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钟日娟 || 妈妈的偏方

 一路奔跑hixuot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妈妈的偏方

文 / 钟日娟

前几日,不知怎的,突然肚子疼,上吐下泻的。看医生,说是急性肠胃炎。那晚,吃了西药、效果不大。又熬中药来喝,肚子依然疼痛得厉害,不停地上厕所,根本无法入睡。
恍惚间,脑海显出一个画面:小小的我,肚子疼痛,小脸皱成一团。妈妈拿来一个灰黄色的圆柱形的“米升”,里面燃烧着一团草纸。她叫我坐在小凳子上,然后把“米升”按在我肚脐眼上,一股热气从肚脐窜进去,肚子暖和起来,疼痛也慢慢消失。
这是妈妈的偏方,每次我肚子疼,她都会用这法子治疗我,而且非常有效。我现在也应如此做呀,于是,我拿来一根艾条,插在艾灸盒子里,点燃它,放在肚脐上。丝丝暖气窜进体内,肚子逐渐暖和。疼痛,渐渐消失,我终于能安稳睡一觉了。
图片
我的妈妈,出生在解放前,她的一生经历无数的苦难。她幼年丧父,中年守寡,再后来又失去最小的女儿。但她是非常坚强的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依然坚强面对。我先天不足,出生时像只小猫那么小,邻居扬言说养不活的,爸爸甚至想把我送人。但妈妈死活不同意,千辛万苦把我拉扯大。我身体孱弱,经常感冒发烧,后来又出湿疹、患上鼻炎等。那时家里穷,没钱看医生。每次发烧,妈妈都去田野、山坡扯回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草药,煲水让我喝。我捏着鼻子喝下苦涩的药水,然后全身大冒汗,妈妈不停地帮我抹汗,体温也逐渐降下去。出湿疹那段时间,妈妈总用一大堆新鲜的草药煲一大煲水,装在大大的洗澡盆里,然后让我泡在水里,几天后,湿疹消失了。
最难医治的是鼻炎。从七八岁一直到二十余岁。母亲为了我,到处寻医问药,弄了许多偏方,例如猪鼻子煲草药等,但效果不大。那天早上,她看着我那么辛苦,于是带着我步行八公里,去根子卫生院看病。看完病后,母亲带我去“趁墟”。那是我第一次“趁墟”,看着街上摆满五花八门的商品,闻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我根本挪不开脚步。母亲咬咬牙,拿出一毛钱,买了一碟“捞粉”,叫我吃。粉皮软韧,有嚼劲,还有芝麻、炒碎花生等,香喷喷的。我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但妈妈就坐在我的对面,安静地看着我吃。我说好香,叫她也吃。可她只是笑笑说我不饿,你慢慢吃。不过回去不要告诉姐姐们。我明白,妈妈囊中羞涩,没多余的钱再买粉皮带回家,连忙答应。
图片
那次,我的鼻炎依然没治好,但“捞粉”的美味却永记心间。后来,母亲又打听到鹅不食草能医治鼻炎,于是又去田间寻找,煲水给我喝。辛辣的味道,好呛鼻,但只能忍着喝下去。不知是喝多了,还是身体渐渐好了,鼻炎发作的频率减少了。
后来,在女人特殊的日子里,我总是肚子疼痛。妈妈又用姐妹菜、红艾等煲鸡蛋,给我调理身子。甚至婚后没怀孕,她又着急了。她听说用桃子树的寄生木及小桃子熬鸡汤能治疗不孕不育,于是到处找桃子树的寄生木及小桃子。当时妈妈怕我怪她多管闲事,隐瞒着我,骗我喝汤。后来怀孕了,顺利生下儿子,母亲看着小小的外孙,脸上的皱纹舒展了。
也许是听妈妈说得多了,我也记得一些偏方。记得那次我们班同学一起去泗水的谢牛岭野炊。大家都非常兴奋,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但小叶同学忽然身体发痒,身上出了很多红疹。我一看,就说是“风膜”(那是地方的叫法,其实是过敏),用韭菜捣汁涂上即可。同学们将信将疑,后来我们回到泗水墟小詹同学家。在墟上买了韭菜,我把它捣烂,把汁液涂在小叶同学那长红疹的地方。没多久,红疹消失了,她身上也不痒了。
图片
在那些艰苦贫穷的年代,妈妈的偏方,治好了我的大大小小的病,其中费了妈妈多少的心思呀。我每次生病,她备受煎熬,想方设法治好我。在妈妈的细心呵护下,身体孱弱的我才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小时候的我认真学习,希望自己长大后有出息,能好好的报答妈妈。可是,那年夏天,妈妈突然脑溢血离世,连一句告别都来不及说。
自那,我痛苦万分,无比怀念妈妈,怀念她那淳朴真挚的母爱。特别是在母亲节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念着她的一切,而泪眼模糊。

注:“米升”是一种容器,圆柱形,用麻竹制成的,平时用来量米,装满就是“一升米”,所以叫“米升”。

2024.5.12母亲节
图片
(图片 | 网络)
图片

【作者简介】钟日娟,笔名紫陌幻,曾用笔名高曼芸,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坚持不懈地写作,曾出版长篇小说《我在婚姻里等情人》《岁月轻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