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4位MPU,要爆发了

 知芯世界 2024-05-14 发布于黑龙江

2004年Intel推出64位指令集以来,如今“纯血”64位CPU早已彻底渗入每个人的生活。手机领域,自从2013年苹果A7推出64位Arm以来,花了十年才逐步淘汰32位应用,步入纯64位时代。

 
而在嵌入式领域,64位的MPU(Micro Processor Unit)的战争才开始不久。日前,Microchip在业绩说明会上预告将在今年7月推出64位MPU产品,并提供一套产品、开发工具和其他支持要求,以满足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应用程序的需求。
 
此次Microchip也迈进64位MPU领域,标志着MPU正在加速向64位迁移。说不定,在几年后64位会变成MPU的主流,一些固化、老化的应用才会使用32位MPU。
 
付斌|作者
电子工程世界(ID:EEWorldbbs)|出品

 64位MPU,比手机来得晚一些 

首先解释下MPU和CPU区别。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计算机5类,这5类计算机的运算核心统称为CPU,而MPU只是微型计算机(微机)的核心处理器,所以实际上,它属于CPU的一种。
 
随着厂商产品逐渐细化,MPU概念开始逐渐当道,主要是为了区分大型的CPU和汽车的SoC,主要围绕的是工业赛道。同时多采用精简指令集(RISC)的Arm Cortex-A核或RISC-V核。
 
从历史来看,Arm在2011年推出的Armv8架构就开始支持64位系统,并在2013年首次登陆手机。对比起来,MPU的传导更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一来是工业领域本身导入新技术就慢,更加注重稳定性和安全性,二来与指令集本身发展有关。
 
过去,工控机一直都是x86的战场。那时候,x86架构的综合运算性能比Arm强。同时,由于厂商可以借助IT、OT统一化的优势,整个系统的底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都不需要改变。几乎所有x86硬件平台都可以直接使用微软的Windows系统及现在流行的几乎所有工具软件,产品也不需要太多的定制化,所以x86系统在兼容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而现在,工业逐渐标准化,加之Arm的性能逐渐跟上,功耗低的优势得以放大,快速启动进入状态的实时系统越来越契合当下工业发展,因此MPU市场才开始慢慢扩大。
 
既然新技术传导慢,那么为什么发展到现在,MPU要从32位转到64位了?
 
与PC和手机一样,从64位到32位MPU,主要为了突破两点瓶颈:
 
一是内存支持。尽管64位与硬件可支持最大内存无关,但便于单一程序使用更大内存。32位支持的内存是2^32 Byte也就是最大只支持4GB内存,而64位2^64 Byte =16777216TB ≈ ∞。也就是说,和MPU配合使用的LPDDR内存,可以更大了。
 
 
二是处理效率。64位与32位处理器的效率也是不同的,32位一次运算需要4个寄存器,64位只需要2个。
 
任何时间,人类对于性能的追求都是永无止境的,MPU亦如此,随着工业4.0和AI的到来,MPU也要顺应时代趋势而变。

 那些跨入64位时代的MPU 

国外厂商,德州仪器、恩智浦、瑞萨比较早涉猎64位处理器,这些企业比较早接触PC处理器、手机处理器、汽车SoC。意法半导体、Microchip则比较晚,前者在去年入局,后者在为今年。
 
德州仪器十年前最早推出了Cortex-A8的AM335x,并一炮而红。而后,先后于2022年和推出AM62Ax、AM68A、AM69A等64位MPU;另外还发布了用于HMI的AM62P,以及合封SoC和LPDDR4的AM625SIP。
 
 
恩智浦早在2013年推出的i.MX 8系列便已步入64位,不过当时的产品更多是汽车SoC,而非MPU。此后产线便开始不断延伸至工业,MPU逐渐采用Corte-A72/A53/A35内核。
 
恩智浦另外一个应用处理器则是LayerScape系列,脱胎于QorIQ的网络处理器。官网显示,其LS1043A处理器是恩智浦推出的第一款面向嵌入式网络的四核64位Arm®处理器。
 
