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家庭是否聚财,别看房子车子,看以下三件事

 儒风大家 2024-05-14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据传,民间有一个聚宝盆,可以神奇的生出无数金银财帛,因此被世人认为是财富和幸福的象征。
其实我们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这样的聚宝盆,只要用对了,就能家财万贯,财源滚滚来。

想知道你的家是否聚财,那就看看家里有没有以下三件事。  


1

家有正气,吸财
贝聿铭的家族留下一条家训:“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
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财富。
一个有正气的家庭,自然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吸引更多的财富向其聚集。
安徽有一周氏家族,以善传家。
族中定下一条规矩:“行善以能兴学、教人为上,周济孤寡次之”。意思就是,办学育人是首要的善事,接下来便是周济孤寡穷人。
当时整个池州,都是周家广建学堂的身影,代代流传。
于是,周氏五代以来,才人辈出,几百年来树立的家风令子子孙孙们活跃在各个行业的翘楚中。
作家马伯庸说得好:“古董有形,传承无质。”
一个善良有德的家风,才能代代传承,子孙受益无穷。
从古至今,无一例外。
曾国藩家族绵延200年;范仲淹世代兴旺800年;更有钱镠家族延续至今千年之久,早已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可见正气所吸引来的的财富,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是善缘的积累。
所以,俞敏洪说:“培养孩子如同种树,只有先在根上先滋养他,然后以品德之养分来灌溉,孩子就能长得枝叶繁茂,离阳光更近一些。”
一时的运势虽然显赫,却难以持久。长久的福荫才是每个家昌盛绵延的依靠。
滋养品德,从修养和秉性上择善而从,向善而行,与人为善,就是在养护根基,总有一天,家族的枝叶会撑起一片天。

2

家有和气,聚财
和气是家庭幸福的基石,也是聚财的关键。
作家沈从文独自从湘西来到北京谋生时,也曾遇到重重困难。
但他为人谦和,从不与人争执。于是在他困难之际,便总有贵人相助。
稿件有郁达夫帮忙寻找发表途径;工作有林宰平在前托关系。
久而久之,沈从文安了家,文学之路也越走越顺畅。
一个人有和气,事业就会顺;一个家有和气,财运就会来。
国外一项亲密关系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与母亲关系亲密,则会每年多挣8.7万美元;而若是与兄弟姐妹亲近,则会每年多挣5.1万美元。
也就是说,家庭关系越亲密的人,越容易取得成功。
《礼记》有云:“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彼此包容理解,是一个家的兴旺之道。
俗世烟火,谁家都免不了鸡毛蒜皮。为了一点磕绊恶语相向,只会消耗彼此的感情,留给家人遍体鳞伤。
学会把自己的好情绪,留给家人,才能把爱留在家中。

一个温馨和睦的家,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家庭早晚发达。


3

家有才气,生财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和顺,兴家之本。”
一个只有财富,却没有读书习惯的家庭,就像一个漏斗,早晚漏光福气。
家有书香,才是永不贬值的家产。
俞敏洪从小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境贫苦。
母亲虽然也是乡野妇人,但自从村里开设了扫盲班,她便每天去上课,晚上回来还要读书做笔记,风雨无阻。
因此,俞敏洪也慢慢地爱上读书,北大在校期间,读完了800多本书籍。
当他创办新东方后,也曾表示正是读书改变了自己家族的命运。
无独有偶,多年后的俞敏洪进军直播间,很快东山再起。而直播间爆火的导火索离不开主播董宇辉自信风趣的谈吐。
董宇辉说:“贵人会以文字的形式,写在书里。”
所以,书籍就是离你最近的贵人。学海就是你用之不竭的提携。
苏轼有云:“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一个家之所以能够蒸蒸日上,少不了学识的积累。
有位教授针对27个国家选择了73249个家庭进行跟踪研究。
在二十年的调查中发现:决定一个家能否长期兴旺的关键,不在于父母当下的财富地位,而在于藏书的数量。
细数那些渊源流传的家庭,藏书都远超一百册。
古人常说:“成家难,守家更难。”
房子会易主,车子会报废,再有钱的家庭,都会在历史的更替中销声匿迹。
唯有诗书传承下来的精神,才能丰富家庭的底蕴,抵得过岁月的考验。
家有人才,才有厚财。
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
家风,是最值钱的投资。
家的兴衰祸福,全在于人的一念之间。
学会以善养德,以和修身,以书育人。在家的经营与自身的提升中,财富自然缓缓流淌家中。
这就叫:富贵自来,长盛不衰。
点亮在看,愿每一个家庭快乐富足,家业兴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