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喝老祖宗的“药酒”真能强身健体,包治百病?|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4-05-14 发布于北京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9分钟

众所周知,在三年大保健中,我国的传统医学在保护咱们的健康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随着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老祖宗的养生方式就焕发了第二春,其中酒就成了很多人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 药酒主要分滋补、治病两大类

所谓药酒就往酒里泡上人参,枸杞,鹿茸等等“大补”东西,甚至还有人为了追求疗效,往酒里泡毒蛇、蝎子、蜈蚣等毒虫,泡到和马尿一个颜色后一饮而尽。据说长期饮用有滋阴壮阳,强身健身,年益寿的奇妙功效

有需求就有市场,还有很多酒商慧眼识珠,发现了药酒的潜在市场,于是说自己的方子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过去常年进贡给皇上喝,喝完保证让您去见皇上。那么古人到底喝不喝药酒,这玩意真有治病功能?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汉代酿酒场景

人类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酒一产生,就和医疗治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今天繁体字“醫”就包含酒,《说文解字》对医字的解释是:“治病工也,从医从酉,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酉就是酒的意思,这里说的是古代的医生平时既要治病还要酿酒,因为酒是重要的治病药物。

在原始社会给人看病的医生都是巫医,他们看病要么是先把自己喝多了,然后围着病人跳大神,要么是给病人灌半斤老白干,病人喝多了也就不觉得疼了,这病就算治好了。

等到医生们发现一些动植物可以作药用后,自然而然他们开始把药材放在酒里泡成药酒,按照现在眼光来看这种做法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由于酒精所特有的溶解作用,能把药材里的成分泡了出来,人体吸收的就比较快。同时药酒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所有药材都是黑暗料理难以下咽,比如《黄帝内经》提到了用鸡屎泡药酒,鸡屎这玩意要是干吃的话实在是难以下咽,因此和酒一起喝下去更容易被人接受。

◇ 淳于意(约前215年—约前140年),西汉临淄人,《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在汉朝初年医生淳于意就很擅长用药酒治病,他在著作《诊集》就提到了用药酒治病的案例,其中还包括一例治疗不孕不育,这是关于药酒效果的最早记载。这部记载应该说比较真实可信,不是自吹自擂,因为其中一共记录了25个病例,10个都被他治死了。和淳于意用药酒治病相比,咱们的老祖宗更喜欢用药酒保健,尤其是开发它的补肾功能。

两晋时期社会名流都喜欢服用含重金属的矿物原料做的“五石散”,认为吃了它不仅能长生不老还能重振男人雄风,这东西直接吃肯定是口感不佳,最好的办法就是泡在酒里一起服用。只不过喝完五石散药酒没有能长生不老的,全都是早早的一步登天,后来中唐时期太学博士李干喝五石散药酒喝死了,韩愈给他写墓志铭就提到,“余不知服食之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我不知道吃这玩意的说法从啥时候开始的,这东西害的人已经没法计算了。

◇ 当时人认为用酒送服五石散,效果更上一层楼

当然了,像李干这种作死泡五石散药酒的人也确实不多,因为更多的人讲究一个“万物皆可泡酒”。中唐诗人,名相姚崇德曾孙姚合就提到:“茅斋从扫破,药酒遣生开”。意思是说不管家里多穷,朋友来了也得给准备两壶药酒。

和此前的朝代不一样,唐朝的药酒不是乱泡,他们有名医撰写的指导说明书,比如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提到了一大堆药酒的制作方法。有一种叫“松醪酒”,这是用松针、松籽、松油、松树皮等东西泡出来的,因为松树是常青的植物,基于“吃什么补什么”的理念,唐人认为松树全身都是宝,用它泡酒肯定延年益寿。白居易晚年就在诗里写道:“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乐天是白居易的字,这首诗就是讲他自己,由于白居易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因此他在诗中就说自己只要能喝上温阳散寒的松花酒,穿上保暖膝盖的桂布裘,晚年就乐天无忧了。

