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作家|李石村:  我的伯父

 百姓文学社 2024-05-14 发布于云南
       我的伯父生于清光绪21年(1895),学名啟名,殁于1986年,享年91岁,仙逝35个年头了。他定格在我心中的影象,身材高大,剃光头,八字须,但从不留须,一张古铜色的脸,脸上泛着熠光,终日难见笑容,也难见愁容,写着钢毅与冷峻。他的早年的事,我知之甚少,因为他不多言。翻开家谱,便知他一生实在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他的原配1933年便病故了。1933年,他正值38岁,中年丧妻啊。伯母生下二男二女,她撒手人寰后,其中长子瑞雨因瘟疫少年夭折,继而次女万梅也夭折。在旧中国人们生崽不少,但养成人却很难。瘟疫与饥饿常常绳索般将稚孩活活勒死。而长女国梅出嫁长启曹氏人家,因夫君劳力不强,生活一度拮据。于是伯父与其次子瑞岚(万春)相依为命,煎熬着日月到土改。不知何年(谱无记载),伯父续配颜氏。颜氏伯母生于1897年,于1967年(7O岁)病故。未生育。尽管如此多磨,人丁稀罕,1950年翻了身的伯父毅然胸怀国家,支持儿子瑞岚参加志愿军,将独子送往抗美援朝前线。伯父不识字,但是身经战乱与贫弱,识得国家不存,家何寄焉之大体。此情此怀,可敬可泣!堂兄复员后配大泉X氏女,因多年不育,60年代初相商离婚。之后堂兄续配罗氏,生二男一女,堂兄终因历军旅风雨,落下风寒,病侵脏腑,且带病劳作,医药不济,不幸于1978年10月病逝。此时伯父已83岁,而其长孙年仅13岁。老年丧子,何其悲哉。况且耄耋之年,携孙挈幼,生活何以为继?好在其罗氏媳妇为人忠厚,懂得孝亲,翁媳相扶。罗嫂嫁入李氏带来一女,此时芳年17,名招英。1980年值分田单干,招英女充男丁,卷起裤脚,驱牛耕地,播秧莳田;背起竹扛,上山割茅砍柴,样样能干,助力伯父苦度了老年丧子之艰。凭此,李氏门庭无由忘却招英在小塘撑起欲坠之家的功劳。面对厄运,饱经沧桑的伯父,一如既往地劳作,天天早晨割一担茅草。他的茅草捆得十分别致,一根紫木条扎在茅草的下半腰,扎出力量与紧凑,不大肚,不歪斜,扦在两端尖尖的竹杠上,一上肩一开步便颤悠去了抑在内心的忧愁,颤悠出了日子的希望。伯父与我们家不在一个生产队,但他的劳动技能定然是高超的。他一生顶着小塘这片高天,踩着小塘的黄土,一踩便踩了91个春秋,哪个山头哪条沟渠哪丘田地没有他的汗水与足迹?
       时遇维艰,我的父辈们虽无白居易笔下“能来同宿居,听雨对床眠”的缠绵与亲爱,但从来不拌嘴,也不因蝇头小利纠葛。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大年小节,有菜冇菜,一大家子你往我来,聚个人气,吃出个和谐与宁静。伯父与父亲都嗜酒,撮几粒炒黄豆,两杯对饮,缄口不语,话在酒中,情漾脸上。哪像有的人家的兄弟,为一根芧草之利争得面红耳赤,甚而出口互骂亲娘,蠢如牛牯,不知谁占了谁的便宜?
