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本《三国志》修订意见(一)

 小夏ho78b993zg 2024-05-14 发布于江苏
前言

中华书局自1959年开始分批推出二十四史校点本以来,《三国志》校点本的第一版(1959年12月)就跟《史记》一道率先问世了。校点者陈乃乾先生本着“不主一本,择善而从”的精神,以百衲本、殿本、金陵活字本、局本互相勘对,又利用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和卢弼《三国志集解》两大成果,加采蒋杲、翁同书、杨通、吴承仕诸家之说,在版本校勘、内容分段、标点符号、版式编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极便检阅的通行本。这个版本广泛流传,为推进《三国志》的整理研究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校点《三国志》这样一部历时久远而传本众多的名著,难题之多实非一人一时一役所能解决;加之学术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参考资料等等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四十多年前的校点本在今天看来有许多内容需要修订,是古籍整理研究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下面,我们就校点本(第二版1998年3月第14次印刷)的书影、《出版说明》、《目录》、正文与注文的搀乱问题、佚文问题、分段编排、文字校勘及标点符号等等,谈谈具体的修订意见。

一.关于书影

在二十四史校点本中,只有《三国志》有书影;但是,眼下流行的《三国志》校点本的书影标目必须修订。
翻过校点本第二版的扉页,首先进入读者的眼帘的是“书影一”——东晋写本《吴志·虞翻陆绩张温传》残卷(共8页),其中“一”字应当删去,因为后面没有“书影二”。
实际上,校点本本来有“书影二”,但是它不在第二版,而在第一版。第一版以宋刻本《魏志·武帝纪》首页为“书影二”,借极少的篇幅展示了旧刻本的风貌,实属佳事;第二版删去此件,已属可惜,再加上“书影一”的“一”字成了赘疣,不能无憾。
关于书影,窃以为删减不 如增补。在广大读者跟古写本、旧刻本隔膜越来越深的今后,校点本提供宋元明清刻本的书影,也是开阔读者视野的一项内容。比如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三国志辞典》前面提供了四件书影,而该书对书影的介绍却说错了一半:除了跟校点本“书影一”相同的一件及常见的卢弼《集解》影印件没有说错以外,其他两件则颠之倒之——把百衲本说成了“金陵书局活字排印本”,把金陵活字本说成了“百衲本影印宋刊绍兴本”。这种编校上的纰漏,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编校者对《三国志》旧刻本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因此,校点本适当增加一些旧刻本的书影,无疑有很大的好处。
此外,1995年6月北京第13次印刷本书影前面的版权页上说,校点本的累积引数为“3172000册”,据我们臆测,这个数字恐怕多了一个“0”;这个“0”为数甚巨,它关系到实际印数究竟是30多万册还是300多万册,特附此一提。