 
瑞萨RZ系列MPU是瑞萨近年来力推的产品,其中最高端的是RZ/V系列。2021年1月,瑞萨电子推出全新通用64位MPU RZ/G2L产品群, 采用最新Arm Cortex-A55内核,有助提升AI处理能力。
意法半导体伴随着STM32的流行,意法半导体也开始整装进入MPU市场,STM32MP1是意法半导体在MPU上的第一个产品,2023年四季度,意法半导体开始提供STM32MP2的样片,这也标志着意法半导体的MPU同样进入了64位时代。
 
国内MPU在市场上崛起速度非常快。而在此前,大多数厂商的产品都比较复杂,能用在PC,也能用在平板、手机,也能用在工业领域,那时候也基本都叫CPU。不过,现在这些厂商业务线开始理清,打造了更多MPU赛道产品。
 
全志2014年年底便发布首颗基于Armv8-A架构的64位平板处理器H64,工程开发板在彼时一同亮相。最近,全志发布的T527高性能可选AI功能MPU,更是配置豪华,配备八核A55高性能处理器,RISC-V协处理器,支持2Tops NPU,满足边缘智能AI加速应用。
 
瑞芯微在2015年CES上便推出64位A53八核芯片RK3368。RK3368最突出之处是其Cortex-A53 核心支持64位运算,使处理器数据流的宽度增加了一倍,并可支持更大容量的内存,在大规模数据处理时提供更高的处理效率。
 
对君正来说,其自主研发的CPU系列技术是君正微处理器业务(MPU)发展的出发点和最重要基础,其CPU很早就迈入了64位,因此也带动了MPU进一步进入64位。最近其发布的MPU X2600核采用XBurst2逻辑双核+Victory0+XBurst0的多核结构,兼有应用处理器的出色算力和微控制器的实时控制、低功耗的特点。

 RISC-V内核,另一个方向 

 
对MPU来说,64位RISC-V也是一个方向。
 
2022年3月,瑞萨电子宣布推出基于64位RISC-V CPU内核的RZ/Five通用微处理器(MPU)——RZ/Five采用Andes AX45MP,可支持 1.0 GHz 的主频,另具备广泛的工业用途。
 
可以说,瑞萨的尝试开创了行业的先河。彼时,官方表示,基于RISC-V CPU指令集架构(ISA),增强了瑞萨现有基于Arm CPU内核的MPU阵容,扩充了客户的选择,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提供更大灵活性。
 
RZ/Five的外围功能和封装与基于Arm内核的RZ/G2UL产品相兼容,可灵活重复使用经过验证的设计。RZ/Five还采用更小、更紧凑的封装,以更有效地满足复杂度较低的设计。
 
紧接着,华硕智慧物联网(ASUS IoT)在同年6月,推出搭载瑞萨RZ/Five的Tinker V多功能单板计算机(Single Board Computer,SBC)。
 
紧随其后的,便是各路国产厂商。2023年2月,方寸微宣布历时两年研发的安全MPU芯片TIH64Vx690回片并成功点亮,这标志着方寸微“从安全扩展至通用”产品转型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也预示着国内首颗基于RISC-V的安全MPU隆重登场。
 
该芯片产品采用芯来科技RISC-V 600系列国产64位RISC-V处理器内核,开国产芯片之先河,将MPU、安全、RISC-V等关键词进行了融合:首先,它是一颗具备较强通用性的MPU;其次,它内置硬件组件保证信息安全及功能安全并与AP集成在一颗芯片内;再次,选用全国产RISC-V核,且可运行Linux。除此之外,T690还能够在某些领域以高性能MCU形态存在,作为对MPU形态的补充。
 
T690架构框图
 
此外,根据平头哥官网显示,玄铁907可应用于MPU(微处理器)、智能语音、导航定位、存储控制等领域。 广东匠芯创科技有限公司曾展示其基于玄铁RISC-V处理器开发工业MPU MCU方案,包括D21x系列工业级MPU和D13X系列跨界MCU的相关解决方案。
 
总之,在这个赛道上,布局的玩家越来越多。可以预见,未来在64位Arm MPU、RISC-V MPU和融合MPU将会不断浮现,MPU赛道也会越来越火热。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