       我的三婶,郑氏。1960年居广州饿得实在受不了,便携了三个不足10岁的女娃回到小塘。她以为乡下是长庄稼的地方,饱肚子当没问题。回来后方知乡下遇上大旱,年成无收,也处在饥荒中。伯父一家乍添4口,如何是好?伯父把一夹好点的青菜,大一点的胡萝卜让给广州回来的几个侄女们吃,自己吃些更粗的东西,譬如薯根青藤根苦株菜之类,吃得连走路也挪不开步子,连两只脚肚也浮肿起来。伯父的厚人薄己、隐忍大度的心胸可鉴可叹。
       有几件事印在我的心灵深处,让我没齿不忘。我们少小时每年大年初一爬起床后抹一把脸,便奔伯父家里去拜年。
      “伯父,给拜年了。”
       随即他便给我们一挂鞭炮,然后塞给一个红包,红包里包着5角钱。
       “去玩了。”伯父并不开笑,声音里却酿着温润与喜悦。
       我们便走出巷子,点上香,劈叭地燃放着一粒粒鞭炮,幽深的巷子里滞着浓浓的硝气与喜气。
       还有一件事。我们村的山上野物可多了,麂子呀野猪呀一群一群的。村里一班大人们便常常上山围猎。这是件热烈而动人心魄的事。才才、朋朋老兄们在村前一扳鸟铳的矶子,呯!几条训练有素的猎狗便咣咣地吠着摇着尾巴从曲折的小巷奔了过来,它们知道要去赶山了。鸟铳声也惊得伯父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拖一把刀,奔向村前。“狗,狗!”他一吆,狗们像是簇拥司令般地围上伯父,然后一行人上了山。听得山坳里那狗边狂吠边奔跑,忽近忽远,突然“呯”地一铳,猎手们便挑着一只麂子回村了,个个脸上漾着微笑。伯父围猎的瘾实在大,就像有些人有十足的赌瘾与烟瘾那般。但他从来没背过铳,他只是在伏下了好几把铳的山坳的另一面呜呼呜呼地呐喊着吆着狗去追猎物,将猎物往伏下了铳的那面赶去。至于他为何不持铳,于我至今也是个谜。兴许他没那份闲钱买铳呢。那时我不足10岁,见了大人们在剖那麂子,我便似乎已经闻到了麂子的肉香。因为伯父分了麂肉,煮了,便一定会用一个小菜碗盛上麂肉送来我们家的,我们好几个姊妹便一定能尝上这美味。在那个饥贫的年代,在我们幼小的年轮段,有几个家庭的伯父能这般地疼爱自己的侄儿的?
       当然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了,野生动物多,且那保护的法还没立呢。
       伯父上山围猎的瘾大,也喜欢下水摸雨。我们村前的小溪两侧尽是石堀,那泉水便清澈地从堀里溢涌出来,那鲶魚秤星魚便咬着尾悠悠地忽闪出来又悠悠地闪入堀里,馋得你直跺脚。也有石砌的溪塝生着许多堀,里面藏着秤星鱼或黄魚。鲤魚之类那是不钻堀的,只躲在水弯密密的婀娜着的油草里。伯父是掏崛的行家,那手小心翼翼地塞入堀里,便往往能将拇指与食指织成一把钳子,钳住那鯰魚的腮帮將鱼拽了出来,胜利地举在空中,那鲶魚狠命地左右拍打着尾儿,企图逃脱,却怎么也逃脱不了。然后伯父折下岸边一根柔韧的柳枝,枝的尾端打个死结,另一端从鯰魚的腮帮穿入又从嘴里穿出,再捏住柳枝头递给岸上观摩着的我。
       “拿稳。”等到柳枝上拴了好几条魚时,“快,拿回去煮了。”
       这时我便提着鱼小跳着回家去了,嘴里哼着的歌声,鱼的劈拍卷动声,溪水的吟咏声织成一组美妙的音乐,在清风中快乐地流动。这时溪间掷过来伯父一句话,“看着路,跑慢些,小心磕了牙齿。”于是一种对于伯父的敬爱鲶鱼般滑入我的心溪,岁月的流水将之漂涤得逾久弥鲜。
       后来,我走出小塘到梅田读完小与初中了。我们的学校临街,我在街上每遇上伯父,“伯父”一声,他便从他瘦瘪的口袋里掏出5角钱塞到我的手心。