二.关于《出版说明》

中华本《出版说明》为读者提供了了解《三国志》传本及校点本体例的窗口,文虽简短,但信息量不小。关于《出版说明》的内容,校点本第二版已对第一版作了删改,例如第一部分“《魏》、《蜀》、《吴》三书曾各自为书”句下,第一版原有“到了北宋雕版,始合为一种,改称《三国志》”的说法,后来根据缪钺《三国志的书名并非始于北宋》一文的意见删掉了。这种对读者负责的精神值得称道。现在看来,《出版说明》中还有以下九点应当修订。
(一)关于陈寿本书和裴松之注文的字数
《出版说明》说“裴注多过陈寿本书数倍”,这是误沿前人之说,应当改正。20世纪70年代初,黄大受据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的殿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50833字,裴注为322643字;80年代中期,王廷洽据校点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66000多字,裴注为320000多字;1986-1987年,我曾经与张敏文据百衲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68039字,裴注为322171字。百衲本是宋本,殿本是据明北监本校刻的清本,校点本是最新版本,上述三个版本可以反映新、旧版本的基本情况。尽管不同的版本在正文和裴注的字数上有所不同,但出入没有超过18000字,不影响正文与裴注孰多孰少的结论。毫无疑问,事实上不是“裴注多过陈寿本书数倍”,而是裴注少于陈寿本书40000多字。
顺便说一下,黄大受在总计正文的字数时少记了10000字。这是因为他的统计有脱漏,例如卷八漏记了《张杨传》;据我们统计,《张杨传》的正文是403字,注文是128字,等等。1987年春,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汉籍全文资料库”刊布的信息有“整部《三国志》863469字”之说,跟黄大受等统计的总字数出入很大;我当时的推测是,这个数字不但包括了陈志和裴注之外的目录、版本说明、附录等等,而且把所有占据一格的标点符号都当成一个字算进去了;1998年夏初,笔者有幸见到了操作上述资料库计算机的学者,那个推测得到了证实。
(二)关于裴注引书的种数
《出版说明》说“裴注引用的魏晋人著作,多至二百十种”,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如果根据高秀英、杨济安《三国志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80年8月版)附录的“裴注引书索引”进行统计,裴注引用的著作只有203种,其中还有一些不属于“魏晋人的著作”,如《尚书》、《诗经》、《国语》、《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礼记》、《管子》、《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七略》、《方言》、《汉书》、《越绝书》、《河图括地象》、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等。当然,这个《索引》难免有所遗漏,但也不会遗漏太多。我曾参考王祖彝《三国志人名录》(商务印书馆1956年2月版)附录的“裴注引用书目”,发现《索引》除了因体例不同于《人名录》而有所不录之外,漏收的著作很少。如《母丘俭志记》(3/112)、《潘岳集》(26/728)、《交广二州春秋》(46/1110)之类,漏收了五、六种;另有《旧事》(22/649)、《郭氏谱》(26/734)两种,属于因校点本漏加书名号而失收。由此可见,说裴注引用“先秦两汉魏晋著作”多达“二百多种”比较稳当,若说“魏晋人著作”有“二百十种”就不大可靠了。
(三)关于《三国志》与《后汉书》相同的篇数
《出版说明》说:“取陈寿、范晔两书中篇目相同的十六篇列传比较,范书比陈书篇幅增多约一倍。”这里的“十六篇”难以落实,似不如改作“某些篇”,因为从新、旧版本的目录来看,“陈寿、范晔两书中篇目相同的”列传不止“十六篇”。即使把其中《夫余传》、《挹娄传》、《高句骊传》、《东沃沮传》、《濊传》、《韩传》、《倭传》合成一篇《东夷传》,总数还是不止十六篇。如果把《后汉书》中跟《三国志》有关的内容单列出来,例如《笮融传》、《张鲁传》等,那么篇目就更多了。请看下表:
篇次
传记的名称
范晔《后汉书》卷次
陈寿《三国志》卷次
备 注

01
02
TD>

陆绩传
仲长统传

卷31列传21附传
卷49列传39

卷57吴志12
卷21魏志21(附传)


03
臧洪传
卷58列传48
卷7魏志7

04
荀彧传
卷70列传60
卷10魏志10

05
董卓传
卷72列传62
卷6魏志6

06
刘虞传
卷73列传73
卷8魏志8(附传)

07
公孙瓒传
卷73列传63
卷8魏志8

d VALIGN='top' WIDTH='36'> 08
陶谦传(含笮融)
卷73列传63
卷8魏志8 、卷49吴志4
吴志卷4附笮融传
09
袁绍传(含袁谭)
卷74列传64
卷6魏志6

10
刘表传
卷74列传64
卷6魏志6

11
刘焉传(含张鲁)
卷75列传65
卷31蜀志1、卷8魏志8
魏志卷8张鲁传
12
袁术传
卷75列传65
卷6魏志6

13
吕布传
卷75列传65
卷7魏志7

14
r> 15
刘繇传
王烈传
卷76列传66附传
卷81列传
卷49吴志4
卷11 魏志11(附传)

16
华佗传
卷82列传72
卷29魏志29

17
庞淯母(娥)传
卷84列传74
卷18魏志18(附传)

