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化战争典型作战样式研究

 独角戏jlahw6jw 2024-05-14 发布于江西

智能化战争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其广泛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战争全方位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俄乌冲突可看作智能化战争缩影,从中看到近十年高新技术在实际战争中的转化运用,以及产生的令人瞠目的军事效能。

近年来,全球主要军事国家都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列为优先发展的新兴技术,依托理论研究、作战实验等方法分析其军事应用及对现代战争影响。俄乌冲突便成为其透视实际作战效果的重要窗口和关键试验场。经此实战检验,世界各国从中获得启发,必须加快推进战争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全面智能化战争时代。新一轮的AI军备竞赛悄然开启!

02

智能化战争特征

与传统战争形态不同,智能化战争其特征体现: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通过先进人工智能算法和大规模数据集,实现信息快速获取、处理和共享,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以网络信息为基础,在高度网络化信息作战平台上,实现信息全面掌控、高效传递,各作战单元能实时共享和协同行动,提高指挥效率、作战协同性和灵活性。以指挥控制为关键,通过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智能决策系统及自主作战系统等,全程监控作战情况、高效协调并精确控制作战行动。需高素质人才支持,具备高水平智能化技术的人才能够更好地运用智能化技术。推动作战样式变革,随着智能化技术发展,作战样式不断创新,战术响应要求不断变化。网络化作战、智能侦察与打击、无人化作战、认知域作战等是智能化战争中较为典型的作战样式。

03

智能化战争典型作战样式本质特征、应用场景及战术响应要求

(一)网络化作战

1.本质要点

网络化作战是通过一系列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构建形成网络化作战平台,将各个作战单位、作战系统等相互联通,实现信息获取、处理、共享及协同行动,达到全面掌控战场信息、高效决策与协同作战目的,其本质强调共享及协同

2.应用场景

网络化作战涵盖指挥控制、情报收集、作战协同和后勤保障等多个应用场景:①指挥控制方面,网络化将各种指挥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武器装备进行连接,指挥官可实时掌握战场态势,提高决策能力和准确度,实现高效指挥控制及协同处理。②情报收集和分析方面,网络化实现各种情报收集设备、系统和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分析,使情报部门更加全面、准确、及时获取和分析情报,为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③作战力量协同方面,网络化连接实现各部队、装备和资源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实现更加精准的作战行动。④后勤保障方面,网络化通过智能化保障系统实现高效后勤保障,提高后勤保障效率和精度,实现后勤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调度。

智能化战争典型作战样式研究

图1 网络化作战示意图

3.战术响应要求

网络化作战对战术响应要求:一是信息可靠性。在网络化作战中,信息是主导作战的重要因素,各作战单位和系统要充分认识准确信息的重要性,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二是网络全局性。网络化作战不仅仅是个别作战单位行为,而是整个作战系统全局性的行为,需从整个作战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协同配合。三是高度协同性。各作战单位和系统要具备高度的协同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各种作战任务,实现精准作战行动。四是技术先进性。各作战单位和系统要具备先进技术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装备,保障网络化作战顺利进行。五是安全稳定性。必须保障信息安全和网络系统稳定,采取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建立强大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采用加密技术和协议,实施数据管理和访问控制,定期检测和修复安全漏洞,采取备份和容错机制,避免设备故障或网络中断影响作战效果。

(二)智能侦察与打击

1.本质要点

智能侦察与打击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敌方目标精准侦察和高效打击,快速准确发现作战目标,减少作战损失,其本质强调:高精度,利用高分辨率传感器、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等,实现对于目标高精度侦察和定位;高速度,利用先进导弹技术、炮弹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等,实现对于目标高速度打击和摧毁;智能化决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实现对于目标自动识别和决策,提高毁伤效能和效率。

