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首诗词从十八岁写到八十岁,时光匆匆令人感慨

 飞花诗话 2024-05-14 发布于陕西
前路漫漫,诗词为伴,流年匆匆,且祝君安!你好,我是飞花君。



18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科举考试取得成功后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春风得意”形容人境遇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马蹄疾”则描绘出诗人策马奔腾的欢畅,反映出他中举之后的喜悦之情;“一日看尽长安花”则夸张地表达出诗人在一天之内看遍了长安城的花朵,这也寓意着诗人在功名成就后,感到志满意得,如同游览过京城的所有美好风光一般。

这句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那份喜悦与豪情。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和信心去克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21岁: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这句话以极其强烈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某位美丽女子的深深痴迷和思念。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这两句开篇便直接描绘了诗人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美貌令诗人难以忘怀。这里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容貌之美,更包含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投射。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仅仅一日不见这位美丽的女子,诗人便感到思念如狂,无法忍受这种分离的痛苦。这种情感的强烈和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这位女子的深深眷恋和痴情。

整首诗以凤凰求凰的典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诗人以凤凰自喻,象征着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和追求。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凤凰一样,得到心仪女子的青睐和回应,实现自己的爱情梦想。

24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句诗以激昂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贵的不屑与反抗,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保持个人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坚定信念。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里“摧眉折腰”形象地描绘了低声下气、屈意奉承的样子,李白以此反问自己怎能卑躬屈膝地去侍奉权贵,表达了他对于权贵的不屑和反抗精神。他不愿意为了迎合权贵而失去自己的尊严和个性,这种坚定的态度体现了他对于个人独立精神的追求和维护。

“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诗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保持自由思想的渴望。他不愿意因为迎合权贵而失去自己的快乐和自由,因此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里的“开心颜”不仅指外在的容颜,更是指内心的自由和快乐,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和追求。



28岁: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出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这句诗通过“人面”与“桃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人面不知何处去”,这里的“人面”指的是诗人去年春天在都城南庄所遇见的那位美丽的女子。如今,一年过去了,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却发现那位女子已经不知去向,这不禁让诗人感到惆怅和失落。

“桃花依旧笑春风”,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盛开,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里的“桃花”象征着美好和永恒,而“笑春风”则展现了桃花在春天里的生机勃勃和自信美丽。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于逝去时光的惋惜。

这句诗不仅仅是在描写一种景物和情境,更是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人生的哲理。它告诉我们,时光易逝,人事易分,许多美好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是,我们也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把握当下,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30岁: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占了十之八九,但是能向人诉说的,却连两三件都没有。它表达了人生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能够找到理解和支持的人却很少的无奈和孤独。

这句话也启示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学会面对和接受这些挑战,同时也需要学会寻找和珍惜那些能够理解、支持我们的人,共同渡过难关。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和缓解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40岁: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过风雨和坎坷后,对于过去的一种超脱和释然的情感。

“回首向来萧瑟处”,诗人回望自己曾经走过的路,那里充满了萧瑟和凄凉。这萧瑟,既可能是指自然环境中的寒风冷雨,也可能是指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溺于过去的痛苦和不幸中,而是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面对。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的“风雨”和“晴”都是比喻,指代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诗人认为,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已经过去,现在回想起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种超脱和释然,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55岁: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这两句诗深刻描绘了诗人杜甫在登高望远时,内心所涌现出的无尽悲凉与孤独。

“万里悲秋常作客”,这里的“万里”不仅指地理上的遥远,更象征着诗人漂泊无依、流离失所的生涯。“悲秋”则点明了时令,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悲哀。而“常作客”则强调了这种漂泊无依的状态已成为常态,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百年多病独登台”,这里的“百年”指的是诗人的一生,而“多病”则揭示了诗人身体孱弱、疾病缠身的状况。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诗人仍然独自登上高台,眺望着远方,这既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坚强。登高本是为了远眺,然而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却将远眺的喜悦与内心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使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力量。



70岁: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和世事的虚幻无常。

“世事一场大梦”意味着世间万物,包括人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像是一场大梦。这里的“大梦”既是对人生虚幻的感慨,也是对世事无常的无奈。苏轼借用《庄子·齐物论》中的“大觉而后知其大梦”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深刻理解: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各种事物所迷惑,无法看清其本质,只有当人们真正觉醒时,才能发现这一切都像是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凋零的季节,象征着生命的成熟与衰老。苏轼在这里用“秋凉”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凉,因为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80岁: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句诗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诗用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概括了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巨变和人事兴衰,传达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古今多少事”,这里的“古今”指的是时间的跨度,从古代到现代,包含了漫长的历史长河。而“多少事”则是指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事件,无论是重大的战争、政治变革,还是普通人的生活琐事,都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都付笑谈中”,这句话则是诗人对历史的一种超然态度。他认为,无论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事件,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去,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超然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你能喜欢。岁月静好,愿你历经沧桑,千帆过尽,心里依然住着那个少年,青春不老,诗心依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