18
夫余传
卷85列传75
卷30魏志30

19
挹娄传
卷85列传75
卷30魏志30

20
高句骊(丽)传
卷85列传75
卷30魏志30

21
东沃沮传
卷85列传75
卷30魏志30

22
濊传
卷85列传75
卷30魏志30

23
三韩传
卷85列传75
卷30魏志30

24
倭传
卷85列传75
卷30魏志30

25
乌丸传
卷90列传80
卷30魏志30

26
鲜卑传
卷90列传80
卷30魏志30


此外,笼统地说篇目相同的列传“范书比陈书篇幅增多约一倍”,也不完全合乎事实。我曾经比较过,发现有的列传显然是范书比陈志(即《出版说明》所谓“陈书”)篇幅短,例如《华佗传》,陈志1981字,而范书只有1109字,陈志比范书多872字,将近多出一倍(百分之七十八点六)。有些列传则是范书比陈志篇幅略长,例如《陶谦传》,范书附记笮融事,其中记陶谦事339字,记笮融事171字,共510字;而陈寿《魏志·陶谦传》273字,《吴志·刘繇传》附记笮融事219字,前者略于范书,后者详于范书,两者相加共492字,只少于范书18字,实际上范书比陈志多出的篇幅不到二十五分之一,约占百分之三点六。总之,此文似宜改为“有些篇目相同的列传,范书比陈书篇幅长”之类。
(四)关于四本的介绍及“互校”、“择善而从”的问题
陈校本《出版说明》说:“百衲本、殿本、金陵活字本、局本这四种刻本,除百衲本影印外,其余三种虽然在重刻时还不免增加了一些错字,但都经过认真校勘,并改正了原本的不少错误。我们的校点工作,就用这四种通行本互相勘对,择善而从。”这段介绍,似有以下八点尚待补充:
(1)《出版说明》对四种刻本的介绍需要略作修订。百衲本虽号称为“影印”本,实际上在影印之前已被大幅度地挖改了原本的文字,而且在挖改过程中也“不免增加了一些错字”,所以不宜用“除……外”这样的话。而“其余三种”本子也不见得“都经过认真校勘”,特别是金陵活字本,它不但涌现出许多前所未见的误文,还出人意外地脱落了一条裴注,可见这个本子的校勘工作是不够“认真”的。
(2)所谓“互相勘对”,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从实际情况看,校点者没有来得及全面落实这项工作。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校勘”部分还要谈到。如果在“我们的校点工作”与“就用这四种通行本互相勘对,择善而从”的中间加上“一旦遇到令人怀疑的文字”之类的句子,可能更符合事实。
(3)《出版说明》没有交代校点本的“工作本”,这可能是一时的疏忽。
在汉魏六朝纪传体史书校点本中,关于“底本”或“工作本”的“说明”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以某一种善本为主,例如《史记》(1959年9月第一版)以张文虎校刊的金陵书局本为底本,《汉书》(1962年6月第一版)以王先谦《汉书补注》本为底本,《后汉书》(1965年5月第一版)、《南齐书》(1972年1月第一版)、《陈书》(1972年3月第一版)以百衲本为底本,《周书》(1971年11月第一版)以殿本为底本,等等。这一类校点本以底本为基础,凡是根据其他版本校改的地方,都在《校勘记》或《校点后记》里有所交代。
另一类校点本不主一本,例如《晋书》(1974年11月第一版)以金陵书局本为工作本,以百衲本、殿本为互校本,以元本、明南北监本、吴本、毛本等为参校本。这一类校点本的操作方法是:先从几种互校本中选出工作本,在工作本的基础上进行互校,择善而从,不出校记;但互校本皆误,而据其他版本或资料校改的,则在《校勘记》里交代。
还有一类校点本,既不以一本为底本,也不在《出版说明》里交代以何本为工作本,仅仅说明根据哪些版本互校,《三国志》、《宋书》(1974年10月第一版)、《北齐书》(1972年11月第1版)、《梁书》(1973年5月第1版)即属此类。但是,这一类校点本在用“择善而从”的方法形成新版本的过程中,肯定要从互校本中选择一种作为工作本,否则无法操作。从实际情况看来,在《出版说明》里交代工作本,对于校点者和读者都非常有益。就校点者而言,依工作本、互校本、参校本的次序覆查,比较方便;就读者而言,发现了印刷错误或可疑文字,也不至于茫无头绪地寻查众本。
《三国志》校点本的工作本是哪个版本?《出版说明》虽然没有说明,但我们只要以校点本为工作本,与百衲本、殿本、局本、金陵活字本分别勘对,就不难发现金陵活字本就是校点本的工作本。第一,从用字特点、版式等方面考察,校点本与金陵活字本基本相同。第二,各本不误而金陵活字本独误的,只要一比较就能发现,校点本往往独承金陵活字本的误文。我们不难推断,校点本之所以独承其误,并不是校点者没有“择善而从”的学术水平,而是没有来得及与百衲本、殿本、局本一一对校。由于校点本没有说明工作本,当校点本中出现了一般性的印刷错误时,校点者、读者如果不查对四种互校本,就无法断定那是印刷错误还是底本之误;校点本第二版的印刷错误多于第一版,并已印刷多次而迄未校正,这跟不明工作本而不便核对有直接关系。
