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井里闷' 回'唐山' 文/梧闽

 翁墨宸文学馆 2024-05-14 发布于福建

母親节那天,我去养老院探一下90岁的丈母娘,自从去年摔倒盆骨裂了,只能在养老院2人一间的床上躺平,起居也是在这个斗室,最多由护理员推她坐着轮椅,到走廊转转…丈母娘,命算不错,出世在印尼港尾华侨富商家庭,据說十岁了还有女佣喂饭,十四岁回唐山后去鼓浪屿小学读书,八九十岁的人,会讲普通話和印尼话,也会用印尼文写'番仔批'…作为她的女婿三十七年来,从未给我不好面色看,也沒讲过一句不好听话…丈母娘看我这女婿,总是笑眯眯…她的举止有时让我隐忍不住大笑,如扮演员肯定有天赋,尤其是模仿熟人朋友的语言或行为非常像,面部表情维妙维俏…她說'在后街西湖路一住70年,从未与邻里有过节…倒是刚嫁給我岳父时,往骑楼'五脚距'一站,便是玉树临风、风姿绰綽…如孙夫人宋庆龄一般的端庄美丽,回头注目者甚多,以至总是被家官唤醒回屋去…有一天,我去了岳父家,,丈母娘悄悄地对我嘀咕…对面那女客蹲著选地摊菜,有一双贼眼总是盯在一处一一她的下身,眼神直了,嘴角流涎了…'阿叶,来坐…',哦⊙∀⊙!是熟人,阿叶跑过來问:'阿姨您好…',一听丈母娘耳语,脸红了…低头掀了裙子,原來她穿了丝内裤…连坐竹蒿厝里沙发上的我,都瞥见了那个m型的妙处…嘿嘿,今天到了丈母娘家,也享眼福呀呀呀!

与丈母娘的印尼姐妹群'番仔党',一起去仰望李林抗日英烈

七十年前的老照片,丈母娘14岁,从印尼井里闷回老家港尾青浦考后。相片中还有一个叔叔……
沧桑岁月,没有丈母娘生不出太太阿丽,您瞧瞧,有些印尼番仔遗传。

 丈母娘回忆四五岁开始懂事,在印尼井里闷经历三次不同的战争,'荷兰入侵、日本占领、番仔排华'。她说'看着番仔持削尖尖的竹刺,常常乘人不备,冷不防插进去,插进唐人的腹肚,惊死……'所以,有钱也没有国,哪里有家!

看(⊙o⊙)老照片,回忆美好

居住西湖路,逾一甲子

三十年前的丈母娘

现在  把女婿当儿子

躺平在养老院的丈母娘,仍然会叫出我的名字'阿水',哎!风烛残年了…

丈母娘年轻时在印尼'井里闷',及至9o岁了,可能还需要一段日子,在唐山的养老院'井里闷',也许也是'六道轮迴'吧!

丈母娘,在养老院走廊转悠

坐轮椅吃套餐

疫情期间,丈母娘活得自在,左为抗日女英雄李林烈士的侄女李舟玲女士,上门聊天拉家常!

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文学与艺术联谊会副会长。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赛“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2022年11月,《空中并不是“无色”》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 金奖;2023年3月,《走在后港古街》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集“特等奖”,并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集》(2024年卷);《梦一回太武夫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梦里百花 正盛开》荣获2024年“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一等奖”;2023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任为“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
40万字散文集《日出紫云》,正在编纂,拟退休后正式呈贡读者。
谢谢亲的您,一路支持,鼓励,补台,纠错,参与……欢迎合作!
全部选自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以上篇章,并从《北京头条》+《今日头条》500篇在线闽南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单篇有5万读者以上的[红榜]或[热点]文章中,再精选入录!
十五年磨铸二剑:《月泊龙江》+《日出紫云》。
不以赢利为目的,确定不亏后,即送中小学等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