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闹了,和田玉打假是不可能打假的,因为国标的规定都不支持你打假...

 和玉大叔 2024-05-14 发布于新疆

市场上的和田玉看起来都是明艳动人,油润异常,然而在大家看不到的背后,有不少交易纠纷的结果都令人唏嘘,无论是商家还是玉友,辨别真假和田玉历来是一大挑战。究其原因,和玉大叔认为对和田玉国家标准的不同角度理解无疑是导火索之一。是哪些原因让人们心中以为“很容易”的鉴定变得复杂起来了呢?

玉石这么贵,保真不是理所应当吗?尤其是优质和田玉物以稀为贵价格往往令人高不可攀。在利益的驱使下,行业内山料仿籽、产地冒充新疆料潜规则在业内已经成为公开的“行规”,这背后都是奸商企图以次充好破坏规则

和田玉的矿物成分是比较简单的,可以这么讲,即便是比较便宜的和田玉,也拥有玉石特别的光泽质感外行人难辨真伪。大叔见过的资深玉友,几乎都有上当受骗吃药的遭遇。比如说新疆的籽料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打磨,表面都拥有天然的毛孔,好料油润光泽;而市场上一些假冒籽料,往往是使用工业石英砂磨料+河道里的天然砂石混合,将山料磨光棱角来模拟这种效果。山料磨光其成分仍然是透闪石,甚至品质不必普通籽料差,价格却与真籽料是天壤之别。

打假难的更深层次原因和玉大叔思考过,在于某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和田玉认知的不足。比如勾结一些不法鉴定机构,给人工处理过的料子出具天然的证书,这无异于是为虎作伥毕竟通过了实物鉴定,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普通人难以识别真伪。

我们该如何正确解读和田玉的正确定义呢?这就要从国家标准的几次修订说起了。2003年前对和田玉的鉴定标准是比较宽泛的,那个时候就连阳起石也可能会被鉴定为和田玉,因此2010年的GBT 16552《珠宝玉石 名称》这样界定:“不论产地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的矿物均可算作和田玉。”(原文比较复杂没这么简单描述,大叔精简了内容便于大家理解),而2020的最新国标《和田玉鉴定与分类》(GB/T 38821—2020)则进一步细化,重点是加入了一条:透闪石含量95%以上矿物才能被鉴定为和田玉。

很显然,的国标过于宽泛。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很多含量不达标的透闪石质玉钻空子,尤其是在直播间横行无阻。如果商家使用的定义标准不明晰,很容易制造混乱和欺骗。只有所有的商家统一使用、遵从最新标准树立正确的"和田玉"概念消费者才能避免陷入价格陷阱。其实即便是最新的标准也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比如籽料和山料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

一年前发生的小杨哥、李佳琦直播间打假,就是某玉商用一批“碳酸盐质玉”被打假人王海盯上,但为什么最后没音了呢?因为商家提供出了沿海某省份出具的鉴定证书,如果这些货品复检被认为有假,那么某些鉴定机构的公信力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因此各说各话,商家也有“鸡毛令箭”就让消费者很头疼了,了解这个热点事件的玉友应该注意到了,和田玉打假之路着实漫长而艰辛。

作为消费者我们既要重视国标规范,也要勤于学习专业知识。如此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成功避开假货。这里大叔也想问问咱们读者,您觉得要彻底杜绝和田玉假货除了完善标准和加强自身学习外还有哪些可行之策呢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