(五)“择善而从”是一句空话,因为“择善”是一切校勘工作者共同的理念。某种古籍的校勘之所以纰漏百出,决不是因为校勘者存心要“择劣”,而是因为缺乏“择善”的能力和方法。拿形形色色的《三国志》版本异文来说,如果对于三国时代的语言和文化没有深入的研究,对异文的“善”与“不善”就缺乏判断力;如果不综合采用“本校”、“他校”、“理校”等方法寻求本证和旁证,对所择异文的“善”与“不善”就没有说服力。因此,《出版说明》应当着重交代“择善”的标准和方法。
(六)应当在“互校本”或“参校本”中增加日本静嘉堂所藏宋刻本《吴志》、明代吴琯所刻印的西爽堂本(下称“吴本”),并汲取易培基对吴本的校注成果。
静嘉堂所藏宋刻本《吴志》,过去号称“北宋咸平单刻本”(通常简称“咸平本”),实际上,此本是北宋末期、南宋初期的刊本。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静嘉堂藏本是南宋绍熙本的前身,此本的许多优点都被绍熙本《吴志》沿承下来,而绍熙本《吴志》中的许多讹误则可以据此校正。国内流传的绍熙本《吴志》作为百衲本《三国志》的一部分,由于经过张元济的挖改,在许多地方已失去绍熙本真相。此外,由于张元济没有利用静嘉堂藏本,所以,此本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参校价值。如今,我们已将百衲本列为“互校本”,那么,校到《吴志》的时候自应参考静嘉堂藏本。
吴本号称影宋本,近人易培基《三国志补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55年影印)以此为底本,校录了大量异文,颇有参考价值;此外,易氏的校注也有一些可取之处。由于历史的原因,港台以外的学者难以看到易氏《补注》,因此校点本也没有来得及汲取有关成果。这次修订,自应对此加以利用。关于吴本及《补注》的利用价值,拙文《略论易氏〈三国志补注〉》(见《孔孟学报》76期,台北1998年刊)曾有概说,此不赘述。
(七)关于陈寿及裴松之的生卒年代
《出版说明》说:“陈寿的成书年代虽然不能确定,但知他死在晋惠帝元康七年。”关于裴松之的年龄,《说明》的说法是裴松之比范晔“长二十岁”、“范死在宋文帝元嘉二二年(公元445),裴死更比范后六年”。据我们考察,陈寿的卒年很可能在“晋惠帝元康七年”之后的第三年,即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而裴松之的卒年则可能比《说明》的提法早两年,即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要而言之,现在还不宜将陈、裴的生卒年说死。至于《三国志》的成书年代,则可定于晋武帝太康中期或后期,其下限不晚于太康十年(公元289),因为荀勖卒于太康末年,而荀氏生前已看过此书,并给予高度评价。
(八)关于地名异文的处理
《出版说明》举例说:“'丹杨’有写作'丹阳’的,'荥阳’有写作'荧阳’的,前后颇不一致。为什么写法不同,清人曾经做过很多考据,但终究没有定论。现在本书中统一改为'丹杨’和'荥阳’。”
这里有三点需要讨论。一,从校勘理论上说,既然异文的研究还“没有定论”,就应当存异以备考,不宜“统一改为丹杨和荥阳”。二,古文献中“丹杨”与“丹阳”通用,碑刻及出土文物也杂错互见,理当两存。三,“荥阳”本当作“荧阳”,应属校勘问题,清代学者段玉裁等曾有论证,可以信从。校点本统一为“荥”,则淹没了旧刻中不误的一部分内容。
(九)关于标点工作的参考资料
《出版说明》最后说:“《三国志》过去还没有过标点本。”这就意味着《三国志》的断句及标点工作没有可参考的资料。实际上,参考资料并非完全没有。例如明代陈仁锡曾用当时的“圈点”给《三国志》断句,断句的方式虽然简单而陈旧,但毕竟比没有任何句读符号的旧本前进了一步;再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国学基本丛书本《三国志》,全书均以黑点断句,它标志着标点工作迈入了近代化阶段;又如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万有文库本《三国志选注》已经是现代化的分段标点本,此本所采用的标点符号有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书名号、专名线(用于人名、地名、年号)十种。

