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灿烂的花园》第三集:这就是正念生活

 一线教师丁爸 2024-05-13 发布于浙江

01

刚刚过去的周末只有一天,继续追看张颂文老师的综艺《灿烂的花园》。

这一集看下来,眼眶红了,特别是最后的即兴表演,当你的亲人已经永远离开你,你回到亲人曾经生活过的房间,夜深人静,突然在桌面桌面上看到亲人的照片,你的内心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表演中,张颂文老师全程没有讲过一句话,一切都是平常生活的样子,喝水、吃东西、躺下睡觉,无声无息之中,悲伤震耳欲聋。

几集看下来,一个比较明显的感受,这档综艺简直是张颂文老师的系列表演公开课。不过,与表演技巧相比,张颂文老师可能更想传达一种表演理念: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离不开对具体、真实生活的感知。

正如张颂文老师下面这一段话:

02

不过在我看完第三集之中,我还是想从教育、育儿这个角度来谈谈我的一些启发。

第一,把孩子引入平常、具体生活。

第三集开篇就是张颂文老师带着大家去赶集,烟火味十足。吃街头板面、买一盆花送给马婶、挑选去年的栗子,每一样事情看起来是那么平常,那么具体,但是透过镜头为什么让人感觉到触动,那时因为一个人感觉到平静的时候,就是立足当下,认认真真把当下的事情做好。

早上该起来了就起来,该吃饭了就吃饭,感觉困了就去休息,想要去买东西就好好享受购买过程。

我想这样的生活就是一种正念生活吧。只关注于当下。

回到孩子身上也是一样的,现在我们的孩子是活在大人的经验之中、活在抽象的生活之中,甚至活在虚拟的空间之中。他们是远离具体、有烟火味的生活的。

有时关于孩子的成长,我们不一定要创设如何巨大的惊喜,不一定要在假期出一趟远门,让孩子玩点印象深刻的项目。把每天的生活过好,孩子也能成长,也会快乐。要去买菜了,把孩子带着,不要老是问孩子吃什么,到了菜场看到什么就跟孩子聊什么;做饭了,孩子凑上来想要帮忙,也给孩子一些简单任务;甚至在晚饭后,没有目的的在楼下闲逛,也是一种别样的体会。

第二,情景模拟要建立真实感受之上。

对于孩子来讲,让孩子习得一些技能,我们常常会采用情景模拟,进行角色扮演。但是往往我们会给孩子虚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可能孩子并没有去体会。

第三集中,最后的即兴表演环节,就是一个非常好示范。小马、刀哥他们先去了马婶家,大家吃饭坐在一起聊马婶过去的事情,突然聊到马婶先生去世的事情,马婶黯然神伤,大家听着也难受。后来小马他们回到小熊花园后,跟颂文老师聊起马婶先生去世的事情。颂文老师就跟大家说,要么我们来一次即兴表演,大致就是讲亲人去世之后我们的心境。其实此时让大家在表演这样的场景,大家的代入感是很强的,一方面刚刚去了马婶家听了亲人去世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这样一个主题无疑也会勾起每一个心中亲人离开后的种种。

回到让孩子情景模拟这样事情上,也是如此,有时候孩子刚刚在学校与自己同学发生了冲突,回到家之后,家长发现跟孩子沟通比较困难,那么就可以试试情景模拟,家长和孩子扮演一些角色把场景还原,此时由于孩子在学校里面是面对过真实场景中,还原起来是比较接近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