2.应用场景

智能侦察与打击在多种作战领域广泛应用:①在地面战争中,利用卫星、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进行侦察,获取敌方阵地高精度图像数据,分析敌方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和行动规律等信息;通过精确计算射击诸元,利用智能炮弹实现对敌方区域全面覆盖和打击。②在海上战争中,利用智能侦察设备对海上目标进行识别和跟踪,实时掌握敌方舰船动态,为打击提供精准坐标信息;通过实时感知和跟踪,引导智能导弹实现对移动目标远程精准打击。③在特殊作战环境下,如城市巷战中,利用智能侦察设备对建筑物内部进行侦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打击算法,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精准打击;山地作战中,利用智能侦察设备对山区地形进行侦察分析,为部队行军作战提供精准的地形信息支持。

智能化战争典型作战样式研究

图2 “察打一体”轮式侦察机器人

3.战术响应要求

全面、精准、高效的智能化支援和保障服务,是支撑该作战样式取得成效关键,主要为:一是实现全方位高智能化情报收集与分析。利用先进智能设备(如卫星、无人机等)和技术(如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进行高度自动化侦察和情报搜集,并对获取的海量异源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处理,实现对战场情况全面感知、监控以及深度挖掘,为目标指示与打击提供全面、精准、新鲜的数据保障服务。二是智能化指挥控制与打击。在对战场数据进行智能高效准确地搜集、侦察及分析基础上,还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系统,进行高度自动化指挥控制,对敌方目标进行识别和追踪,快速做出决策并引导武器系统进行精确打击。三是制定精准的应急预案。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应急响应能力至关重要。利用智能技术对战场情况进行实时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或对移动目标行动进行预判,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或打击思路,确保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做出快速响应处置和打击反应。

(三)无人化作战

1.本质要点

无人化作战是利用无人化技术,实现无人化装备的作战运用。其优势在于减少人员伤亡,可执行一些高风险和复杂环境下的作战任务。其要点是无人化装备的发展,如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等。这些装备可以在作战中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侦察、打击等作战行动。

2.应用场景

无人化作战有多种作战场景,包括但不限于:①无人机可应用于地面战争。利用无人机在敌方防空系统之外进行高空侦察与监视,获取高清晰度图像数据;亦可装载武器系统,对敌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和摧毁。②无人车可应用于城市作战。利用无人车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和武器系统,代替人类士兵在城市街道进行侦察巡逻、攻击和防御等任务,避免人员伤亡。③无人艇可应用于海上作战。利用无人艇搭载多种传感器和武器系统,进行海上侦察巡逻、反潜作战攻击和反海盗等任务。

智能化战争典型作战样式研究

图3 俄乌战场上的配弹无人机

3.战术响应要求

无人化作战在战术上要求:一是自主化和智能化为其核心。无人化作战系统需要具备一定自主化和智能化水平,能够在没有人为干预情况下自主完成作战任务,需要系统具备先进自主行动控制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和决策规划能力。二是目标识别和决策速度要快。无人化作战系统快速识别目标并做出决策的时效要求,需要依靠高精度传感器和高效图像处理能力,以及实时数据分析能力和强大决策算法。三是信息共享与协同非常必要。无人化作战系统要与其他系统共享信息和协同作战,需要系统具有高效信息传输能力和强大协同作战算法,能够实现任务分配、行动协调和信息共享等功能。四是安全稳定为保底。无人化作战系统需要具备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稳定运行。需要系统具有先进的安全保障技术和稳定性控制能力,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况。

以上要求是实现高效、精准和可靠的无人化作战关键,也是无人化作战系统装备开发和部署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认知域作战

1.本质特点

认知域作战是运用认知科学、系统科学、传播学、语言学、社会文化学、社会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以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多重信息载体,综合运用多种作战方式和技术手段,对目标对象进行精神、思想、思维、思考的争夺,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认知影响、认知塑造、认知控制和认知操纵,推动形成对己方有利的认知态势