三.关于《目录》的编排

校点本《三国志》的《目录》,是在金陵活字本基础上删订而成的,未来修订本在《目录》编排方面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在早期刻本(如日本静嘉堂藏本、绍熙本)里,《三国志》的《目录》分上、中、下三篇,分别冠于《魏志》、《蜀志》、《吴志》之前。金陵活字本的《目录》合三为一,冠于全书之首,校点本即沿承了金陵活字本的格式。显而易见,以上两类《目录》都不是陈寿原著或裴松之原注本所固有的,因为《目录》中诸多杂乱无章、繁简失当的现象已说明了这一点。
校点本的《目录》在总体上胜于旧本。旧本《目录》和正文有某些不相符合的地方,如娄圭、孔融有目无传,霍弋、黄崇有传无目,校点本已分别加上方圆两种括弧的符号,表示应增和应删,这对读者极有帮助。我们认为,要把这项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不能不考虑以下七点。
(一)在纪、传标题的内容和格式上,校点本所沿承的金陵活字本颇有不合理的地方。例如金陵活字本《目录》卷一称“武帝操”,而正文卷一称“武帝纪”,有没有“纪”字牵涉到陈寿著述的体例问题;《目录》卷五称“后妃”,并且用小字排印,而正文卷五称“后妃传”,有没有“传”字,牵涉到陈寿原书是以“后妃”为副标题,还是以“后妃传”为唯一标题的问题。据我们考察,《目录》当以“武帝纪”、“后妃传”为得实,应当用大字排印。
ont > (二)附传的名目还可以补充。例如《目录》13页上栏第2行“费诗”后面,应附“王冲”(1017);《目录》13页上栏第8行“许慈”后面,应附“胡潜”(1023);《目录》13页上栏第12行“李譔”后面,应附“陈述”(1027);《目录》13页下栏第5行“费诗”后面,应附“张表、阎宇”(1049);关于“王冲、胡潜、陈述”应当补入目录,柯劭忞《答易培基书》早已提出。以此类推,“张表、阎宇”等等也应补目。
(三)沿用金陵活字本的误目,应当改正。例如《目录》16页下栏第5行“子翊”,独承金陵活字本的误文,应据四本互校、择善而从的原则,选择百衲本、殿本、局本的“子珝”。
(四)附传中加“子”(或“孙”)的体例,应当统一。例如《目录》1页下栏第10、11行“袁绍”后面附“子谭、子尚”,校点本对子辈所有的名目都加上“子”,这是一种体例;但是, 3页上栏第1、2、3行“曹真”后面附“子爽、羲、训”,校点本只对子辈的第一个名目加“子”,其余都承前而省,这又是一种体例。类似的例子不少。应当说,用哪种体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例应当统一。从《三国志》力求简明的风格来看,后一种体例更为合宜。
(五)陈寿在《蜀志》末尾为杨戏《季汉辅臣传》作注疏,其中记载了不见于正传的三十多个人物的事迹,实际上是“附传”的一种变体。为了便于读者检索有关内容,《目录》中似宜附录。
(六)校点本第二版格式的疏漏,应据第一版改正。例如附传的名目降低一格,排在传主的后面,非常醒目。但校点本的第二版也有一些排错的,如《目录》4页下栏第5、6行“子肃”、“[孙叔然]”等,均未降格。
