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昭德晁氏题名石刻辑录

 文化龙乡 2024-05-14 发布于河南
余晁,固定昭德,而昭德出清丰。由文元迄今,湮郁而不彰者,十有七世矣。自惟菲才,待罪史局纂修之任,屡叨上命,顾使祖宗血食之地记载无书。
宋之诸晁父祖孙,曾皆以文学显名,当世如文元,有《澶州宋河祈词碑》,补之公有《澶州登科记》,说之公有《朔问》以明河朔之重,不可割。惟余桑梓之地,反不用情以纲罗编著,发挥宗国之盛,抑独何欤?
——明奉训大夫晁瑮




东眷三世祖晁仲参雅集石题名
今存

正书:皇祐壬辰八月在应河驿。
知郏城晁仲参、叶令李乔卿、进士孔噅,
烹茶于此,皇祐壬辰八月十八日。

马志,雅集石在邑南十里,旧应河驿中,乱石纵横,水流曲折,石缝间其,西南礧然壁立者,刻知郏城晁仲参、叶令李乔卿、进士孔噅烹茶于此。皇祐壬辰八月十八日,字七行、行四字,凡二十有八字,已漫灭。然犹隐隐可读,晁仲参,钜野人,初任上虞主薄,时范文正公,帅杭爱而勖之,其令郏驿寓,田秩悍英果号健吏,孔噅则孝行,旼之弟俱见《临川集》名流雅韵可仰也。

案题名大书云,知郏城晁仲参、叶令李乔卿者,云丽漫抄差京官曰:知县差选人,曰令于慎行笔尘。宋时,大县四千户以上选朝官,知小县三千户以下,选京官知,故知县与县令不同。以京朝官之衔知县,非外吏也。《王荆公集》晁君墓志铭,君讳仲参,字孝先,判官于滁,擢丞大理。汝州郏城来知县事,仲参以大理丞来知郏城,囗口京朝官舍,近人题衔,袭用知某县事,盖未达于官制,率而用之,故为附识于此。

图片

晁端本题名

芜湖薄权泾邑事晁端本、泾尉刘谊、进士王某、晁端佐。熙宁庚戍九月初七日,同游赋诗。
按晁端本前与郭祥正同游赋诗。未数日,又与其僚佐宾客,重游賦诗题名崖上,亦好事者也。今惟郭祥正一诗载于邑志。其端本前后两游,诸诗皆不见,不知崖上尚有刻否。
拓本高一尺,宽一尺四寸,七行,行六字,正书。
郭祥正题名
予自宣城来游泾邑,遂同权令晁端本、尉刘谊公、进士梅及中、晁端佐管道、王纬,至此各賦诗而去。大宋熙宁三年,九月三日书。当涂郭祥正题!


图片



图片



中眷四世祖晁端彦题名刻石

碑刻高一尺四寸,宽七寸三行,行六字,左行正书,径二寸。
熙宁七年九月十日,晁端彦至,长男说之。

按端彦,字美叔,澶州清丰人。官至秘书少监。说之,字以道,一字伯以,官至徽猷阁待制。苏子瞻以著述科荐之,著有《景迂生集》二十卷。司马温公,晚号迂叟,说之慕其为人,故号景迂。卒于建炎三年,年七十一。是时随侍在越,盖年谱十六云!

图片

图片
中眷四世祖晁端彦题名拓图



观音岩中眷四世晁端彦题名
在通州后山,拓本高一尺八寸,宽一尺四寸,三行,行七字,字迹二寸许。
熙宁癸丑,三月二十七日,与端方侍亲,游北岩,晁端彦美叔题。

图片
观音岩晁端彦题名拓图

琅琊山晁端彦题名石刻

熙宁甲寅孟春廿四日,再游,晁端彦题,男说之侍行。
在琅琊山寺祗园西山,石屏路西侧,拜经台西侧。燕度摩崖题刻靠后一方巨石之上。与史烟、燕雍、胡宗道摩崖题刻在同一石之上。宋神宗熙宁甲寅为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此石刻为晁端彦任提点淮南东路刑狱时,游山题刻。同年五月,招提点淮南东路刑狱、都官员外郎晁端彦徙两浙路。

图片

图片



晁端彦温州丹霞山磨崖题名

白鹤山头飞瀑,玉萧峰顶生烟。
溪上空闻流水,竹间不见真仙。

熙宁八年闰四月十二日晁端彦美叔题

右题字在乐清白鹤寺左丹霞山,张文君丹炉之前。
右旁崖上杨景路题名之左,四行,行十字,正书,径一寸三分。
端彦,说之之父,字美叔,清丰人。与章惇子厚,同生乙亥,同榜及第,又同为馆职,常以三同相呼。绍圣初,子厚为相,美叔见其施设,大与在金山时,所言背。因竭力谏之,子厚怒,黜为陕守,美叔谓所亲,曰:三同今日不同矣。历秘书少监,开府仪同三司。文章字法,朝野宗尚,与东坡友善。《雁荡山志》有宋晁端彦诗,不知在温州何官。


