小樱花的日记本 2024-05-13 发布于浙江

小樱花的日记本

少年湿漉漉的眼睛昭示着他的慌张,并极力掩饰这伤感,在他面前的是两人未名的前途。而在文秀答应他留在牧场的一瞬间,他却好像什么都不怕啦。

他喜欢的女孩也喜欢着他,对着阿勒泰的风、草原和雪山,他们会养一群牛羊,骑着骏马,再生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阿勒泰会见证他们的爱情。

巴太特意和李文秀说:“你不要太热情知道吧,你要凶一点,不然你会有很多男朋友的。”

一听这话,看剧的我乐了,第一反应是:很多是多少啊。

文秀别听他的,咱们要多多益善。可能夏天也会犯桃花癫。

观众看那些明星,当然是喜欢其中的颜色的。于适饰演的巴太高大又清爽,周依然饰演的李文秀纤弱又秀美。这对CP好好磕。

搭配上阿勒泰的风土人情,辽阔的草原,女性柔软和男性粗狂,人性淳朴,都呈现在短短八集里。

作为电视剧,已经足够赏心悦目了。

就算不生活在牧场,巴太仍旧是阿勒泰的孩子。那把结束踏雪生命的刀,从此代表了踏雪。因为尖锐刀具不能带上列车的规定,同样选择了骑马回家,巴太和他的父亲还真是像。

身处草原,当你热爱脚下延展开来的这片土地的时候,自然就学会了认知自然的方式,并意识到自己拥有着爱护自然的本能。

在《阿勒泰》剧中的结尾。巴太为了救了心爱的人,杀了心爱的马,这个结局是他选择的,他接受,但他不能原谅自己,所以在那以后的很多年里,巴太和文秀再未见过。

后来,他们在新年的烟火的里看见了对方,我清楚地看见了你,你也清楚地看见了我。

所以这就是结局。

相爱,遗憾,思念,重逢……在没有相见的日子里,时间也是有意义的。这段时间给人喘息,让人明白是该是淡去还是愈加浓烈,才能更好的回来。

巴太和文秀的爱情太过纯真,让人不禁怀疑,二十岁的爱情是这样的吗,巴太欺负文秀的场景明明像是青春期的男女,甚至更小的年纪才会出现的样子。

但是,在草原,在这样一个没有什么欲望,没有阴谋的地方,环境造就了巴太和文秀的天真。

那样细腻,灵敏,情愫在心底蔓延生长却难以察觉。以前,我们也经历过这样的爱恋,只是记不清是何时了。

草原少年和汉族少女的初见,巴太从树后面探出身把文秀吓得跳进了河里,文秀还拿巴太没办法。两颗心一点点的靠近着,这才是爱情美好的原因。

天然且纯粹着,忐忑且炙热着、闪躲且亲近着、不知不觉深情着。

巴太对文秀表白的树林,阳光从树叶间洒下来,透过树叶是明亮的颜色,叶子绿的发亮,像是溪水里洗过的一样。

少年湿漉漉的眼睛昭示着他的慌张,并极力掩饰这伤感,在他面前的是两人未名的前途。而在文秀答应他留在牧场的一瞬间,他却好像什么都不怕啦。

他喜欢的女孩也喜欢着他,对着阿勒泰的风、草原和雪山,他们会养一群牛羊,骑着骏马,再生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阿勒泰会见证他们的爱情。

在这对二十岁的年轻人面前,还有什么会阻挠他们呢。

夜晚也很美,月光时不时落在文秀少女般文静秀美的脸上,四分甜蜜,三分懵懂,还带着一点明知故问的狡黠。融进了月光如水似的清冷的夜色里。

《阿勒泰》是美的,展现出来的爱情也是美的,但是也因为美,所以显得不够真实。

看完之后心里飘飘然的,总觉得没有交代清楚,像是爱情留在了它最美的时候,云雾遮罩般。

生活在现实的观众是明白的,是通达的,所以像阿勒泰这般莫测的,便是激发观众,要去进一步谈论的缘故。

和真实的故事越是能够形成对照,就越是想去追,却也追不到,看不清的。

正因为这部剧画面太美了,所以面对剧情的留白就显得看不够了。

文秀去了北京,出版了书,但是生活里没了巴太,总像是少了些什么。

巴太,你要是再不会回来,文秀就要忘记你啦。不要佯装的暧昧,不要佯装的木知木觉,把这些年的缺憾快快的补起来。

我也有些好奇,长大了的少男少女,是否依旧相信他们之间曾经的爱情呢,是否依旧愿意为那段爱过、痛过、难忘过的日子,为此写下序章呢。

长大后的文秀和巴太,一个是不怎么赚钱的作家,一个是回乡放牧的牧民,两个人都刚刚够依靠事业维持个人的生活。

庆幸的是,起码在重逢的那一刻,爱情,还是他们眼中“纯粹”的东西。

我宁愿相信,巴太和文秀的爱情会遭遇真实的瑕疵,会吵架,会逃避,即使如此,却也还是会相信爱情,彼此相爱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