(七)凡属裴注中的人物,如卷十一“焦先”、卷十三“隗禧”之类,校点本《目录》均用删字符号表示。但是,校点本只用删字符号而不出“校记”,不合全书的校勘体例。我们认为,校点本的《目录》也应本着“不主一本,择善而从”的原则,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重新编排,不再使用增删符号,当然也不须附加“校记”。事实上,传世各种旧本的《目录》也都是写刻者自行编排的。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草拟了一份征求意见的新目录。为醒目起见,正传的目录均顶格;附传的目录则分两级排列。附传的第一级,有的规模相当于正传,例如卷九的“曹爽”、“夏侯玄”,有的规模略次于正传,如卷七的“张邈”、“陈登”,均退一格;第二级,内容上简略,但也揭示了传主的主要特点或社会影响,例如卷二十一的“邯郸淳”等,均退二格。新目录中,凡是对校点本有所改动的地方,均在“今按”中略作说明。

新编《三国志目录》(草案)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 [今按]校点本作“武帝操”,今改。陈寿称引此卷为“武帝纪”,见本志卷十二《鲍勋传》。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 [今按]校点本作“文帝丕”,今依《武帝纪》改。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 [今按]校点本作“明帝睿”,今改。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 [今按]校点本作“三少帝”,且沿金陵活字本作小字。今改。裴松之在注文中称“三少帝纪”。见卷十八《吕虔传》注。
齐王芳 [今按]陈寿《魏志》原标题应是“三少帝纪”,“齐王芳”等当属后人所加。今沿而不改。
高贵乡公髦
陈留王奂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 [今按]校点本作“后妃”,且沿金陵活字本作小字。今改为《后妃传》,这应是《魏志》原有的标题,见卷二十五《高堂隆传》。
武宣卞皇后 [今按]从此以下,各传的标题未必出自陈寿原著,疑属后人所编,今沿而不改。以下各传,均同此例。
弟秉 [今按]“以功封都乡侯,为昭烈将军”,今据传文补。
秉子兰 [今按]“为奉车都尉,游击将军”,今补。
兰弟琳 [今按] “官至步兵校尉”,今补。
文昭甄皇后
侄像 [今按] “为伏波将军,射声校尉”,今补。
像子畅 [今按] “射声校尉,加散骑常侍”,今补。
从兄子毅 [今按]“官至越骑校尉”,今补。
文德郭皇后
从兄表 [今按] “中垒将军,昭德将军”,今补。
明悼毛皇后
父嘉 [今按] “骑都尉,光禄大夫”,今补。
弟曾 [今按] “羽林、虎贲中郎将,原武典农”,今补。
明元郭皇后
从父芝 [今按] “虎贲中郎将,长水校尉”,今补。
叔父立 [今按] “宣德将军”,今补。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 [今按]校点本没有“董二袁刘传”一行,今据正文中的标题增补。下同。参考《史通》。
董卓
李傕 br>
郭氾 [今按]校点本作“汜”,今参考古写本等改作“氾”。
袁绍 [今按]田丰、审配是否附见,似可考虑。
子谭
谭弟尚 [今按]校点本作“子尚”,衍“子”字。今改。
袁术 br>
刘表
子琮 [今按]“为青州刺史”,今补。
蒯越 [今按]光禄勋,今补。
韩嵩 [今按]大鸿胪,今补。
邓羲 [今按]侍中,今补。
刘先 [今按]尚书令,今补。

