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巢在广州杀了10万阿拉伯人,是为中华民族做了一件好事吗?

 兰博2000 2024-05-14 发布于湖南

说起黄巢,大家都想起他做的那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生于公元835年,死于公元884年,是曹州冤句人,他的家族以贩卖私盐为生,非常有钱。

黄巢在广州杀了10万阿拉伯人,是为中华民族做了一件好事吗?

商人有钱了就想当官,可是黄巢和洪秀全一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就是考不中。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前后,黄河流域发生连年的旱灾,出现了严重的灾荒问题,王仙芝就号召农民起义,但是很快就失败了。

黄巢在广州杀了10万阿拉伯人,是为中华民族做了一件好事吗?

而黄巢在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市)也发动了农民起义,还算有些成功吧,因为他打入长安了。

黄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名声不佳,虽然他起兵反抗唐朝,只是为了自己当皇帝。而他的起义,杀害老百姓,强夺民女,抢夺民财,甚至在粮食不够的时候,以老百姓为食吃人肉。

但是有人说,黄巢也为中华民族做了一件好事,就是杀光了广州城内的阿拉伯人。

众所周知,阿拉伯人生活在沙漠里,环境和气候极差,不利于人类生存。很多阿拉伯人就移居到外国生活,因此看上了我国广州。早在唐朝时期,就有很多阿拉伯商人移居到广州,包括已经被阿拉伯化的波斯人。

(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帝国侵占了波斯帝国,波斯国王被杀,波斯国王的儿子卑路斯带着王族出逃,最后在中国定居,后代都成为中国汉族人。

而剩下的波斯人被阿拉伯人同化,信阿拉伯人的宗(JIAO),穿阿拉伯人的服装,生活习惯随阿拉伯人,还否认自己的文化和祖宗,认阿拉伯人当祖宗。)

因为我国一直对外国人很友好,这些阿拉伯人在广州城内十分嚣张,最可气的是,公元758年,当时的阿拉伯商人由于不满当地都督韦利见的统治,竟然买通了雇佣兵开始大肆在广州抢掠烧杀,然后雇佣兵又得意洋洋坐着船扬长而去。

黄巢在广州杀了10万阿拉伯人,是为中华民族做了一件好事吗?

看看中国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旧唐书》记载:“癸巳,广州秦大食国、波斯国兵众攻城,刺史韦利见弃城而遁……”。

《资治通鉴》上也记载:“癸巳,广州奏大食、波斯围州城,刺史韦利见逾城走。二国兵掠仓库、焚庐舍,浮海而去。”

而我国大唐从安史之乱后,实力大衰,也对付不了他们。最后这些阿拉伯人越来越多,甚至达到10万人之众,超过了在广州城内的中国人。

这些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化波斯人,在我国广州等沿海地区建立了专门的住所——蕃坊,就跟我国在外国的唐人街一样。

于是这群阿拉伯人在广州生活得十分滋润,乐不思蜀,以为广州就是他们的家了。

为了保证自己更安全,阿拉伯人还用了很多金钱打造了一支由昆仑奴(黑人)组成的部队,就如雇佣兵一样,最鼎盛的时候黑人兵多达数千人。

阿拉伯人组织的武装力量虽然保证了他们的安全,但却影响到了唐王朝在广州的正常统治,对中国广州人是很大的威胁。

黄巢进了广州城,可不会惯着阿拉伯人,他一见这些包着头的阿拉伯人就生气,对城内的阿拉伯人进行了一次大屠杀,总共约有10万多阿拉伯人遭到黄巢的杀害。

网友评论道,幸好把他们都干掉,否则的话,广东、福建就变成斯坦国了。

从此之后,我国古代领土上很少有大量阿拉伯人了,也没有黑人了。宋朝时期的福建泉州蒲氏家族只是少数。

但后来元朝又从西亚运来色目人(阿拉伯人和西亚精神阿拉伯人),在明朝时和中国人通婚,形成了我国一个新民族,这是后话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不同立场上有不同的观点!大家认为,黄巢杀了十万阿拉伯人,算不算是坏人做了好事,对中华民族做出了贡献?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