白居易通过喝酒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只不过是他的无奈之举,事实上,喝酒不仅不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还会加重自身病情

上点档次的可以喝蛇泡酒,因为蛇能脱皮,因此被人附会成有返老还童的功效,柳宗元写过一篇文章《捕蛇者说》,官府让百姓交蛇以免除赋税徭役,这些蛇上交之后都是拿去泡酒。此外,老祖宗认为比蛇酒营养成分更高的还有虎骨酒,地位最尊贵数量也最稀少,这种药酒只有皇帝和达官显贵才能享受得到。

随着元朝时期蒸馏白酒的酿造技术传进中国,和传统的米酒相比蒸馏白酒更容易得到保存,花样也就变得更多,过去动物的内脏和器官现在全都能泡进酒里保存。甚至在元文宗在位时,皇帝亲自下场酿造一种“太禧白酒”,这也是一个有补肾功能的药酒,里面有几种动物的腰子,还有炼的金丹。

◇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意为纛铁,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元朝第八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二位大汗(1328—1332年在位)

在文宗朝皇帝成立一个部门奎章阁,养活一批吹彩虹屁的御用文人,只有他们有资格跟文宗一起豪饮“太禧白酒”。不过从药效来看这款酒应该没什么用,文宗一共就俩孩子还是登基之前生的,登基后干打雷不下雨一个子嗣也没造出来,文宗本人也在当了三年皇帝后一命呜呼,死时才28岁,要是他少喝点药酒没准他还能多活两年。

往后的明清朝也是如此,清朝皇帝们喝的药酒全是补肾的,可越补身子越虚,到同光宣三位皇帝这已经彻底生不出孩子了。

对于这些补肾的药酒,兰陵笑笑生早就看明白是坑蒙拐骗了。《金瓶梅》里面吴月娘生不出儿子,就找了一个道姑帮忙算算,道姑给了她一个药酒的偏方,画着符的黄纸烧成香灰泡酒喝,吴月娘这么做完果然第二年就跟西门庆生了儿子,紧接着潘金莲也管道姑要方子,只是还没等生出来儿子西门庆就死了。作者对这件事总结说:若教此辈成佛道,天下僧尼似水流。这种坑蒙拐骗的都能被看成神明,那神明的门槛也太低了。

因为古人根本没有现代科学知识,对一种药物有效没效,有毒没毒都来自前人或者自身的经验积累,这就在日常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误。不仅配置的药酒没什么卵用,至用所谓毒药配出来的毒酒也有失灵的时候

◇ 李煜画像

古代这么多喝毒酒自尽的,唯一一个比较可靠的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喝了用马钱子泡过的药酒。其他人大多是像晚清官员赵舒翘那样,他纵容义和团祸害京师,八国联军进北京后赵舒翘被洋人定为首恶诸臣,要慈禧除掉,慈禧一纸诏令给赵舒翘送去一杯鹤顶红,可赵舒翘喝完毒酒后半天也不见有反应,太监那边紧着要交差催着他快点死,这边越着急越死不了,最后扯下一块窗帘让下人给勒死,才完成了名义上的“服毒自尽”。

因为毒酒不管用,还有人借此机会起死回生捡回一条命,唐代宗的伶人贾道冲触怒龙颜被赐喝毒酒,他儿子决心替老爹死,就趁人不备把一壶毒酒喝了个底儿掉,代宗觉得小贾替父而死,孝心可嘉,就免了老贾的死罪,改判流放。而小贾喝完毒酒一切正常并没有身体不适,就这样几家皆大欢喜,只有万岁爷损失了一壶酒。

其实,如果想要证明老祖宗的药酒方子到底有没有用,那就老老实实按照现代医学的随机、双盲临床进行试验就行了。用传统医学的那些方子,甚至脑洞大开自己配出来的药酒保健治病到底行不行存疑,但在谋财害命这方面,这玩意却是很行。

◇ 相关新闻截图

◇ 博主急诊科的大徐遇到的几例喝药酒中毒患者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