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2024届苏北七市高三三模圆周运动试题的深度分析

 豫见物理 2024-05-14 发布于河南


1 引言

近日,有热心网友向笔者转发了2024届苏北七市高三第三次调研(南通三模)物理试题,称其中的第14题是笔者先前研究过的试题,值得再次分析,也值得收藏。

早期类似研究

物体还能再次做匀速圆周运动吗?

2 试题回放

14.(13分)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板固定在水平面内,板上开有光滑的小孔O,细线穿过小孔,将小球A、B、C拴接。小球A在光滑板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B、C自然下垂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小球A到小孔O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球A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v0

(2)剪断B、C间细线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aA,求此时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aB;

(3)剪断B、C间细线后,小球B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B未与板接触),细线对小球B做的功为W。求小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A的角速度大小ω。

参考答案

3 分析与解

参考解析中已经就三个问题给出的明确的阐述,但是在解析之外,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可能不需要了解,但是教师需要了解。

第一问: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小球A的向心力等于小球B、C的重力。由于比较传统,也比较简单。

第二问:根据参考解析,对小球A和B分别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可以解出小球A和B之间的加速度关系,即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aB应该是aA-g。但是无法求解小球A和B此时各自的加速度的瞬时值。

为了方便分析第二问,笔者在WorkingModel中进行仿真。三个小球的质量均为1kg,小球A到圆心的距离为2m,小球A的初速度为40^0.5m/s。运行程序,可以观察到小球A的运动轨迹并不封闭。亦可以看到小球A的加速度为15m/s^2,小球B的加速度为5m/s^2。

基于Working Model的仿真分析

剪断B、C间细线瞬间,小球A与连线垂直方向的速度没有突变,所以其向心加速度没有突变,但是细线拉力减小,A做离心运动,在连线方向存在加速度,A、B在连线方向上的加速度相等。剪断B、C间细线瞬间A、B在连线方向的加速度均为5m/s^2。因为A已经有了一个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20m/s^2,所以A的实际加速度为15m/s^2。

对于第二问,如果在旋转参考系下分析,则更为简单,因为在旋转参考系下,小球A、B、C是静止的,可以视为连接体,当连接体突然失去一个重力的瞬间,剩余小球A和B的加速度必然等于0.5g。在转换到地面参考系下,由于小球A有向心加速度2g,所以小球A的实际加速度为1.5g,小球B的实际加速度为0.5g。

第三问:剪断B、C间细线后,小球B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B未与板接触),细线对小球B做的功为W。据此可知,细线对A做功为-W,即A球的末动能为Ek0-W,据此可以解出瞬时速度。对于B而言,当B球位于最高处时,细线对B球做功W,B上升的高度为W/(mg),则此时A球到旋转中心O的距离为L+W/(mg)。有了瞬时速度和瞬时距离,而且此时瞬时速度与连线还垂直,则小球A的角速度大小ω是可解的。

基于Working Model的仿真分析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A此时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此时的加速度7.361m/s^2并不是它的向心加速度。考虑到A与B用细线相连,而B的加速度为2.639m/s^2,可得A的向心加速度为4.722m/s^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