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包粽子

 冬歌文苑 2024-05-14 发布于北京

包粽子

前些时日,邻居家送来几个粽子让我尝尝,我一时没忍住多吃了几个。母亲见状,便默默记下了,然后去河边为我打芦苇叶子包粽子。

 那日,母亲穿上雨靴,前往离家数里之遥的隔壁村野河边打苇叶。我们村因乡村整治力度过大,曾经那壮观漂亮的芦苇被当作杂草彻底清除了,如今只有隔壁村的这条野河还生长着芦苇,它们也因此成了稀有的水生植物,这完全是人为造成的结果。

母亲来到野河边,刚开始打苇叶还算顺利,可打到一半时,她沿着河边往前走,一不小心踩到了河边的一个深潭。那潭里满是淤泥,母亲的双脚越陷越深,她惊恐万分,连忙一把抓住旁边的芦苇。借助着坚韧的芦苇,母亲终于艰难地将双脚从深潭的淤泥中抽出。

母亲上了岸,用衣袖擦拭着额头上冒出的冷汗,随即毅然地决定回家。

 回到家后,母亲先将苇叶清洗干净,为确保苇叶的洁净,她反复清洗了好几次。接着,又开始淘糯米,为了去除米中的杂质,母亲也同样清洗了数次。当糯米经过几番淘洗后,变得越发晶白,宛如一粒粒刚被开采出的珍珠,煞是诱人。

 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开始包粽子。母亲用三四片苇叶巧妙地编成一个圆圆的漏斗状,不过这个漏斗的最下面是个尖角,没有圆孔。然后,母亲抓了一把糯米放进去,将漏斗填满。之后,她用苇叶将上面密封,再用扎丝紧紧捆绑。为了美观,母亲还会用剪刀把多余的苇叶剪掉,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

这包粽子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其中的功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包的过程,有些人包得不够严实,这样就很难扎紧,一扎就容易散掉,糯米也会当场漏出;二是捆的过程,如果没有捆绑扎紧,在煮粽子时,粽子经不起高温,在锅里也会散开。

母亲一边包粽子,一边与我闲聊家常,还不时说起我儿时的趣事。在母子俩的欢声笑语中,一个个粽子不知不觉就包好了。

 随后,开始煮粽子。当一个个包好的粽子被放进清水里时,最后一道工序便开始了。过了一会儿,粽子的清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粽子煮熟了。

当粽子从锅里捞起时,我迫不及待地准备品尝。母亲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笑骂我是个小馋鬼。

吃着母亲亲手包的粽子,我感到格外美味。那天我食欲大振,接连吃了好几个。

虽然母亲是个乡下妇女,没什么文化,但她对儿子的慈爱从未有过丝毫亏欠。只是儿子我一事无成,一直没有机会回报母亲,每当想到这些,内心便充满了愧疚。每当说起这些,母亲总是一笑而过,依然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我。

 生活虽然简单平凡,但因为有着浓浓的亲情,而亲情就像润滑剂一样,调和着家庭的氛围,让家庭始终温馨和睦,成为每个人温暖的港湾,值得每个人珍惜来到这人世间的机会。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朱雪锋,江苏省如东县人。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