宋晁端彦杭州天竺题名

晁端彦侍亲,游天竺。熙宁七年十一月四日。
在天竺摩崖,正书四行,字径三寸。

宋晁端彦杭州灵隐题名
晁美叔,熙宁八年七月八日题
在青林洞摩崖,正书四行,字径三寸。
右行又有晁端彦题名:
晁美叔游,四大字。
在玉乳洞摩崖,正书右行横列,字径五寸

晁端彦南明山题名二处
前段三行,行四字,正书,径六七寸不等。
后段四行,行三字,正书,径八寸,俱左文


晁端彦美叔来,乙卯闰月囗旦
晁美叔题名,在高阳洞沈括之右,有岁次,而无年号,石门洞沈括之左,亦有晁美叔来,四大字。
按晁端彦,字美叔,与苏文忠公同年,后官至秘书少监,观《书史》云,晁端彦收怀素,与皇少卿简大纸一轴。又《宝章待访录》云,欧阳询二帖在朝议大夫晁端彦处。知晁端彦、米襄阳、沈存中,同时则此乙卯,当熙宁八年也。如下拓图:

图片
黄公岩,囗囗囗,晁端彦美叔游。

黄公岩,晁端彦等题名,在南明山石梁上,黄公岩无考。


图片

宋晁仲舒杭州南屏山题名:

晁仲舒与侄端彦、张援同游。
在南屏山摩崖,正书、字径二寸





图片




图片



宋晁辨之篆书鸟体石刻


图片

济宁晋阳山慈云寺晁升之等壁刻
晁升道(升之)、晁息道(兑之)、晁虞道(豫之)、晁決道(夬之)、晁荣道(晁囗之)、王原甫,以甲辰九月来游,遂登绝望大泽,瞰平尽观览之兴。如下图故宫博物院藏扇面所记:

图片


晁说之成县石刻

在成县南,今存。

宋宣和壬寅,清明日,知军州晁说之、司录事张有德、司刑曹蒲賛、同谷令郭造、巡检罗世永、尉王世忠。

按此题名,在成县狮子洞崖上,凡六行、行五六字,至七八字。旧志均未载,皋兰马紫石,知成县拓,蒋颖叔题名,相寄因据录
之。如下图记:
图片

晁子飞狮子洞题名

在成县南,今存。

郡守卑牧郡别驾成绘拉,凤州推官晁子飞同客林循祖来游,观景迂晁先生题字,拂尘而去,淳熙戊申仲夏二十二日。
按此题名,凡七行,行各七字,景迂即晁说之,其题字在宣和时,子飞或即晁说之子孙族姓也。如下图记:
图片

晁公武磨崖题刻
绍兴二十一年,公武以侍郎改剌荣州。重修荣门山环城石桥,四工两万有奇,磨崖大书铭序,今漫灭。如下图记:

图片

晁公武等题名
高二尺五寸,广一尺九寸五分,五行,行九字,字径三寸许,正书。
晁公武邀外兄高邦仪,外弟孙允寿,弟公荣、公退、公适。侄子员、表侄高宁祖、甥王掖,仝观石魚。
绍兴庚申正月二十日。

图片




晁公武刻蜀石经拓图:


图片

图片
晁公武姑丈涪陵太守孙仁宅等题名


高六尺九寸,广四尺,八行,行十四字,字径三寸四五分,正书。
涪陵江心石上,昔人刻魚四尾,旁有唐识云,水涸其下,岁则,大稔隐见不常,盖有官此至,终更而不得睹者。
绍兴庚申,首春乙未,忽报其出,闻之欣然。庶几有年矣。邀倅林琪来观。从游者八人,张仲通、高邦仪、晁公武、姚邦孚。仁宅之子允寿、公武之弟公退、公适,邦仪之子宁祖。郡守孙仁宅题!
图片



晁菽稚题名
在潜山县石牛洞
拓本高二尺四寸、宽一尺五寸,三行、行七字。
元符二年,上元日。晁菽稚率王亢宗
同游,男端念侍行。
详见下图:

图片

《晁公遡题记》

高二尺九寸,广四尺四寸,二十行,行十二字,字径一寸五分,正书。
江发岷山,东流入于巴,其下多巨石。霜降潦收,则石旮森然在水上。昔涪之人有即其趾刻二鱼,或考其时,盖唐云。其后始志其出,曰其占有年,可与之至。曾一出,已而岁不宜于稼。及予至,又出。因与荆南张度(伯受)、古汴赵子澄(处度)、(赵)公蒙景初李景嗣(绍祖)、杨侃(和甫)西蜀张宝(廷镇)、任大受(虚中)往观,既归来,逾月而旱。予怪其不与传者协,亘昔之所为刻者,自为其水之灾,而无与于斯耶?抑或其出,适丁民之有年,而夸者附之而自神耶?将天以丰凶警于下,而象鱼漏之则惧,其不必于政,而必于象鱼,故为是不可测者耶?于是归三十有六日,乃书此以告后之游者。是岁绍兴十五年正月廿八日也。蒿山晁公朔子西。
如下图:
图片
晁革父题名

高一尺七寸,广三尺七寸,十行,行五字,字径二寸五六分,行书,刻石一行。

晁革父、常修父、通父孙子厚、李仪昭、韩德之,甲申中秋日,携碁载酒,聚憇亭上囗談終日,见月而归,常享父、丁子仪、杜辶、约而不至。

嘉定十七囗囗口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