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码字50年之写在前面的话——从追求名利到更看重表达

 江北大汉 2024-05-14 发布于江苏

坦率地说,我最初之所以迷恋码字,是因为它可能是对我来说通往名利场的一条最为可行的大道。小时候的我,不爱说话,家庭背景也寻常——父亲是教师,母亲是税务员,长相也当不了演员,体格当不了运动员……我有的是对文字的热情和敏感,从小学到中学,作文是我最拿手的。也因此,曾经为之奋斗了数十年。我这样的想法对吗?今天看来应该是有问题的,但在当年,在我青春年少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是问题;并且,在今天的很多年轻人眼里也未必就一定是问题。然而,当我历尽沧桑,见过了太多的人与事,对于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到了一定的深度的时候,我不能不说,从前的想法还是有些幼稚。

客观地讲,无论是什么人,无疑都希望能够拥有更为美好的生活。想要拥有更为美好的生活,那么,就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基于这些,名声或者说名气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满足人的虚荣心,也能够在一定的方式与条件下转换成物质。所以,努力赢得一定的声望,获得一定的地位,争取更多的物质财富,也就成为很多人的追求。

我的名利思想曾经跟我年龄一起增长,而且尽管我没有达到我所羡慕的很多人的那样的高度,但说实在的,与无数普通之人相比,我或许也是他们所羡慕的。比如说,我码字应该超过20000万字,发表出来的则超过了400万字,是不是还算不错的成绩单?早在20年前,我就已经出过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了,这是不是也是很多码字之人十分渴求的?还是在那一阵,我成为了国内比较知名的网站“国际在线”“观点”频道的主笔,一年发表的各类评论超过100篇,是不是也挺值得一提的?至于13年前,我受到山东齐鲁频道“快评天下”导演刘艳红的邀请,作为该节目的嘉宾出现在电视镜头前,我以为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的人肯定也不是很多。

追求名利,并且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样的想法——大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的10年中,我曾经设定了一个目的,即每年的发稿数与挣得的稿费,以20%的速度增长。而且,最后我真的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最高年份,我每年发稿超过300篇,稿费收入则超过了我的工资水平。所以,我曾经是比较舒心的、也是比较得意的。但是,最近这些年,我的想法和做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名利之心越来越淡薄,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为什么我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现在的年龄,让我越来越接近人生的终点是原因之一,而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意识到了表达其实是更重要的事则是另一原因。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这句话在20多年前,曾经一度十分流行。这话说得对不对?对,也不对。说对,那是因为钱委实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我们不能无视它的重要性:享受生活甚至于维持基本生活,我们都不能没有钱;与此同时,能够合法拥有很多钱,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你的能力——至少是挣钱的能力。但是,在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钱,也可以说是相当的物质财富的情况下,如果因为贪欲,希望拥有更多的钱,则可能坏事——让你沉沦、让人堕落,遭遇很多麻烦。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乏很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到我这个人生阶段,因为从工作岗位上已经彻底地退下来了,同时拥有一份还不错的、足以保障基本生活、在至少是一部分人来说则是比较体面的生活的养老金,假如还不能看透、看开,依然为名利所困扰,我觉得可能就与我的年龄不符,与我的阅历不符,与我应该拥有的通透、豁达的人生高度不符。所以,今天的我不再把在什么档次的报纸杂志上发文,一年能够发多少文、挣多少稿费太当一回事,而把能不能自由、顺心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历史、对世界的种种思考,看得更重。有鉴于此,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努力保持“日更”,对于网友们的评论非常在意,并乐于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当然,我们这世界从来都不会完全跟着我们的主观意志走。哪怕是玩微信公众号这种似乎应该十分开放、更少禁忌的自媒体,其实也还是有边界的,或者说有一定的制约因素的。所以,表达在今天也许既是一件开心的事,同时又是一件很需要费心费力的事。然而,既然已经到了这样一个人生阶段,既然已经认定我们这年龄的人,不该对名利之类依然太过执意,那么,就应该在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哪怕有些坎坷有些难度。因为如此这般,不只是对于我们的恒心的一种测试,也是体现我们睿智程度的绝佳方式。

从追求名利到更看重表达,反映的我的追求的变化,也是境界的提升。并且我相信,很多同好都会有这样一个心路历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