2.应用场景

认知域作战并非是智能化战争的独有作战样式,其思想在古今中外军事兵法策略均有所体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俄乌冲突中的推动与赋能,社交机器人、深度伪造视频等大量应用在网络媒体中,影响社交舆论、操控大众认知、高效精准发挥威力,使得认知战成为全球数字传播的“大脑争夺战”,其应用场景有:①军事欺诈。通过宣传、心理暗示、诱导等欺骗欺诈手段,试图让敌人误判形势,影响其认知、情绪和行为,从而瓦解其士气和战斗意志。例如,在二战期间,苏联通过大规模宣传活动,向德国士兵宣传苏联的强大和德国的战败,从而影响了德国士兵的士气和战斗意志。②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进行信息传播,影响公众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例如,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政要、普通民众在推特等社交平台上密集发声,收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同情,在国际舆论场营造出了有利于乌方的认知态势。③长期性意识渗透。通过长期培养观念、文化、宗教、意识形态等,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认知和价值观,这是一种非常隐蔽有效地作战策略。

智能化战争典型作战样式研究

图4 认知域作战

3.战术响应要求

认知域作战在战术上要求:一是精准定位目标对象,根据不同目标对象制定不同策略,了解其认知特点、需求、价值观等,制定更具针对性策略。二是多维度信息传播,综合运用多种信息载体和传播渠道进行传播。三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掌握心理学知识技巧,如暗示、诱导、群体效应等,更好地操控认知。四是灵活应对防护措施,通过信息检测和反击、网络追踪和攻击等,及时调整策略,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五是强调效果反馈评估,以便调整策略和手段,不断优化和改进战术。

(五)其他作战样式

智能化战争中还出现了一些其他新型作战样式,这些作战样式各具特点优势,对于提高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定向能武器作战,是一种利用高能射线束进行攻击的作战方式。这种武器可以在远距离上摧毁敌方目标,同时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破坏力等特点。定向能武器包括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和微波武器等,它们可以在空中、地面和海上等多种作战领域中应用。跨域作战,是指在太空、网络空间及陆海空战场等不同领域之间进行跨越式攻击和防御,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不同领域之间跨越式行动,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例如,可以利用空中力量对敌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利用地面力量对敌方海上目标进行打击。隐形作战,是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在战场上隐藏和伪装自己,避免被敌方侦察和攻击,提高己方生存能力和攻击效果。如在空中、海上作战环境中,隐形战斗机、隐形潜艇等利用其加装的隐形材料和隐形技术,躲避敌方雷达、红外、声呐等探测。

智能化战争典型作战样式研究

图5 定向能武器

智能化战争典型作战样式研究

图6 跨域作战

智能化战争典型作战样式研究

图7 美“B-2幽灵”隐形轰炸机

总之,智能化战争中的新型作战样式多种多样,都是为了提高作战效能而创新。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还将出现更多新型作战方式和创新应用,为打赢智能化战争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04

典型作战样式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典型作战样式可看出:(1)“以智驭能”“广域聚能”“精准释能”为其根本战略思想,实现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战争效益。网络化作战及跨域作战实现空、地、海、网络等全领域全维度战场信息感知监控和协同,跨域融合增强实力;智能侦察与打击实现精确情报分析与精准目标定位打击,减少对周边避打设施及普通民众的伤害;无人作战强调减少已方有生力量伤亡,通过无人装备系统自主行动实施作战任务;认知域作战以智驾驭无形较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目的。(2)高度依赖技术、协同、智能,以算法算力为底层支撑。各种作战样式无一例外都依赖于信息、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持,实现各种作战力量和武器装备协同,具备智能化自主执行任务和决策能力。作为其底层支撑,算法主导智能武器的运行和决策,算力提供更快反应速度、更精准决策和更高效执行能力,直接影响作战效果和胜负。(3)作战效能呈几何倍增。通过高速度、高精度和高效率人机协同,以分散、快速、灵活的战术行动,形成非线性、非接触、非对称作战方式,迅速达成作战目标。相比传统作战,其释放出的作战效能呈指数级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