魏书七
吕布臧洪传 [今按]旧本标题或作“吕布张邈臧洪传”。布、邈合传与卷六十四《吴志》滕胤与二孙合传相似。
吕布
张邈 [今按]绍熙本列入正传,待考。今姑沿校点本作附传。
陈登
臧洪
陈容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
公孙瓒
刘虞 [今按]校点本未附“刘虞”。何焯曰:“刘虞当附见。”今补。
鲜于辅 [今按] 文帝时为虎牙将军,今补。
阎柔 [今按]文帝时为度辽将军,今补。
陶谦
张杨
公孙度
子康
康弟恭 [今按]校点本作“恭”,今增“康弟”二字。
康子渊 [今按]校点本作“孙渊”,今改。
张燕 [今按] 《张燕传》有二子,无事迹,不附录。他传仿此。
张绣
子泉 [今按]有“坐与魏讽谋反,诛,国除”的记载,今补。
张鲁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
夏侯惇
子懋 [今按]附传颇详,今补。
韩浩
史涣
夏侯渊
子衡 [今按]按照《虞翻传》四子附录之例,自此以下六人均应补入附录。
衡弟霸 [今按]附传颇详,今补。
霸弟威 [今按]官至兖州刺史,今补。
威弟惠 [今按]乐安太守,今补。
惠弟和 [今按]河南尹,今补。
衡子绩 [今按]虎贲中郎将,今补。
曹仁
子泰 [今按]“官至镇东将军”云云,今补。
牛金 [今按]“官至后将军”,今补。
弟纯 [今按]按照事迹,当属正传规格。今改为顶格排列。
子演 [今按]“官至领军将军”,今补。
曹洪
族父瑜 [今按]“修慎笃敬,官至卫将军”,今补。
曹休
子肇
肇弟纂 [今按]“后为殄吴将军”,今补。
曹真
子爽 [今按]《曹爽传》是正传的规格,而曹羲以下八人属于附传。
爽弟羲 [今按]校点本无“爽弟”二字,今增。
羲弟训 [今按]训弟彦,散骑常侍侍讲。因下文不再提,暂不附录。
何晏
邓颺
丁谧
毕轨
李胜
桓范
夏侯尚
子玄 [今按]《夏侯玄传》是正传的规格。应顶格,与“夏侯尚”平列。
李丰 [今按]中书令,谋诛司马师而被杀。今补。
许允 [今按]中领军,今补。
王经 [今按]历二州刺史,司隶校尉,甘露中为尚书。今补。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
荀彧
子恽
恽弟俣 [今按]御史中丞。今补。
俣弟诜 [今按]大将军从事中郎。今补。
诜弟顗 [今按]咸熙中为司空。今补。
恽子甝 [今按]散骑常侍。校点本作“孙甝”,今据传文改。
[今按]官至中领军。校点本作“孙霬”,承上“孙甝”衍“孙”字。
荀攸
贾诩
子穆 [今按]“历位郡守”,今补。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袁涣
子侃 [今按]历位郡守、尚书。今补。
从弟霸 [今按]魏初为大司农。今补。
霸子亮 [今按]位至河南尹、尚书。今补。
霸弟徽 [今按]以儒素称。今补。
徽弟敏 [今按]官至河堤谒者。今补。
张范
弟承
涼茂
国渊
田畴
王脩
子忠 [今按]官至东莱太守,散骑常侍。今补。
邴原
张泰 [今按]大鸿胪,以清贤称。今补。
庞迪 [今按]河南尹,以清贤称。今补。
张阁 [今按]永宁太仆,以简质称。今补。
管宁
子邈 [今按]先因父而拜郎中,“后为博士”。今补。
王烈
张臶
胡昭 [今按]“拜子纂郎中”,仅仅因父而拜郎中,与管邈不同。不立目。其他仿此。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崔琰
孔融 [今按]校点本删此下三目,而《王粲传》则建立“邯郸淳”等目。今从后者,不删。
许攸 [今按]此可与《王粲传》的繁钦、路粹、二丁等类比。不删。
娄圭 [今按]不删。立为三级之目,理由同上。
毛玠 [今按]“拜子机郎中”,仅仅因父而拜郎中,不立目。
徐奕
何夔
子曾 [今按]咸熙中为司徒。今补。
邢颙
鲍勋
司马芝
子岐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
钟繇
子毓 [今按]传文属于正传规格,似宜顶格排列。
华歆
子表 [今按]咸熙中为尚书。今补。
王朗
[今按]传文属于正传规格,似宜顶格排列。
孙叔然
周生烈 [今按]校点本删此,今不取。其事迹亦足以立目,今按《王粲传》三级标目之例处理。
董遇 [今按]校点本删,今不取。明帝时为大司农,所注经传颇传于世,事迹足以列入附传。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
程昱
[今按] 传文属于正传规格,似宜顶格排列。
郭嘉
子奕 [今按]“为太子文学”。今补。
董昭
子胄 [今按]胄历位郡守、九卿。今补。
刘晔
子陶 [今按]“亦高才而薄行,官至平原太守”。今补。
蒋济
刘放
孙资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刘馥
子靖 [今按]校点本未附“子靖”。其传文特别长。 何焯曰:“子靖应附见。”今补。
司马朗
赵咨 [今按]“官至太常,为世好士”,今补。
梁习
王思 [今按]校点本未附“王思”。 何焯曰:“王思应附见。”今补。
张既
子缉 [今按]这是重要附传,传文颇详。今补。
温恢
孟建 [今按]“为凉州刺史,官至征东将军”,今补。
贾逵
子充 [今按]咸熙中为中护军。今补。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
任峻
苏则
子愉 [今按]咸熙中为尚书。今补。
杜畿
子恕 [今按] 传文属于正传规格,似宜顶格排列。
阮武 [今按]“亦从清河太守徵”云云,今补。
郑浑 [今按]“及卒,以子崇为郎中”,不附录。
仓慈 br>
吴瓘 [今按]魏郡太守,今补。
任燠 [今按]清河太守,今补。
颜斐 [今按]京兆太守,今补。
令狐邵 [今按]弘农太守,今补。
孔乂 [今按]济南太守,今补。

