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良胞姐张冠英的悲惨人生

 铁血老枪 2024-05-14 发布于上海

1954年56岁的张冠英病殁在北京。她至死也没实现再看一眼胞弟张学良的夙愿。

01

张冠英(原名张首芳)1898年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赵家庙。当时张作霖还不是威震四方的大军阀,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兽医。

少年张冠英经常与母亲赵氏、弟弟张学良奔波于辽西山区。她从小就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

自幼随母生活的怀英深深体会其母的艰辛与不易,由于从小到大都是过着父亲不在身边的生活,她小小年纪就替母分忧,照顾两个弟弟。每当弟弟被人欺负或打骂时,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保护弟弟,久而久之,养成了她强悍的性格。

其母赵氏由于怨恨张作霖不断地移情别恋,夫妻裂痕很深,她带着三个孩子在老家辽西生活。由于心情郁闷及生活艰辛,不久生病,且日益加重。

而张作霖始终误以为赵氏与其赌气装病,所以临死也未能出现在赵氏身边,少年张冠英为此怀恨父亲张作霖。

1912年张作霖的结发妻子赵氏去世。只有14岁的冠英和11岁的弟弟张学良还有5岁的学铭被父亲张作霖接到奉天的大帅府生活。

帅府条件虽好,但新的环境、新的面孔,三个孩子小心翼翼地生活。

作为嫡长子的张学良刚从乡下来,处处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排挤。

张冠英时刻保护着两个弟弟,怕他们被欺负,如果有谁敢欺负弟弟,她会冲上去痛打对方,因此大帅府没人敢惹张冠英。

年少的张学良比较顽皮,经常生惹事端。有一次张学良惹祸被找上门来,气急的父亲对其大打出手。大帅府上下无人能劝住张作霖。

护弟心切的张冠英奔到厨房抄起菜刀跳了出去,举刀与张作霖拼命。无奈的张作霖自知亏欠赵夫人与大女儿,再看到两个无娘的孩子,心也软了下来,停止了对张学良的暴打。

张学良胞姐张冠英的悲惨人生

张冠英就是这样豁出命保护着弟弟学良。

02

尽管大帅府上下很少有人敢惹张冠英。但她仍未逃脱包办婚姻的命运。

1917年张冠英19岁,张作霖为了解决东北三省军政权利统一问题。将她许配给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的公子鲍英麟。

鲍英麟是一个纨绔子弟,他不学无术、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

开始借着张作霖的势力,张冠英婚后生活还算稳定。“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鲍英麟再也无所顾及了,开始明目张胆地打骂张冠英。

张学良胞姐张冠英的悲惨人生

九一八事变后,大帅府被日本人洗劫一空,鲍英麟更是变本加厉虐待张冠英。

最终张冠英带着孩子离开了鲍家。被赶出家门的张冠英独自一人从天津来到陌生的北京城,这里虽繁华,对她来说却无依无靠、生活异常艰辛。

03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关押,张冠英心急如焚。

开始张学良被关在奉化,张冠英还能托探望张学良的军官带去点补品与特产。

自从张学良由奉化转押至江西、湖南和贵州以后,1937年秋天她与张学良失去联系。

张冠英常常以泪洗面,在度日如年中仍在打探弟弟的蛛丝马迹。

一次张冠英在西安得到了田汉先生发表在重庆某报上的一首诗。她对那首题为《读张学良近作》的诗如获至宝。

原来田汉在那诗前所加的几行字,隐隐约约地透露出有关胞弟羁押的信息。

张冠英从这里才知道学良的下落,于是她爬山涉水前往贵州的息烽。可是那时的张学良仍然没有任何自由,他被囚禁息烽何处并非常人所能打探到的。

张冠英此次贵州之行,无功而返,她悲愤万状大病一场。

直到1946年东北军元老派人物莫德惠从贵州的息烽探视张学良回来,给失去联系多年的胞姐张冠英带来一封亲笔信!

张冠英看了学良给她的信热泪盈眶。她认为或许能有与胞弟相见的机会。

可是不久传来消息,张学良已经离开了贵州息烽,张冠英派往贵州寻找张学良的人很快就无功而返。

张学良胞姐张冠英的悲惨人生

1947年1月的一天,她收到莫德惠由南京转给她的一封信。原来学良已被押往台湾。幽禁中的学良从新竹给她带来一封亲笔信。

张冠英捧读着胞弟的家书,泪如雨下。

张冠英筹备到台湾探视张学良。经了解去见张学良的所有人士都必经蒋介石亲自批准,张冠英的探亲愿望只能化作泡影。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弟弟的牵挂、思念及煎熬中,正值壮年张冠英病倒了。1954年张冠英在北京去世,终年56岁。她至死都未能实现再见一眼胞弟张学良的夙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