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墙阵马,沉着痛快,宋代米芾大字书法作品行书《晓行巴峡》拓本

 鸿墨轩3dec 2024-05-14 发布于内蒙古
首发2024-03-14 19:39·逸之书法·胶州

文◎赵磊

在中国书法发展历史中,从晋到唐,无疑是书法发展史上一个辉煌时期,五种基础书体基本成型,书法艺术经历了数百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书法派别相继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内涵。然而,进入宋代以后,许多文人开始对宋代现有的书法风气表示忧虑,担忧书法艺术发展的僵化。

在这种背景之下,宋代书法界迎来了一股新的革新——尚意。特别“宋四家”的书法,他们的作品以尚意书法著称,米芾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米芾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镇,更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他对书法的发展作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对后世学书者影响很深。

米芾对前人书法进行学习和借鉴,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书法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不乏创新意识,是宋代书坛极具代表性人物。其书法用笔爽利,被形容为“八面出锋”,用笔纵横,同时又被喻为“风墙阵马,沉着痛快”,这种比喻较为贴切的形容了米芾书法作品中蕴含的力量与魄力,及风格特点。

米芾书法,“刷”字也是一大特点。米芾自己也承认是“刷”字,在回答宋徽宗皇帝关于书法用笔方法的询问时,只用了一个“刷”字,既概括又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用笔时的方法和特点。米芾“刷”字,具有很强的灵动性,反映了米芾对于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也体现了他在书法创作上的独特才华。

米芾学习书法,初时是从唐人入手,后来遇到了苏东坡,经由苏东坡的点拨,转而学习魏晋,现存的许多王羲之书法墨迹(王羲之无存世真迹,大都为唐人宋人临摹之作),不少其实是米芾临摹的赝品,真假难辨。#春日生活打卡季#

米芾行书《晓行巴峡》拓本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