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
张辽
子虎 [今按]官至偏将军。今补。
乐进
子綝 [今按]官至扬州刺史,为诸葛诞袭杀。今补。
于禁
张郃
徐晃
朱灵 [今按]何焯曰:“朱灵当附见。”校点本第二版以“朱灵”顶格,误。

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李典 br>
李通
臧霸
子艾 [今按]“官至青州刺史、少府”,今补。
孙观
子毓 [今按] “亦至青州刺史”,今补。
文聘 [今按]后嗣(从子、养子)无事迹,不录。
桓禺 [今按]“嘉平中,为江夏太守,清俭有威惠,名亚于聘”,今补。
吕虔
许褚 [今按]子仪,为钟会所杀,事略见《钟会传》,非附传性质,不录。
兄定 [今按]“以军功为振威都尉,都督徼道虎贲”,今补。
典韦
子满 [今按]曹操拜为司马,曹丕以为都尉,今补。
庞悳
子会 [今按]“官至中卫(校点本'卫’讹'尉’)将军”,今补。
庞淯
母娥

阎温
张恭
恭子就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思萧怀王传
任城威王彰
子楷 [今按]传文颇详,今补。
陈思王植
子志 [今按]这是比较标准的附传,今补。
萧怀王熊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 [今按]校点本作“武文世王公”,且沿金陵活字本作小字,今改。《集解》云:“宋元本武文世王公五字大书,下列诸王公作小字。卢文弨曰:夹行小书,全无义例。南监本皆大书。”
[又按]窃疑“王公”前面原有“诸”字。(1)《魏志》卷九《曹爽传》“何晏”注引《魏氏春秋》下裴松之注:“案《诸王公傳》,沛王出自杜夫人所生。晏母姓尹,公主若与沛王同生,焉得言与晏同母?”似乎裴松之所见的《魏志》作“武文世诸王公传”。(2)从目录的概括性看,应有“诸”字,例如“诸夏侯曹传”。(3)《史记》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诸王公”与“诸侯王”一例。
武二十一子 [今按]参考《汉书》、《后汉书》、《晋书》、《宋书》目录增“武二十一子”。
丰愍王昂
相殇王铄
邓哀王沖
彭城王据
燕王宇
沛穆王林
中山恭王衮
济阳怀王玹
陈留恭王峻
范阳闵王矩
赵王幹
临邑殇公子上
楚王彪
刚殇公子勤
榖城殇公子乘
郿戴公子整
灵殇公子京
樊安公均
广宗殇公子棘
东平灵王徽
乐陵王茂
文八子 [今按]参考《汉书》、《后汉书》、《晋书》、《宋书》目录增“文八子”。
赞哀王协
北海悼王蕤
东武阳怀王鉴 br>
东海定王霖
元城哀王礼
邯郸怀王邕
清河悼王贡
广平哀王俨

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
王粲
徐幹
陈琳
阮瑀
应瑒
刘桢
邯郸淳 [今按]自此以下至“荀纬”,校点本列为第三级标目,是一种创新。今从之。
繁钦
路粹
丁仪
丁廙
杨脩
荀纬 FONT>
应璩
应贞
阮籍
嵇康
桓威
吴质
卫觊
子瓘 [今按]“咸熙中为镇西将军”,今补。
潘勗
王象
刘廙
刘劭
缪袭
仲长统
苏林
韦诞 [今按]此下有“夏侯惠”。为避免与第九卷重出,不立目。
孙该
杜挚
傅嘏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
桓阶
子嘉 [今按]附传颇详,今补。
陈群
子泰 [今按] 传文属于正传规格,似宜顶格排列。
陈矫
子本 [今按]这是典型的附传,传文甚详,今补。
本弟骞 [今按]“咸熙中为车骑将军”,今补。
薛悌 [今按]这是比较标准的附传,今补。 FONT>
徐宣
卫臻
子烈 [今按] 咸熙中为光禄勋,今补。
卢毓
子钦 [今按]咸熙中为尚书,可与《吴志·虞翻传》类比。今补。
子珽 [今按]咸熙中为泰山太守,今补。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
和洽
子逌 [今按]“官至廷尉、吏部尚书”,今补。
许混 [今按]这是较明显的附传,“明帝时为尚书”,今补。
常林
子峕 [今按]“为泰山太守,坐法诛。”今补。 br>
杨俊
杜袭
赵俨
裴潜
子秀 [今按]“咸熙中,为尚书仆射。”今补。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
韩暨
崔林
高柔
孙礼
王观

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辛毗
子敞 [今按]“咸熙中,为河内太守。”今补。
杨阜
姜叙母 [今按]曹操有手令褒奖。今补。
高堂隆
栈潜

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
满宠
子伟 [今按]“以格度知名,官至卫尉。”今补。
田豫
牵招
子弘 [今按]“以陇西太守伐蜀有功,咸熙中为振威护军。”今补。
傅容 [今按]“在雁门有名绩,继招后,在辽东又有事功”,今补。

郭淮 br>
子统 [今按]“官至荆州刺史”,今补。

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
徐邈
韩观 [今按]“与邈齐名……甚有治功”,今补。
胡质
子威
王昶
子浑 [今按]“咸熙中为越骑校尉”,今补。
王基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母丘诸葛邓钟传 [今按]校点本作“毌丘”,今据宋本作“母丘”。
王凌
子广 [今按]尚书。附传的内容散见于传末。今补。
令狐愚
母丘俭 [今按]校点本作“毌丘”,今据宋本作“母丘”。
子甸 [今按]为治书侍御史,今补。
文钦 [今按]文钦与母丘俭合传,今补。
诸葛诞
唐咨
邓艾
州泰
钟会
王弼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伎传 [今按]校点本作“方伎”,且沿金陵活字本作小字,今改。
华佗
吴普
樊阿
杜夔
邵登 [今按]杜夔弟子,至太乐丞,今补。
张泰 [今按] 杜夔弟子,至太乐丞,今补。
桑馥 [今按] 杜夔弟子,至太乐丞,今补。
陈颃 [今按] 杜夔弟子,司律中郎将,今补。
朱建平
周宣
管辂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
乌丸
鲜卑
东夷
夫馀
高句丽
东沃沮
挹娄


马韩 [今按]今增四级标目,下同。
辰韩
弁辰

[今按]旧本标题为“倭人”,今不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