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到底是龙还是猪,嗯?

 海棠盈香 2024-05-13 发布于北京

上海博物馆新馆的青铜展上

我看到了一件特别的青铜器

是一件青铜磬

磬是被发明出来较早的打击乐器

最早是石头制成,为石磬

到了青铜时代的商代晚期

就出现了青铜磬

磬的用法是用绳子悬挂在架子上
用槌击敲击发出声音
所以青铜磬上面有一个孔用于挂绳子
这件青铜磬有十个乳钉状枚
其中中间那一个,是敲击点
仔细看,能看出敲击痕迹
它的周身布满纹饰,其造型……
它来自商晚期,被命名为
龙形磬
啥?这是龙形……
难道不是……猪?
要说动物的辨识度
猪是辨识度很高的一种
因为它的鼻子很特别
这个动物的鼻子多么像猪啊
还有那胖胖的身躯
小短尾巴、小短腿
这分明就是一只猪啊!

然后巧了,在湖南博物院
我看到一件类似的青铜磬
这件与上海博物馆那件
是不是特别像?
造型基本上一样啊
再来看说明

商 豕磬

哈哈哈哈~~我说什么来着~~

豕[shǐ]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是象形字,本义即猪

长吻、大腹、四蹄、有尾

你看这件青铜磬的造型

和商代的豕字是不是一模一样?

见下图1那个字

湖南博物院还说

目前所见豕磬数量不多

皆为湖南出土

也就是说

上海博物馆那件也是湖南出土的

你们两家博物馆打架吧!哈哈~

你觉得是龙还是猪呢?

现在,猪有好吃懒做的贬意

比如说人是猪,就有骂人的意思

但在古代,猪可是神圣的动物

我国古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驯化了野猪

开启了养猪历史

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所以猪曾是能解决温饱的神圣动物

你看“家”字怎么写,房子里面有

养着猪,才叫一个家

在湖南博物院,除了青铜豕磬

我还看到一件商代青铜豕

这件可算镇馆之宝了

因为尊非常少见

在商周青铜器中只此一件

这只猪

双目圆凸,长嘴上翘微张

躯干健硕,四肢刚健有力

臀腹滚圆,膘肥肉壮

是一只孔武有力的野公猪

其造型风格上还是很写实的

猪的全身布满纹饰

那嘴、那鼻,还有那短尾巴

其造型和纹饰

上面的豕磬多么一样啊

豕尊背部有盖

盖上有一只亭亭玉立的圆雕凤鸟

既是装饰,也是器盖的捉手

这和多数动物造型牺尊是类似的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

在猪的前腿和后腿的正当中

都有一个对穿的圆孔

这是干嘛用的呢?

这只猪尊重达30多公斤

尊是盛酒器,它的容积有13公升

盛满酒之后一个人可搬不动

不过将绳索穿过管孔

两个人就能轻松抬起

商、周时代

我国古人有一大创造

就是发明了阉猪技术

这让养猪技术有了一个飞跃

猪变得更加温驯,也更加肥胖有肉

野猪逐渐向家猪方向发展

随着野猪力大豪勇的特征也消失
而人类圈养家畜品种大大增多
猪逐渐走下神坛

猪崇拜就走向衰落了

好吃又懒做,躺平度一生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哈哈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