      “去买点自己想买的利口物吧。”他并没嘱我要好好读书,但他为自己的侄儿已经走出山外读书了,目光里闪射着期冀与欣慰。那时,熟透的杨梅2分钱一斤,光面1角钱一碗。我揣着这5角钱便像从头到脚全裹着钱,成了大款。计划着,杨梅越吃越饿,还是吃碗光面吧,多淋几滴滷水,反正滷水不要钱。再省下几角钱,买几本连玩画。江姐、董存瑞这些英雄,我便是在连环画里认识的。而于伯父,给我5角钱,那是慷慨至极了。那时一个劳动日才5角钱,就是说伯父把一天的劳动所得赐给了我。我便心思起来,我应当好好读书,将来回报我的伯父。说到将来,我便愧疚起来。后来我参加工作了,却工资微薄,子女多多,生计难捱。别说接济伯父,连他一年一天的生日,我也徒手白食。这恐怕不仅仅是自己日子不好过的缘故,实则礼仪不谙,更事太晚,做人极不厚道。等到伯父过世了,方才明白这层道理,却为之晚也。今日后生孝亲敬长,当及时。什么事都可以推之明日,惟孝惟恩不可推后,而应行之当下。
       也许贱人贱命,我真没见伯父生过病。他寒冬一条单裤,整日劳作不辍,餐桌上难见油星。这样的日子却煎熬出他硬朗的身子骨。惟88岁时曾生病一场,寒热往来,不思茶饭。家无闲钱,他亦不问医生。邻人们也说他到了年纪了,要给他做些后事的预备。这时远居柳州的二姐恰回乡省亲,说这是重感冒,吃了药便会好的。她赶急去三溪抓了几副中药回来,又赶急熬了让伯父饮服。就这么几剂药,却祛了寒,退了热,伯父又寻出酒壶,喝他的小酒了。三剂中药,延了他三年寿命。
       他离世的那天恰逢立夏。晚餐一家人敲了几只蛋煎笋子,还有少许没吃完。饭后伯父与松太叔夜聊,一聊聊到星星隐了去。说聊,其实伯父没多少言语,他只是望着星星听松太叔叽叽呱呱。松太叔说话说累了,便起身回家了。伯父想起还有一点煎蛋剩在盘子里,说蛋太香会引来蜈蚣偷食,便盛了小碗饭和着炒蛋吃个精光,喝了杯水,打着饱嗝才入房寻床铺。第二天,到吃早饭时分,社才隔房门喊公公吃饭,喊一句,没应。入到房里,“公,吃饭!”还没应答。这时四月嫂觉得不对,走入房里,见家公闭着眼,皱纹里写着安祥,像睡着了。推一推,不对,走了。这才打发人四处找我们三兄弟。这时我正在龙泉井忙田里的事,赶紧回来张罗后事。
       我的伯父就这样走了!他活得很难,但他走得却很安逸,很轻松。连皇帝老子也没得到他这份福气。他几乎一生没经历疾病的苦痛,当人生的路走到终结时他一觉便安然地睡了去,此乃人生之大福哉。
       上一辈人先先后后都做古去了。我常想,人来到这世上便跟做了一回客一样,一辈人辞一辈人。有什么念想不可以看淡呢,有什么怨孽不可以放下呢?倒是要像伯父们一样,要努力地顽强地活着,要仁爱佛心地活着,要地道本分地活着。

作者简介:
李石村,男,1950年生,湖南省宜章人。国家汉语学会会员,湖南作家协会会员,湖南诗词学会会员,郴州作协、诗协、楹联协会会员,宜章诗协秘书长、作协会员,宜章文史委常务理事,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于各类纸刊与网刊发表作品二百余篇,500余万文字。其中40余篇获奖。2017年参加中华情散文赛“师生情缘”一文获金奖。已出版散文集《根》、《山径弯弯》。近年参与创作与编辑《我们这一辈》、《宜章红故事》、《宜章老区革命发展史》、《武陵传奇故事》(香港大公报主编).《道德模范谢运良》等鸿篇,并为《中共宜章党史》一书作文字审阅。

W TERM

百姓文社散文杂志社》 纸刊选稿基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